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广东民政》2010,(9):8-9
莞城街道是东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老城区。目前,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07万人,占全街户籍人口16.8万人的12.32%。预计未来一段时期,老龄人口将以每年4%左右的速度递增。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莞城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不断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推进老龄事业新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09年被评为“广东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运》2007,(2):15-18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人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人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人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人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运》2007,(2):21-23
河北省是全国第9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也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极为严峻的省份。目前,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78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1.4%,而老龄妇女占老龄人口的一半以上。多年来,省妇联作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单位,结合妇联工作实际,选准角度,发挥优势,在倡导尊老敬老美德、依法维护老龄妇女权益、丰富老龄妇女精神文化生活、创办助老服务场所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肖游 《人权》2006,(2):60-60
2月2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的研究成果。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报告》由南开大学人口发展研究所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主任原新教授负责的10人课题组历时两年完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从人口结构上看,自2000年底就已进入了老龄社会,并将长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统计,目前全国老龄(60岁以上)人口达1亿3千万,超过中国总人口的1O%,超过一个日本国,是几个西欧国家人口之和:且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每年增加达400万老人,等于一个小国。预计到201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超过2亿,2027年超过3亿,2044年将达到4亿。中国老龄问题,是一个十分艰巨、复杂、又带有紧迫性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Ⅱ向,关乎亿万为国家、民族、社会贡献了一生精力的长者安度晚年的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6.
穆光宗 《人民论坛》2011,(7):174-176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口红利将成为社会人口红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挖掘老年人口红利成为了我国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动力点。挖掘老年人口红利,就必然要求我们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阶段,实施积极的老龄化战略,延长老年人口红利的收获期。  相似文献   

7.
入法之争 近些年,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新闻越来越多,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人口的养老赡养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说,如何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福祉,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本刊自本期起在《健康中国》栏目中开设《人口发展》子栏目,该栏目将刊登有关人口发展与区域振兴、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发展、生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以期为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老龄工作、人口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有益的理论研究、有价值的建议以及切实可行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簿茹 《北京观察》2006,(6):46-49
2006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北京市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全国平均值,老龄人口以占北京市总人口13.66%的高占有率位居全国第四。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北京是中国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  相似文献   

10.
何东英 《世纪行》2009,(1):35-35
一、由人口老龄化催生的农民老有所养问题 湖北省现有农村人口为317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2%,其中老龄人口为372.6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1.74%,这预示着我省农村人口严重老龄化,农民的养老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和紧迫。  相似文献   

11.
郑传芳 《政协天地》2013,(10):23-25
至2012年底,福建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61.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2.31%。从数据上看,我省的老龄化程度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这给我们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时机。但我省是外省务工人员的输入地,未来10年第一代农民工陆续进入老年期,老龄人口骤增趋势已属必然,对我省养老服务以及基本养老保险都将构成较大的压力。据省老龄办的调查分析和判断,未来我省老龄人口中有90%选择居家养老、7%留在社区养老、3%进入机构养老。与之相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作为养老服务体系支撑的机构养老的推进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蜡蜡 《天津人大》2013,(10):33-34
一、基本现状 1、老龄人口现状 今年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  相似文献   

13.
马力 《世纪行》2014,(3):17-17,19
<正>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亿。未来10多年中,我国老龄人口年均增长将超过1000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之多。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独生子女家庭、失独家庭、单亲家庭等现象有所增多,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也在不断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养老需求,而且功能正在逐渐弱化。此外,各种性质的机构养老也显现出了一些缺陷和不足。在养老社会压  相似文献   

14.
徐楚桥 《世纪行》2009,(12):22-22,27-30
一、背景:湖北省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 按照国际常用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意味着该国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法合作老龄人口调查项目是由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与法国卫生福利保障部养老保险局联合进行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此次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对吉林省老龄人口进行抽样调查,使我们较全面的了解吉林省50岁以上进入和即将进入老年的人口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家庭收入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根据调查问卷的录入和分析的具体情况,本文针对吉林省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展开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体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和过程,它是由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等人口自然变动因素所促成.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老龄化是1956年联合国人口司给出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及以上和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界定的,60岁以上老人占10%及以上为老龄化.据这一标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就进入老龄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深.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800多万人递增,2012年增加了891万人,2013年已经突破了2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07,(1):F0004-F0004
玄武区地处南京市中心,是全国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也是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区现有户籍人口4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6.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5%。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近年来,玄武区认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25日,国家统计局在结束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后发布的数据称,2005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龄人口首次超过1亿,达到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至2009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约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到人口比例的31%。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7,(11):9-9
根据国际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我们已全面进入老龄社会。与先行的老龄化国家比较,我们进入老龄社会的特征:一是时间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等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历程;二是速度快,平均每年以3%的幅度推进。三是数量大,全国现有60岁以上人口1.43亿。我省有668.2万人,全省农村老年人口达到400多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70%左右。四是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增多。五是未富先老。目前全省农村贫困老年人有53万多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8.97%。为了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