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群众》2009,(2):9-10,13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被称为“南线战略决战”的淮海战役。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以60万兵力,对阵国民党军队80万兵力作战,歼敌55.5万人。  相似文献   

2.
胡明 《群众》2018,(13)
正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略大决战。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6日,历时66天,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余人,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淮海战役连同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解放全中国奠  相似文献   

3.
吴昌华 《黄埔》2009,(2):46-49
第四十八章陷入重围双堆集黄维被俘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攻克沈阳后,辽沈战役告一段落。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人,从而使中国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改变,共产党的军队由劣势变为优势。战略决战的第二幕--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开始打响。  相似文献   

4.
记忆     
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 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地方武装共60万人发动淮海战役,整个战役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  相似文献   

5.
叶介甫 《春秋》2014,(3):4-8
正渡江战役前夕林遵备受重视1948年岁尾、1949年年初,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最为繁忙。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在辽沈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又连续指挥发起了淮海、平津战役。按照毛泽东的分析,淮海、平津战役胜利后,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军事主力将基本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即可渡过长江,挥师南下,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然而,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他自恃有美国的支持和国际势力的调停,认为组织尚存的军事力量,依据长江天险,千里设防,即可阻止共军渡江南下;  相似文献   

6.
史霄 《中州统战》2001,(12):39-42
七、欲起义几度协商 却又思第三路线 淮海战役打响后,我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歼灭了黄伯韬的第七兵团、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等5个兵团,生俘了第12兵团司令黄维和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师长廖运周等率部起义。蒋介石从张轸处调去的吴绍周、胡琏、罗广文3个整编军亦被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7.
陆昇 《同舟共进》2012,(7):28-32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两军命运的大决战。在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为何能以60万雄师吞掉国民党80万兵马?潜伏在国民党中枢机关的红色卧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位就是在国民党军队长期担任要职,并被蒋介石赐予佩剑的西北军名将张克侠。他是周恩来直接领导的秘密红色特工,遵照党的指示长期潜伏、孤身作战,在淮海决战打响之际,与何基沣将军率部起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8.
他曾3次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9次荣立特等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他是以善打大仗恶仗出名的战斗英雄。在战争年代,他曾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在吕梁战役东阳村战斗中,带领三十多名战士突入敌阵地,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坚持战斗4小时,直到全团出击歼灭敌人,荣获了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在上党战役中,他率领的某部九连获"铁九连"称号;在吕梁战役中,他获得了太岳纵队的特等战斗英雄称号;在淮海战役中,张英才营参战15次,毙敌2000余人,俘敌1000余人。淮海战役前委批准授予张英才营为"钢铁营",授予他为"钢铁营营长"和"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相似文献   

9.
正在解放战争时期,农工党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积极对国民党军队开展策反工作,为瓦解敌军,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48年9月19日,国民党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率所部三个旅两万余人起义,把济南西线阵地连同该部控制的飞机场完整地交给了解放军,打开解放军进入市区的大门,使解放军迅速夺取了济南战役的胜利,从而揭开淮海战役胜利的序幕。吴化文部起义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农工党是重要穿线人。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1,(4)
正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在广阔的鲁西南平原上,刘邓大军纵横捭阖,连续进行多次大规模战斗,连战连捷,先后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6万余人,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被将士们笑称为"年年啃‘桃(陶)’"的定陶攻坚战,是鲁西南战役的一场重要战斗,创造了我军一个纵队单独全歼国民党军一个正规旅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叶永烈 《同舟共进》2009,(10):67-68
淮海战役紧张阶段,毛泽东以中原人民解放军、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的名义发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向敌军阵地反复广播,争取过来投降者一万余人。当年这篇"投降书"的作者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12.
宋瑞珂 《春秋》2016,(1):24-27
鲁西南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7年7月在山东西南部的菏泽、郓城、巨野、金乡、定陶、曹县地区所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先后歼灭了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师部和9个半旅,共56000多人。当时我任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长,与解放军作战。现将我所知道的关于这个战役的情况越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20,(1)
正1946年8月中旬,国民党军在陇海战役中失利后,迅速从郑州、徐州两个方向集结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万兵力,由刘峙统一指挥,疯狂向晋冀鲁豫解放区进攻,企图以优势兵力合击我刘邓大军于定陶、曹县一带。与敌军相比,我刘邓大军兵力只有5万余人。面对6倍于己的敌军,刘伯承、邓小平认为,敌军虽然数量、装备远优于我军,但是敌军分为郑州和徐州两个部分,决定对东线徐州国民党军实施监视、阻击,而重点在于歼灭西线郑州来犯之敌。  相似文献   

14.
珀石 《中国人大》2009,(16):47-47
他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元帅之一,1916年,他在讨袁护国斗争中负伤失去了一只宝贵的眼睛;在红军长征的路上,他指挥先遣队创下智取遵义城、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战争奇迹;1947年6月30日夜,以他和邓小平为首的刘邓大军,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发起著名的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激战,歼灭敌2个师部、9个半旅共5万6千多人。建国后,他曾任第二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相似文献   

15.
沈放 《今日海南》2010,(5):22-23
60年前的1950年4月17日,我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属部,在琼崖纵队和海南人民的接应配合下,以木帆船打败国民党的兵舰,横渡琼州海峡天险,成功在临高角首先登陆。接着又分别在今天儋州的白马井、文昌的赤水港、澄迈的玉包港、海口的卜创港和澄迈的才芳港至玉包港一带胜利登陆,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迅速击破号称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歼灭了蒋介石守岛残军薛岳部10万余人,于1950年5月1日胜利解放海南岛。  相似文献   

16.
忻口会战     
《黄埔》2015,(2):10-17
忻口会战是平津失陷和淞沪会战开始之后中国军队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18集团军)。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为副司令)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  相似文献   

17.
李艺 《传承》2009,(13):4-6
广西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战略追击阶段中,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执行毛泽东主席命令,奋勇前进,主要在广西境内坚决、彻底、干净歼灭国民党桂系白崇禧集团的一次大歼灭战。  相似文献   

18.
走进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第八展厅,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几幅威严英俊的烈士遗像。他们就是淮海战役中因策反国民党军孙良诚和刘汝明(策反未成)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周镐、王清瀚、谢庆云将军。烈士注文写道:“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中共中央华东局六工委周镐、王清瀚、谢庆云和祝元福同志。周镐、王清瀚、谢庆云三同志牺牲前均为国民党军队中高级将领。他们在淮海战役中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因事泄不幸被捕,光荣牺牲。他们为瓦解国民党军队,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热爱人民兵民是胜利之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的战略决战。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给予了巨大的支援,他们热烈响应党提出的“到前线去到主力去”的伟大号召,把自己的优秀子弟送上战场。例如在辽沈战役中,有18个独立师直接投入战斗和80个二线兵团约30万人,作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兵源。在淮海战役中,有40余万人的地方武装直接或间接地配合主力作战。在平津战役中,也有华北几个省的地方武装参加对敌斗争。另外,在三  相似文献   

20.
棋逢对手     
《传承》2006,(Z1)
淮海战役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中外战史上歼敌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1月20日,蒋介石宣布下野。在淮海战场上,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维、吴绍周、王元直等人更是惶惶不安,不知所终。他们绝没有想到,就在这时,邓小平政委、刘伯承司令员、陈毅司令员和张际春副政委等我军高级将领来看望他们了。黄维拉着刘伯承司令员的手,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为了使这些被俘将领不至于过于拘谨,陈毅司令员从吴绍周手中接过一盘残棋,跟国民党被俘将领对弈起来。于是,以陈毅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为一方,以黄维、吴绍周为另一方,两方战场上“战将”又重整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