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政绩考评是引导、激励、约束干部作为的"指挥棒"与"导航仪"。基于路径依赖与结构动能的分析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绩考评大体经历了GDP最大化考评、科学发展观考评、政府绩效评价与法治考评、推动高质量发展考评等历史阶段,呈现出导向性、统一性、多样性、叠加性,以及自上而下的宏观张力扩散和自下而上的微观动能集聚等特点,蕴含着价值、责任、技术与现实逻辑。其中,"方向引领+目标分解"的宏观张力体现价值与责任逻辑,"履责问责+纠错纠偏"的微观动力体现技术与现实逻辑。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政绩考评,应构建以"民生三感"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与容错机制,进一步培育第三方评价市场,建立数字化的考评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发展,企业员工不再把经济收入作为第一追求,而是更加看重个人的成长空间、发展前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认识到,员工发展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他们坚持"两个发展一起抓、两个发展一起要",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同时,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大力实施员工素质提升工程,让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雅娟 《学理论》2010,(15):42-45
从后现代管理哲学的意义上认为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经济机制;并提出社会责任将作为一种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企业战略经营方式,实现工业社会向后商业社会(或未来社会)转变的经济机制的观点。从德鲁克的企业目的观出发,运用理论逻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企业利润最大化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并从文化人类学、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的维度中阐述其本质。力图揭示出不同社会制度环境下,社会经济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实现方式从实然向应然的转变,即企业的目的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正五粮液集团公司坚持从企业发展和员工思想实际出发,在企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注重在管理中体现"亲民、惠民"原则,不断改善员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效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夯实人文关怀的物质基础公司明确提出的愿景"员工富、企业强、社会贡献大的世界名牌公司",把"员工富"作为企业发展的优先目标,被列在三大要求之首  相似文献   

5.
王颖超 《学理论》2013,(11):106-107
企业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企业不断发展扩大的重要动力。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面对的问题不同,掌握的资源也不同,因此员工培训的对象、方法以及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只有分析清楚企业所处阶段的培训需求,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开展培训,达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企业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保障。企业员工是企业重要人力资源,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实践者,做好企业员工日常管理与生产,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强员工"四个意识";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员工"五个素质";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三个结合",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企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集团公司党委将"引领干部员工在思想上不断适应企业发展新要求"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宗旨。公司党委探索新规律,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创新了"五小工作法",为生产经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讲清"小道理""人所服,非言大",讲清小道理能贴近员工,与员工贴心才能解开"小心结"。集团  相似文献   

8.
营造快乐工作氛围,倡导快乐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新时期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企业管理者要解放思想,积极为员工搭建快乐工作平台,将快乐工作的理念融入到企业建设的各个方面,让员工人人感受快乐,让企业处处焕发生机。近年来,中石油渤海钻探钻井二公司把“以人为本,为员工搭建快乐工作平台”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关心爱护帮助员工,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生产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9.
吕婕 《学理论》2014,(2):75-7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我国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我们更加不能忽视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文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需要依靠先进的文化作为支撑和引领,一个企业也同样如此,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引领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先锋力量。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员工的文化教育;坚持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市值管理与商业银行市值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钰 《理论探索》2007,(6):109-111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完成,市值管理理念和市值最大化目标逐渐在我国商业银行中树立起来.而唯有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树立良好企业文化、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等多方面的市值管理,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王树武  金妍 《学理论》2011,(14):75-76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加剧,本国企业之间、外国企业之间、本企与外企之间的竞争不断激烈。企业之间的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人力资源,尤其是企业高级人才之间的长远竞争。企业人力资源潜能的充分挖掘与开发,对于提升组织竞争力、实现组织收益最大化,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有裨益。而在企业人力资源潜能开发过程中,组织文化创新无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提升经营理念强化法律规范唐建荣(上海市快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劳动关系的双方中,资本方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劳动方追求的是收入最大化,这都没错。关键是如何追求。任何一方,如果只顾自己的追求,不顾对方的利益,最终都是达不到目的的。就是在当今强资本,弱劳动的情况下, 资本方只顾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任意压低工人的工资,这样的企业最终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而且得到的利润也不可能是最大化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济南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把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铸造企业灵魂、塑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推动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研会常务副会长郅良所说:"济南市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凝聚员工思想、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全市经济  相似文献   

14.
<正>中德合资的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企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党委坚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创新的方法和实践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队伍基础和良好氛围。"老娘舅"工作的由来上汽大众有35000名员工,员工想法多样多变,同事之间的事有时候不方便讲、家里的事员工不会主动讲、感情上的事不愿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国际油价呈断崖式下跌,我国石油企业陷入大面积亏损,进入了发展的"极寒期"。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陆上石油工业基地,中国石化江苏油田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在困难面前,公司不慌不乱、不等不靠,把充分发挥员工主人翁作用作为"总抓手",团结带领广大员工打响"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的攻坚战,为企业扭亏脱困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员工主人翁作用的具体实践"算账模式"突出形势宣讲。长期以来,公司坚持每年一个  相似文献   

16.
市场失灵、政府失效、治理不善给善治理论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善治理论的引入,为大学治理带来了新的曙光。"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校友、传媒、行业、企业、第三部门、捐赠者等)广泛参与、积极回应市场和获取家庭支持"构成了大学善治的外部路径;"学校党委政治领导、理(董)事会监督、校长行政负责、教授学术独立、师生民主管理"构建了大学内部善治的路径。善治能够驱逐大学治理环境生态的雾霾,实现参与大学治理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大学内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实现大学精神的本位回归与升华。  相似文献   

17.
<正>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江苏油田采油一厂主动谋划、积极作为,依靠"四个坚持",努力构建立体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助推了企业发展。坚持"发展为根"引领企业方向企业积极发挥党委的引领作用,坚持以油为本不动摇,用"跟得上、贴得紧、拿得下"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为油奋斗干劲。近年来,面对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厂党委中心组深入百里油区,宣讲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和局厂职代会精神,让广大员工认识到百万吨持续稳产是油田"谋求更大发展"的神圣使命。积极发挥舆论  相似文献   

18.
吴鑫鑫  柴歌 《侨园》2015,(Z1):8-9
如果说"时尚人文、完美极致"是辽宁中金欧亚珠宝集团的企业精神,那么,超越这种精神的则是公司的人性化管理、人文化关爱和人脉化服务,企业发展进程伴随文化轨迹前行,文化铸魂,提升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尽责心,集中精神、智慧做好一件事——让顾客感动、企业俱进。创建内涵多元的职工之家为了给员工创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公司就在本溪创建了"山城金店书屋"。2010年前,公司有近20名员工以自学自考的方式完成了专科和本科学业。2011年11月,集团立  相似文献   

19.
新古典经济学及深受其影响的企业治理理论以抽象的"理性人"为研究起点,认为高利润率和高质量发展之间是完全统一的,这只是思考企业问题的一个想象的状态。以现实中的社会人为出发点来考察企业就会发现,自由市场下企业片面追求高利润,会造成委托代理问题严重、主业萎缩而蜂拥虚拟经济等高利润领域、员工经济报酬低下归属感丧失等诸多制约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只有跳出企业治理内部的各治理主体自我竞争能自动实现均衡的思维,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制度矫正和人性培育,才能根治制约现代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国企在党的领导、所有制属性、正向文化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代表了新时代企业治理的发展方向,国有企业要以"强党建就是强发展"为理念,将党的领导有机嵌入治理结构,搭建聚焦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运行框架,探索企业员工物质、精神双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并为人类贡献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余霞 《学理论》2012,(14):147-148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对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也成了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中存在不足之处,应从管理理念、薪酬体系、工作设计、职业发展等几个方面解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