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受利益化、民意化、非理性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网络舆论与官方舆论的分离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网络舆论危机此起彼伏。新形势下界定网络舆论危机,按照网络舆论的形成规律,可以总结出有组织-有利益、无组织-有利益、有组织-无利益、无组织-无利益等四类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针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过程采取相应的阶段应对策略,可为政府相关部门有效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与社会层面长期接触,其执法行为极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在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公安机关应当梳理当前危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疏通沟通渠道,才能保障危机沟通的有效性。实践表明,有效的危机沟通需要公安机关注重做好五个环节的工作:树立以网民为本的沟通理念;增强网络危机的沟通技能;提高网民的沟通能力;培植网络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推进网络危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引发行政危机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公共舆论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体现,其引发的公共危机造成政府的行政困难。政治信息闭塞、执政观念落后、法制建设滞后、网络舆论固有特性是引发行政危机的原因。面对行政危机,政府应创新观念,遵循民主与法制先行和促进发展与安全使用并举的方针,一方面要公开政府信息、上网行政;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危机出现时还要采取正确的媒体政策。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危机具有突发性强、负面影响大、发生频率常态化等特点,当前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在危机准备中着力于应对机制的完善,应急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危机具有突发性强、负面影响大、发生频率常态化等特点。当前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存在的问题有:观念陈旧,处置手段落后;采取的应对措施短期化,缺乏前瞻性;应对机削不完善,处置体系不健全。要妥善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政府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在危机准备中着力于应对机制的完善,应急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6.
教育问题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其中高校因其涉及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权益保护等热点问题,是最受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系统之一,截至2015年6月30日,全国舆情热点话题中教育舆情位居前五。文章对"高校网络舆论危机"进行定义,分析了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存在危机原因复杂多样、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各高校对网络舆论危机普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应对经验等特点,并进一步探讨高校综合管理维度下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消解规律,相关法律法规及预案的制定与完善,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作衔接等,以期建立科学全面的高校网络舆论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传播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的负面舆论极易通过网络传播扩大并一边倒,形成网络空间的政府舆论危机。政府舆论危机本质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危机,是政府形象管理的危机。危机给政府形象的传播、矫正以及舆论议程设置等方面造成极大困境。政府形象传播必须从共有媒体的特点出发,转变传播理念,建立全面、系统、反应灵敏的传播体系,全面提升政府传播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与社会层面长期接触和直接摩擦,决定了其执法行为极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在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公安机关应当梳理当前危机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疏通沟通渠道,才能保障危机沟通的有效性。实践表明,有效的危机沟通需要公安机关注重做好五个环节的工作:树立以网民为本的沟通理念、增强网络危机的沟通技能、提高网民的沟通能力、培植网络危机沟通的中介力量以及推进网络危机沟通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危机具有突发性强、负面影响大、发生频率常态化等特点。当前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观念陈旧,处置手段落后;采取的应对措施短期化,缺乏前瞻性;应对机制不完善,处置体系不健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政府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转变观念,在采取措施上需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此外,还应完善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机制和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为民众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公共舆论危机也困扰着我国政府。政府在应对网络公共舆论危机方面存在回应不及时、态度不积极、信息公开不完整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采取监测网络舆情,及时发布权威消息;建立处理机制,勇于承担相关责任;解释事件原委,配合传统媒体发布等措施,解决好网络公共舆论危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涉警舆论危机的演进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把网络涉警舆论危机的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对每个阶段都按照"负面舆论增量"、"时间变量"和"警察形象减量"三个变量进行"三位一体"的探讨,并且详细分析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及其所具有的特点,形成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即网络涉警舆论危机演进模式。而后为使模型更加切合实际操作,还要对社会现实与虚拟网络的互动和助推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媒体事件中的网络意见领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危机事件转化成媒体事件的时候,新闻和媒体帮助建构了一种共享的社会危机现象,网络意见领袖“脱颖而出”。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需有客观的媒体环境。在媒体事件中,网络意见领袖呈现阶段性的特征,并有自身独特的网络媒介能力和媒价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政府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种舆论监督方式,并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给政府带来了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干预司法公正、危害公共安全等挑战。针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积极意义及其给政府带来的挑战,政府一方面要采取一些激励性的措施来保障公民的网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民的网络公共舆论监督,使其朝着合法、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因参与人数众多、传播渠道多样、传播速度快捷而迅速形成外围的力量,影响着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随着越来越多贪污腐败事件的曝光掀起网络舆情热潮,越来越多的官员受到查处而最终"落马"。检察机关如何有效应对与处置涉贪网络舆情,完成网络线索的证据化转变,实现从网络反腐到制度反腐的对接,成为新形势下考量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能力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的舆论环境要求检察机关提高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只有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反应机制,敏锐地把握、驾驭应对舆论的能力,及时、坦诚地公开检务信息,才能培养人民群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感,提高检察工作的执法公信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快捷便利,同时也能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当前网络舆情衍生出的网络犯罪有恃无恐、网络谣言蛊惑人心、网络色情泛滥成灾、网络欺诈层出不穷。故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个人权益,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依法管控。但现有网络舆情管控的法律体系在实际管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控经验进一步去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是公安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日渐勃兴的“公安微博”正是公安机关用最“时尚”的方式搭建起的与民众沟通、倾听民声民意的互动平台。针对目前“公安微博”存在的问题,各地公安机关应从微博管理、提升微博互动性、整合微博功能等方面着手,使公安微博在舆论引导中充分发挥时效快、覆盖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和愉悦的同时,也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平台和工具:网络渗透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挑战;网络舆论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民意表达新渠道;网络参与使传统政治参与体制面临新挑战;网络恐怖主义是影响政治稳定的恐怖主义新形式。  相似文献   

19.
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应重视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把关;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