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正芒 《党史文汇》2007,(11):25-30
七千人大会是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大会。这次大会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纠正了一些左倾错误,是开得较为成功的一次大会。  相似文献   

2.
为统一全党认识,加强团结,加强民主集中制,进一步鼓舞干劲,战胜困难,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有中央局、中央各部门、省地县及重要厂矿企业和军队领导干部,一共七千多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一、正确估计形势,初步总结了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七千人大会是我们党自己纠正“大跃进”错误的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对于认识工作中的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动员和组织全党进一步贯彻“八字”方针,克服经济困难,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62年初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是在"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背景之下召开的。七千多名干部希望通过大会能认真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上坦途。在大会上,毛泽东经历了复杂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4.
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是中共党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的开会方式“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总结了“大跃进”以来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失误,强调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重申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并对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了要求。七千人大会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总结,对新形势下党应对脱离群众危险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即:民主集中制是制度保障,经常工作是基础,调查研究是重要途径,人大、政协和群众团体是重要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5.
寻找解困之路七千人大会上溯4年是“大跃进”,后推4年是“文革”,承上启下的七千人大会在党史的关节点上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2,(3):42-4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电(记者孙琳)近日,为纪念“七千人大会”召开50周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由张素华编著的《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一书。1962年1月11日到2A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集了七千多名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如此之多,可谓空前绝后。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  相似文献   

7.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这次大会是在三年“大跃进”造成严重经济困难,不得不被迫“紧急煞车”转入调整的情况下召开的,是在党内外思想比较混乱,各种疑问比较多的情况下召开的。召开这次大会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8.
给一篇严肃的学术书评起这么个奇怪的标题,并不是想刻意搞怪,而是力图向读者呈现我读过Ⅸ变局》一书后的第一印象。这里所谓“戴著思想的枷锁翩翩起舞”的人,实际上分为两组:一组是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主张纠正“大跃进”错误的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历史人物,另一组则是《变局》作者张素华以及参加该书斟酌、并提出许多中肯意见的领导和专家们。  相似文献   

9.
七千人大会从原本反对分散主义、解决粮食问题的会议,最终开成了一个初步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的会议,调动了全党同心同德克服困难的积极性,这是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的结果。七千人大会程序简单,议题集中,方式灵活,发扬"三不主义",中央领导人主动检讨并承担工作责任。然而,七千人大会没有形成稳定的制度,使大会的积极成果没能继续巩固下去,在半年之后又发生了逆转,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正>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通常称为七千人大会。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统一全党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严重困难而奋斗。七千人大会前后,陈云、刘  相似文献   

11.
1962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由于“大跃进”和“共产风”对农业造成的严重破坏,到了1961年底,粮食已经全面告急。直接管粮食的李先念副总理,见到一个省委书记到北京,就抱拳作揖说“求求大家救救京、津、沪”。因为北京、天津、上海当时近2000万人口,主要依靠各地调粮。一旦调粮中断,后果不堪设想。可每个省都叫苦不迭,因为各地也都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2.
1958年“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使原本脆弱的国民经济遭受重创,饥荒蔓延全国。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召开了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大会,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与会者7118人,简称七千人大会。  相似文献   

13.
刘金生 《党史纵横》2001,(11):F002-F002
1962年1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代表7000余人云集北京,参加共和国历史上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是建国以来中央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其代表的广泛性是空前的,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4.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党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在会上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著名的“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观点,对三年困难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客现形象的说明。纵观党的历史,能够对自己  相似文献   

15.
1、曾希圣在责任田问题上已经栽了大跟斗,但邓子恢并没有从前车之鉴里吸取教训。围绕责任田和包产到户,中共中央高层领导展开了一场争论。其实类似这样的争论,在中央高层领导里并没有停止过。1962年1月11日至2月7R,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这是中共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人数7ifs人,史称“七千人大会”。刘少奇代表中央做了报告,对建国以来12年,特别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总结。他分析造成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人祸”,所谓“人祸”是指工作中的失误。刘少奇在书面…  相似文献   

16.
《党史天地》2006,(12):55-55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扩大的工作会议,因与会者有7000人之多,史称“七千人大会”。在讨论错误的责任这个问题时,起草委员会上掀起了一个高潮。这个高潮是由彭真掀起的。他说: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的同志,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错误都没有,三五年过渡、食  相似文献   

17.
“七千人大会”期间,接受一项特殊任务 40多年前,我们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即接待、安排毛主席身边五位工作人员到我们湖南石门劳动锻炼一年。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想通过“大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民公社探索一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形式。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一察觉到运动出现偏差,率先提出并带头纠正,以求运动健康发展。1958年11月2日至10日,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在河南召开两次“郑州会议”,即是他发现并开始着手纠正错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1962年年初举行的七千人大会,是以总结三年“大跃进” 的经验教训,统一全党思想为会议指导思想的;同年9月举行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则是重新确定以阶级斗争作为指导一切工作的纲。此时,重新修订再版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及其在“文化大革命” 中的命运,不能不与党内高层在这个短暂时期指导思想上的变化和矛盾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大跃进”期间,考古工作连续召开会议,制定“大跃进”计划,颁布“大跃进”政策,推动考古“大跃进”由兴起到高潮。但到1958年底,考古“大跃进”开始调整,并逐步恢复正常。“大跃进”期间考古工作经历了兴起、发展、高潮以及最后调整的过程。其结果在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考古和文物工作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