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竟 《党的建设》2011,(10):48-49
陇中会宁,素有“秦陇锁钥”之称。 会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建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100多年前,会宁在史册上留下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墨迹。  相似文献   

2.
会宁,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因“地控三边,县居四塞”,素有“秦陇锁钥”之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便成了这段重要历史的见证。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今天,漫步会宁街头,处处可看到“会师”的遗迹,时时可听到“会师”的故事。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会师楼。1936年10月2日凌晨5时,红军特别支队从宁夏同心城出发,长途奔袭,一举攻克“西津门”城楼,并以“西津门”城楼为战术支撑点,攻占会宁全城。朱德、徐向前、左权、聂荣臻、陈赓、杨得志等许多红军领导人…  相似文献   

3.
杨梅 《支部生活》2008,(1):20-21
今天滇西铁路、公路必经的交通要衢祥。云,早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就因。“彩云南现”,而在云之南设云南县:直至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置云南郡,这里作为滇西和滇西北广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58年之久。元代起设云南省辖云南县,直至1918年,因县名与省同名,才借“祥瑞”之意改云南县为祥云县。虽然如此,民间至今仍以“小云南”称祥云,以有别于称云南省的“大云南”。历史学家却称历史悠久、开发极早,称“云南”已有1000余年的今祥云为“古云南”。  相似文献   

4.
敬仰会宁     
“会宁”,对我来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因为那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会宁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三件事闻名遐迩。一是举世闻名的红军三大主力在这里会师,雄伟的会师楼记载、诉说着当年红军会师时激动人心的情景。会师精神在这块热土上滋生、发扬。二是建国后,一个大字识不了几个的老太太提出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轰动了全国,被选为中共九大代表,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三是恢复高考后,会宁县以“三苦”精神抓教育,成了高考状元县。20多年来,有近200名博士、1000多名…  相似文献   

5.
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会川,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面前111年)正式建制设县,距今已有2120年历史。近代,巧渡金沙江和“会理会议”两大史实,又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会理会议”和红军巧渡金沙江遗址,已被确立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前身是侨港会宁同乡会回乡服务团),是抗战初期,由中共香港市工委组织和领导的一个抗日救亡团体,它从1937年12月下旬从香港返回四会、广宁两县开展抗日救亡宣传,至1939年9月停止活动,历时一年零九个月。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走遍了会宁两县的山山水水,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为重建两县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它是抗战初期会宁两县乃至西江地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面旗帜。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动了企图灭亡全中国的侵略战争,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与祖国荣辱兴衰共命运的广大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也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投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洪流。同年8、9月间,在香港的惠阳、四邑等地的同乡会,先后组织回乡服务团,回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与此同时,几个在大革命失败后转到香港的会宁籍共产党员严玉田、孔令淦等,他们也根据中共香港市工委的指示,以同乡会名义,开始筹建回乡服务团的工作。他们在取得香港会宁同乡会董事会正、副主席周颂庭、赵扶生的支持后,便在香港、澳门两地的会宁籍同胞中进行宣传发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于1937年12月初,成立了一个以香港会宁  相似文献   

7.
会宁在我省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县。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崭新的一页。她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使得以农业为主的会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多年来,"贫穷落后"是人们想起会宁时脑海中最先出现的词语。她是闻名全国的"状元县"——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连续多年改写着教育纪录、创造着教育奇迹,形成了以落后经济承载教育实践的"会宁教育现象"。目前,会宁已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大学生5.6万余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500多人、硕士学位近3000人,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8.
7月13日至7月15日,省委宣传部抽调11名同志组成调研组,在副部长李卫国的带领下,赴白银市就“三农”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白银市现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两区,总土地面积2.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3.4万,其中农业人口135.2万;现有耕地面积447万亩,  相似文献   

9.
在黔东,有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叫镇远。 公元前202年,不知是何缘故,汉武帝竟然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在此设县,并取了“无阳”这么一个怪名字。自此,历代王朝先后把县、州、府、道治均置于斯。记不清是哪朝哪代的帝王,听不惯“无阳”的叫法,遂改叫“镇远”,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10.
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古柏成林、气势壮观的黄帝陵位于延安和西安之间的中部县(1944年改为黄陵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曾到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孔,陵旁的“汉武仙台”,传说就是汉武帝征朔方回来后,祭奠黄帝时筑台祈仙的地方。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后,每年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25岁的会宁人杨国宽,案发前在重庆上大学,即将毕业。2011年暑假期间,会宁一些村民听说杨国宽能帮助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在会宁县城高中“插班”上学,便打电话询问并请求其帮忙。杨国宽以需要花费为由先后收取了杨某某等9人现金12.977元。  相似文献   

12.
首先是会宁当地的群众基础好。1935年,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率领红一方面军改编的陕甘支队7000将士长征途经会宁时,曾在会宁进行短期整体,进行扩红活动,还在会宁组建了抗日游击队。  相似文献   

13.
高县纪委、监察局针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狠抓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效明显。县委、县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连续三年获宜宾市区(县)第一名;县纪委、监察局目标管理考核连续三年获宜宾市区(县)第一名;1996年、2000年县纪委、监察局两次被评为“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执法监察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4.
《党史天地》2007,(8):84-84
杜义德说:“主席,我们南下后走了一个大弯路,损失不小” 毛泽东说:“这都是张国焘造成的,你们没有责任,你们英勇苦战,打了不少胜仗”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重新恢复番号)会师。  相似文献   

15.
宗和 《廉政瞭望》2014,(12):56-56
汉武帝首创反腐办 在中国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汉书》评叙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他一生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伟大”事业,在反贪腐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自然也不奇怪,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枝城市原名宜都县,自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县,至今已有2130年历史,1987年撤县建市,给枝城的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城市建设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近两年来,市委、政府抓住三峡工程、高坝洲工程上马的机遇,在城市建设上,确定了“南北延伸,东西配套”、“一线串珠”、“四沿联动”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功能日渐增强,为筑巢引凤发展枝城经济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在枝城城市建设中,我们除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外,突出地抓了城市管理,实行“专业队伍长年抓,综合  相似文献   

17.
旗县(市、区)“三讲”教育是整个“三讲”集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自治区、盟市两级“三讲”教育成效的检验,是巩固和发展自治区、盟市两级“三讲”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径。能否搞好旗县(市、区)“三讲”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三讲”教育工作的成败。各级党委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足够的领导精力,良好的精神状态,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这项工作。从前一时期自治区两个旗县试点工作的情况来看,能否保证“三讲”教育不走过场,关键在于盟市、旗县党委主要领导思想上是否重视,领导是否得力,工作措施和工作精力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18.
青冈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家级贫困县,2002年省委、省政府实施“扶持十强、十弱县”战略时,被纳入“十弱县”的行列。他们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两城”(玉米工业城和生态园林城)、创建“三个大县”(优质农产品产出大县、农产品加工大县、平原绿化造林大县)和实现“三个翻番”(到2010年GDP、规模工业产值及全口径财政收入各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会宁,是红军长征会师的地方,是全国出了名的.这里穷,在全国也是出了名的.但这个穷县却不穷教育,重视教育更是在全国出了名的,这里被外界称为"高考状元县".头寨乡中湾村就是会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靳庶田 《奋斗》2002,(3):52-54
金天兴三年(1233年)十月,蒙古军队摧毁,亚金上京(今阿城白城)。此后历经元、明两朝,大金国的—代帝都就荒圮在云蒿蔓草之中!人们一直错把今天宁安县境内的唐代渤海上京龙泉府当作金上京会宁府。是清朝的历史学家阿桂、曹廷杰等人经过艰难的研考,才澄清了这个长达5个多世纪的历史误会。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在这儿设“阿勒楚喀”协领衙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