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忠 《红旗文稿》2012,(4):34-35
"9·11"事件引发的美国反恐战争至今已逾10年。这场波及全球、规模空前的战争没有胜利者,战争中恐怖主义组织网络受到了沉重打击,阿富汗和伊拉克人民深受其害,巴基斯坦等国家也成为战争牺牲品,战争发起者美国则像奥巴马在"9·11"十周年大会上总结的那样:代价巨大,而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1,(12):4-14
2011年5月1日,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兴奋的日子。就在这一天,“9·11”恐怖事件策划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镇被美军海豹突击队击毙。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本·拉登之死是美国反恐行动取得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3.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4.
据《环球时报》报道,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弹达到惊人程度。在不少美国人看来,这是奥巴马为美国抱回来的巨型糖衣炮弹,欧洲正悄悄地给奥巴马戴上“紧箍咒”,借此操纵美国的外交政策。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盟国,都有人呼吁奥巴马“如果是男人,就退掉诺贝尔和平奖”,或者要求他在领奖时,向世界说明他作为美国总统,“保留在必要时使用武力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距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选战的帷幕已经从去年就悄然拉开。目前,共和党民调领先的,一个是经历过“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纽约市前市长朱利安尼,一个是越战老兵、参议员麦凯恩;而民主党领跑的,一个是黑人政治新星奥巴马,另一个是前总统克林顿的妻子、政坛女强人希拉里。  相似文献   

6.
自2001年"9·11"事件爆发以来,全球经历了一个十多年的反恐时代,对国际格局和当代国际关系都构成了深刻的影响。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以后,开始调整美国反恐政策,变全球反恐为局部反恐,变打击一切恐怖主义为打击反美恐怖主义,变重海外反恐为强调本土反恐,变反恐战争为反恐特种战。这些反恐措施并没有阻止恐怖主义势力对美国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20):15-19
反恐行动是伴随着恐怖行为的出现而产生的,但真正大规模、长时间、广范围、以战争方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反恐行动还是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十年反恐,成果有喜也有忧,尽管美国击毙了包括本·拉登在内的大批恐怖分子,但恐怖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有蔓延之势,滋生的土壤也更加肥沃。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8.
在未能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 ,在全世界人民的反战浪潮中 ,以查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 ,美国主导发动了这场伊拉克战争。这是美国推行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是美帝国在为其“长治久安”种试验田、唱样板戏。这场没有悬念的战争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 2 1世纪前半叶世界格局和世界秩序的走向。一、伊战是美国“整合中东”战略的“试验田”美国发动伊战不是孤立事件 ,而是早有预谋的 ,是美国中东战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 )新安全战略是美国调整中东战略的根据。9·11事件让美国发现反美情绪在阿…  相似文献   

9.
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同时,宣布增兵阿富汗。经长达数月的“思索之旅”后出炉的这一新战略,不仅在国际社会引起非议,美国国内也是批评声音不断,有的甚至直陈阿富汗战争将会重蹈越南战争覆辙。这位因张扬“和平”大旗而当上美国总统的人,却也将政治前途赌博似的押在了战争一边。  相似文献   

10.
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发表演讲,再次公开指责中国汇率政策;同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攻击中国人权现状。美联社评论这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罕见地在同一天对中国进行“双重伤害”。而才在一周以前,美国派出了两个高级别官员,访问了中国,被外界称为“总统特使外交”,似乎中美关系在2010年一开始,围绕军售、达赖、谷歌等事件,变得“一地鸡毛”后又冰雪消融。但是,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驾机袭击了美国经济、军事标志性的建筑———世贸中心大厦,造成3000多人死亡。这是美国建国以来发生在本土的最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突如其来的“9·11”事件给新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造成了猛烈冲击和深远影响。从此,反恐防恐便成为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4月22日走进纽约库珀联合学院发表关于金融改革的演讲。这个学院不远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引爆点——华尔街。很多人认为美国政府与金融巨鳄之间的战争“打响了”。美国总统对抗华尔街,谁会成为胜利者?在“资本说了算”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扣人心弦的悬念。华尔街因两年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声名狼藉,奥巴马此次被不少人欢呼为“替天行道”,但替他担心的人更多。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使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新特点,对把握世界军事的特点,尤其是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国际战略的调整出现一些新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国际反恐联盟,世界和地区力量出现局部重组。“9·11”事件发生后,迫于反恐的实际需要,美国进行了政策调整,即主动修复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争取欧盟、日本等盟国的支持,改善同中俄的关系,承认打击恐怖分子也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孙德立 《求实》2004,3(1):44-46
冷战结束后到“9·11”事件之前 ,大国关系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之中 ,但不确定性因素很多。“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促使大国关系加速调整 ,新结构、新特点逐渐显现。在新阶段 ,大国关系将以一超和多强之间的关系为主线 ,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 ,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称霸与反霸的矛盾、一极与多极的矛盾 ,将构成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就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先是打了一场阿富汗战争,随后又把矛头指向伊拉克,并声称推翻伊拉克现政权是美国反恐战争的第二阶段。然而,美国在未遭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之前,却面临另一个战场的战役,这就是网络战。近年来,美国计算机网络系统频繁受到黑客攻击,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成为美国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20):14-17
在美国“9·11”事件满11周年的那天,中东地区因为一部诋氐毁伊斯兰先知的美国影片而闹翻了天,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在班加西死去,令全世界为之震惊。这场始料未及的反美浪潮从利比亚和埃及发端并迅速席卷全世界60个国家,其蔓延面之广和暴力程度是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17.
钟和 《廉政瞭望》2011,(18):54-55
2011年5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本·拉丹被美军杀死……正义得到了实现。”然而,正当美国人稍微松了口气的时候,8月6日,一架北约“奇努克”武装运输直升机在实施突击行动时遭塔利班袭击坠毁。机上总计38名遇难者中。包括22名美国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特种兵,创造了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军死亡人数之最。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在全球范围大张旗鼓地强力反恐,反恐成了其内政、外交中的头等大事。分析美国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我们发现,反恐既是美国的目的,也已经成为其推行全球战略的有力手段;美国既希望建立一个多边合作的反恐机制,也常常以反恐为契机推行单边主张;美国称反恐是自卫,但同时强调反恐必须先发制人。美国能最终取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吗?反恐将成为美国更加强盛的起点、还是走向衰落的开端?在“9·11”事件近两周年之际,分析美国的反恐战略及其行为,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一、目的还是手段近些年,美国受到了日益严重的…  相似文献   

19.
且说"9·11"11周年纪念日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刚说要与中东世界和解,当晚美国就因一部电影付出1位大使及3位外交人员生命的代价。这部名为《穆斯林的无知》的电影是由美国人特里.琼斯制作,具有强烈的反伊斯兰教内容,被认为亵渎了先知穆罕默德。于是,整个伊斯  相似文献   

20.
据《环球时报》报道,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反弹达到惊人程度。在不少美国人看来,这是奥巴马为美国抱回来的巨型糖衣炮弹,欧洲正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