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49年8月初,我西北野战军第一、第二、第十八、第十九四个兵团向甘、青、宁进军。其中:第二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分两路包围进攻兰州守敌马步芳主力;第一兵团突破敌右翼向青海、临夏马步芳老窝迂回;第十八兵团沿川陕公路前进,钳制南面秦岭一带胡宗南部队;第十九兵团一部在宁夏固原一带佯动,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是第三野战军战斗序列中最后一个兵团,开始只有3个军,后来增加第32军,部队来源于渤海、苏中、胶东,综合实力较弱,但朝气蓬勃、勇猛顽强、屡担重任,堪称后起之秀。因兵团司令员为著名将领叶飞,有"叶飞雄师"的美誉。备部延续至今,竞多数予以保留,实属罕见。三野实力最弱的兵团第10兵团前身为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1948年3月,为配合外线部队的进攻,便利苏  相似文献   

3.
开封战役刚刚结束,睢杞战役又打响了。华野首长根据敌情,定下了阻击一路强敌、围歼一路弱敌的战役决心:以叶飞指挥由第一、四、六纵队及特纵组成的突击集团,隐蔽集结于睢县、杞县、太康之间和民权地区,实行南北夹击,围歼区寿年兵团;令从上蔡地区北上归建的第十纵队,会同第三、八纵队和两广纵队组成阻援集团.由陈士榘、唐亮指挥.在杞县地区构筑阻援阵地,以“攻势防御”阻击邱清泉兵团(又称整编第五军,辖整编第五师、第七十师)东援,保障突击集团顺利围歼区寿年兵团。  相似文献   

4.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淮海地区的国民党军尚有三股大的兵力,一股是位于徐州及其以东地区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第二股是位于蚌埠及其以北地区的李延年兵团和刘汝明兵团;第三股是从中原赶来增援淮海战场、已进至浍河南岸南坪集地区的黄  相似文献   

5.
血染的战旗     
担任解放福州战役的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亦称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三十一军、二十九军、二十八军.当时,三十一军为左翼攻击军,任务是攻取连江、马尾,切断敌海上退路:二十九军为中路右翼攻击军,攻取永泰、福清、长乐,切断敌陆上退路;二十八军为正面攻击军,任务是沿闽江两岸从西、北两路进攻福州.  相似文献   

6.
1948年5月.华野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一纵、四纵、六纵、两广纵队和特种兵纵队由濮阳等地南渡黄河,前出菏泽、巨野一线。与中野第十一纵队会合.准备会同奉命由中原野战军归建的第三、第八纵队,寻歼位于鲁西南地区的国民党军邱清泉兵团主力。  相似文献   

7.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野十纵在山东兵团指挥下,会同第七、第十三纵队由临(城)枣(庄)线向韩庄、台儿庄攻击,突破运河沿线,进至徐州以东,切断陇海路,形成攻徐态势,并配合政治攻势,促使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部第五十九军、第七十七军起义,一举包围了正向徐州撤退的黄百韬兵团。  相似文献   

8.
文锋 《党史博采》2004,(2):22-24
志在必得 陈毅决意打桂军 1946年6月底,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解放战争正式爆发。 在苏中方向,我华中野战军在粟裕等指挥下,迎击四倍于己之敌的进攻,连续作战,七战七捷,共歼敌5万余人。然而在淮南方向,敌人以第5军等精锐兵团分路向津浦路东地区进攻,我军路东各部实施  相似文献   

9.
挫败蒋介石三路会师宿县的计划1948年11月25日,一道电波传来喜讯,黄维兵团10万余人,已被中原野战军包围在安徽省宿县双堆集、南坪集一带地区。此时,在徐州、蚌埠地区的敌人已被分割成三大块。一是徐州市,有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兵团;二是在宿县西南的黄维兵团;三是由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粟裕估计,包围了黄维兵团,蒋介石必然要徐州之敌和蚌埠之敌南下北上,救援黄维兵团。为此,粟裕迅速调整部署,预作准备。以第1、第3、第4、第8、第9、第12、鲁中南、两广、渤海等9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独立第l、第3旅,组成北线集团,由…  相似文献   

10.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突破敌“黄河防线”,挺进中原战场,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拉开了帷幕。随后,为保障刘邓大军能够在大别山区创建鄂豫皖边根据地,毛泽东指挥陈赓、谢富治兵团于8月下旬南渡黄河,挺进豫西、陕南,实施战略展开,创建豫陕鄂边根据地。紧接着,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在9月取得沙土集战役胜利之后,  相似文献   

11.
50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福州及其周围地区,不惜流血牺牲,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胜利的凯歌,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担任解放福州战役的是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亦称华东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三十一军、二十九军、二十八军。当时三十一军为左翼攻击军,任务是攻取连江、马尾,切断敌海上退路;二十九军为中路右翼攻击军,攻取永泰、福清、长乐,切断敌陆上退路;二十八军为正面攻击军,任务是沿闽江两岸从西、北两路进攻福州。  相似文献   

12.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蒋介石惊恐不已,急忙调兵遣将,全力回防中原。同时调集整编第五、第五十七、第八十四师及第八十八师之新编第二十一旅等部,在鲁西南寻找华野西线兵团作战。另以整编第五十五、第六十八、第七十二、第七十师等部,堵防鲁西南的菏泽、济宁、金乡和豫东的开封、商丘等地。蒋介石判断,华野  相似文献   

13.
郑军 《党史文苑》2002,(2):38-40
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数十万国民党精锐与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大战于苏中,数度交手,互有胜负,我军以几座城池的代价,换取了歼敌10万的辉煌战绩。1946年11月,为了将我华中野战军聚歼或压迫至鲁南山区,蒋介石又集中11个整编师近40万人的强大兵力,分四路向我华中和山东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四路围攻,粟裕专挑强敌打按照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薛岳的统一部署,敌四路围攻的兵力编成和进攻计划如下:盐阜兵团:由李天霞整编83师、王泽浚整编44师、黄百韬整编25师和李振的整编65师组成,兵团司令官…  相似文献   

14.
华北战场上国共联合 抗日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1937年10月12日,日军板垣第5师团及东条察哈尔兵团之混成第15旅团等部3万余人,向我忻口正面前沿阵地猛烈进攻.国民党守军与敌激战,由此打响忻口战役.进攻忻口的敌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以"立体战"的密集火网向中国军队阵地无数次地集团冲锋,都被中国守军打退.15日争夺204高地的战斗最为激烈,24小时内双方易手13次,中国守军6失7得,阵地依然在手.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6,(12):90-90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与红二十五军团会师。这令蒋介石极为不安,他调集东北军5个师的兵力东西对进.企图围歼红军于葫芦河、洛河之间。为粉碎教人新的进攻,毛泽东、彭德怀决定.集中兵力,向南作战,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歼灭东进之敌。11月20日,在飞机的掩护下,敌先头部队第109师兵分三路沿葫芦河谷及南北山地向直罗镇进攻,红军以一部兵力节节抵抗,逐渐将敌谤入直罗镇预设的战场内。  相似文献   

16.
1940年的夏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为粉碎华北日军的全面进攻,打破其“囚笼政策”,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决定集中八路军第120师、第129师和晋察冀军区部队,以破坏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为重点发起大规模进攻战役。战役发起后,我军参战兵力迅速增至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相似文献   

17.
五、英雄儿女 (一)“人民英雄坦克”215号 1953年的夏季进攻战役,是志愿军转入战略防御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参加正面防御的志愿军4个坦克团和人民军2个坦克团投入了反击作战。其中,志愿军坦克4团配属23军进攻石岘洞北山的美军第7师第17团,战斗历时12昼夜,出动坦克25辆次,作战 11次。我坦克部队利用白天阴雨,敌机无法出动的有利时机,大胆伴随步兵插进敌纵深,不断以火力围歼美军,支援步兵。共击毁、击伤敌坦克18辆,摧毁火炮 11门、地堡 67个。坦克的出击有力地配合步兵,击退…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战役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所属部队于1950年3月至5月在琼崖纵队配合下 ,对退守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次渡海登陆进攻作战 ,它开创了人民解放军陆军乘木帆船大规模登陆作战、摧毁敌立体防御的先例 ,在我军战史上写下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又一个光辉战例。海南岛又称琼崖 ,是我国第二大岛 ,有“南中国海的门户”之称 ,是华南的海上屏障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岛上有我党领导的琼崖纵队 ,它以五指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20余年 ,到战役打响前共有3个总队加1个独立团(共10个团) ,加上地方武装 ,…  相似文献   

19.
1947年上半年,国民党集结重兵,对我山东解放区之华东野战军发动重点进攻。我华野将士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力斩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七十四师于马下。但由于进攻之敌重兵猬集,齐头并进,很难对其分割,我军不得不且战且退,在运动中寻找战机。随着敌军的迫进,胶东半岛地域狭窄、回旋余地小的地形环境对我军行动的限制也越来越大。为了在更大的战场空间寻找歼敌的机会,1947年3月,遵照中央军委电令,我华野首长果断决定:将主力一分为三,以积极的进攻分散和牵制进攻之敌,迫敌回援。据此,以叶飞、…  相似文献   

20.
《福建党史月刊》2011,(17):47-48
在华东战场,第三野战军于9月19日发起漳厦战役。经激烈战斗。全面突破敌军防线,解放了厦门全岛及鼓浪屿,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随之全部解放。10月24日。三野第十兵团以部分兵力乘木船渡海进攻金门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