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方     
我常常感到生活是一块复杂的魔方,而对生活进行文学性的叙述则是各种旋转的方法———把一大堆零乱的哪面儿都有的小色块归置整齐。我知道拼出一个侧面的色彩比较容易,只要不去管其它色块的前途只专心地经营一种,很快就会拼出来。难的是各种颜色都能各得其所,那实在需要天赋的聪明,我知道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没有那么难的事情。可我在各个方面都是很笨拙很低能的人,因为深知自己的这个弱点,我从不猜别人给我出的谜语,也不做任何智力游戏和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提问,因为我总是直接奔向“圈套”和“陷阱”。有时我却不过同事们的邀请和他们…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游戏     
郑成南 《党课》2011,(10):84-85
父亲是个钟表修理师傅,在自己的修理店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儿。因为,父亲的手艺远近闻名,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把坏表送来修理。有那么一段时间,父亲常教他玩一种游戏。父亲说,我们来玩一种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3.
白岩松 《新湘评论》2014,(10):44-45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很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论相貌,你怎么也比我强,你不能看顺眼了,现在觉得我很好看,人不能这么没立场。所以反过来说,我为我经历过这样的青春而感到骄傲,它也能让我今天面对任何事的时候心平气和。人生女口果没有一些落差做比较的话,人生就没有那么多趣味了。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苑》2014,(3):38-38
若冰我妹!你觉得奇怪吧,如何久无音信呢?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我今天处在此地.而且能忍耐到今天才写信给你,真是“出外由外”,那(哪)能由得自己呢?这些时的生活.真是难写。因为校务改革的奋斗用尽了我一切的力量.才得到了相当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清白为人     
人,在汉字中很简单,一撇一捺即可。然而做人并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一个人的一生,也就是几十年,而做人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每一天的事。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到底该怎样做人,做人也实在是太难了。难在何处呢?难在清白为人,难一生一世都能清清白白为人。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始终保持清清白白做人处事,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去本身想不想之外,还有许多诸如外部环境、客观因素也在无时不左右着你、诱惑着你。也许正因为这样,当今社会清白为人才更显得可敬、可佩,也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究其…  相似文献   

6.
朝圣     
正瑞金,是我们全家人心中的圣地。之前,我去过两次。小弟刘孟泽也去过,但大哥刘孟概、大弟刘竞文没有去,都想找个机会一起去看看。2009年10月5日,我同大弟、小弟、堂侄等人开车从兴国县城出发经于都江口直奔瑞金。父亲刘孔权很早就告诉我们,他年轻的时候在瑞金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木材公司工作过,毛泽东主席还送他到瑞金县城读了一年免费的苏维埃学校。这是父亲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大概因为父亲会锯木板(两个人把原木锯成有用的木板,用于做房子之类),到瑞金时领导就叫他去中央政府木材公司,直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因为还未成年,毛主席把他当作红小鬼。父  相似文献   

7.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3,(20):70-70
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看到一群鸡鸭鹅,在被晾晒的小麦上连吃带玩,还排泄很多糊状物。从城里来的老师好奇地问:“到时候会不会把粪拣出去?”农民笑:“到时候粪都干了,哪拣得过来?”老师问:“一块儿碾成面粉!?”农民说:“是啊,然后你们城里人做成馒头。”  相似文献   

8.
正40年前,我家住在铁路旁。每天,威武雄壮的蒸汽机车从我家门前的铁道上轰鸣驶过,在我一个孩子心里,留下了深深印记。我和四代中国火车机型的不解之缘,也许因为某一天午后的一声长笛,从此魂牵梦绕,相伴一生。我出生在1973年,父亲是绥化市的建筑技术员,从我有记忆起,父亲戴着安全帽,扛着工具包,在一组组脚手架间往复奔忙的画面就定格在我的脑海。父亲那把磨得发亮的瓦刀,那一面面整齐的砖墙,还有永远也统计不完的数据,也将成为我  相似文献   

9.
小时候,跟父亲去河滩浇地是很有趣的事情。父亲在邻村教书,总是星期天晚上回来,然后匆匆地去浇自留地,我就缠着跟他去。这时候母亲总是沉下脸说:“疯丫头,白天在河滩玩得还不够吗?”父亲不管这些,拉着我就走。我提着纸糊的小灯笼,父亲扛着铁锹,铁锹上搭一件破棉袄。我们过了小桥,沿着河滩的大路走。路两边是小渠,专为浇地开凿的。月光温柔而清澈。小渠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远处稻田里的蛙声一阵紧一阵慢地随风飘荡,庄稼地里不时传来鸟叫虫鸣的声音。父亲在小渠边豁开一个口子,一股白花花的水像蛇一样蜿蜒着顺着水沟缓缓地流动。…  相似文献   

10.
2009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3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3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党员文摘》2009,(10):22-22
今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三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13.
梁衡 《新湘评论》2007,(12):57-57
最近我去拜访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我知道他是研究佛教的,便问先生:“你信不信佛?”他说“不信。”我又问:“宗教为什么还会存在?”他说:“因为科学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剩下的只好求助宗教。”又问“宗教到底何时能消亡?”他说:“恐怕到共产主义社会也消亡不了。人的心理问题没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4.
5个字的情书     
母亲有一封信,被她收在放证件的袋子里,而且压在最底下,是我在帮她找东西时,偶然发现的。看信封上的邮戳,已是二十多年以前,因为时间的缘故,使得原本白色的信封已经发了黄。见信封上是父亲的字迹,我很奇怪,母亲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又多,没能有机会上学,所以大字不识几个,她哪能看信呀?而且,父亲为什么要给母亲写信?于是,我就玩笑着问母亲:"妈,爸还给你写过信啊?是不是情书呢?"  相似文献   

15.
父亲还债     
玉凯 《党课》2006,(8):78-80
我和父亲是在晚上八点到达县城的,刚走出站台,父亲就说:“你哥来接咱们了。”我张望了半天,也没有看见哥哥,我说:“哥哥在哪儿啊?”“那不是吗?”父亲用手指了指前面。我又仔细地瞄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不远处冲我们挥手的那个人就是哥哥。  相似文献   

16.
1968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给我谈话。总理说:“罗元发同志,要你到国防科委工作。你去后主要是抓政治工作。有什么意见?”我感到很突然,便说:“总理,国防科委是搞科研的单位,技术性强,知识分子多,我是工农干部,文化程度低,是不是找比我更合适的同志去?”总理笑着说:“元发同志,你文化虽然较低,但也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过。你过去做过政治工作,在北空工作得很好嘛?协助处理昆明问题也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7.
甲:500元。 乙:多少?500元!我还是坐汽车去吧,才18元。 甲:你这人,观念陈旧。这能跟汽车比吗?这叫玩刺激,玩心跳。 乙:还是你自个儿心跳吧。 甲:我赶着马车,刚到乌鲁木齐,警察过来了:“站住!回去!” 乙:得,不让进城。 甲:“回去?回哪去?”“哪儿来的回哪去!”“我这是——马(念平声)的!”“你妈的!你还敢骂人!” 乙:误会了。你把那“马”字咬准了声调。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6):70-71
父亲与我谈话时,他总是会先说一句:“我今天告诉过你我有多么爱你吗?”从这句话我能深深感受到父亲对我的爱。  相似文献   

19.
舒炜 《廉政瞭望》2012,(21):2-2
一位前辈曾在我面对浩瀚工作呈哈欠连天、苦大仇深状时发出过警告。当你这样的年轻人都开始经常抱怨了,那真应该警醒。难道你遇到了什么重大到要改变命运的打击吗?不是的话,最好去照照镜子,不能因为你一脸的阴郁,就不负责任地把负能量传递给社会,这样做毫无价值。就算是次重大打击,正确的态度也应该选择承受,并做出点改变。  相似文献   

20.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