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考察陈垣先生何以能够取得卓越学术成就的一个新维度,就是深入分析他如何在时代推动下吸收新的智慧,不断开拓奋进。我们从其青年时期如何勤奋学习和矢志追求,从其既善于继承传统,又勇于超越,从其在抗战时期如何提倡并实践“有意义之史学”等方面,都能发掘出丰富的内涵,从而大大推进我们对这位史学大师何以成功地为新历史考证学创辟新境的认识。通过梳理和剖析陈垣先生学术风范的时代蕴涵,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其留给后人的宝贵思想遗产——严谨求真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和使命担当精神,从而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不断把学术工作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虽然在“五四时期”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批判,但他依然肯定通过“修身”来提高道德修养的思想。同时,在对救亡的探寻之中,他的修身意识发展成了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追求的反省,演进成了对唤起国民觉醒的思想。“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史学受到李大钊重视。他对唯物史观的探析、阐释与运用和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使他有效地引发出了群众自觉救亡的动力,同时,又将他的修身意识贯彻到其中,对唤醒群众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栋亮 《学理论》2014,(8):159-160
阐述西方"新史学"的发展脉络,"总体史观"的演变及史学范型的确定,界定了新史学的实质,并认为"新史学"首先是一种民主精神、传统史学的回归、是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史学自19世纪后期起已蓄积的史学更新趋势,至民国初年由于新史料的发现和中西学术交融的推进,出现了史学近代化的新局面,王国维即为出色的代表人物.王氏自觉继承了乾嘉学者的考证方法,同时融合了西方新学理,其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在撰著<流沙坠简>和<毛公鼎考释>时即已形成.至1917年撰成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两文,即为运用此一方法而取得的重大成果."二重证据法"的成功运用是20世纪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的重要界标,故被郭沫若誉为"新史学的开山".  相似文献   

5.
自从马克思主义者拉法格把唯物史观误称为“经济决定论”之后,资产阶级学者就把这个提法正式接了过去,并将唯物史观批评为:强调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不重视上层建筑等其他因素的作用;重视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体意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兴起之后,其代表人物们对唯物史观的评价也大多类此。前几年国内有一股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其中不乏有见地的研究,但确有一  相似文献   

6.
认真辨析和总结建国后十七年史学成就,不仅关系到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道路,澄清人们存在的严重误解,而且关系到认清当前史学发展的方向。本文试从通史、断代史、专史研究的成就,对重大历史问题认识的推进,整理出版大型历史文献的巨大成绩,学科建设取得的显著进展等四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奠基者,他的史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包括:批判传统史学、进化史观、因果律、辩证的英雄史观、倡导史学的科学化、新史学的自省性以及新的史学研究方法等内容。这些是梁启超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以来在国外先后产生的各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流派,也被统称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据西方某种哲学,“革新”和“改造”马克思主义,试图以“现代马克思主义”名义说明当代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因而在理论界引起了普遍关注。为了使大家开阔思路,在比较中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这里对国外“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概况作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苏渊雷是近现代温州著名的文史学者,因其出身贫苦、受到乡贤宋恕思想影响,胸怀救国救民的大抱负。遂一接触马克思主义便深以为信,投身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新中国成立以后,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学术研究,其史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进行全面再研究,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特色。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3)
《通史新义》是民国时期新史学影响近代中国史学的代表性作品。该书是何炳松先生在结合西方史学理论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完成的作品,从纯学术角度对近代中国史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史学研究体系,对近代中国史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在一众有关章学诚学术研究者中,姚名达是最早从史学史角度对章学诚史学进行专题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从著述整理、史料考订到史学思想透析,研究系统且全面,成果丰富,推动了学术界对章学诚史学研究的发展。在研究章学诚史学的过程中,姚名达尝试运用年谱和目录体裁进行分析,研究创获颇多。受此鼓舞,姚名达日后用力于年谱学和目录学,著述迭出,闻名于学界。而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和目录学理论也对姚名达产生深远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勇 《学理论》2013,(3):94-95
由于与心智史学、心态史学、历史心理学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并且在已有的相关着作中,暴露出理论基础不牢固,对史料地运用不够科学,分析问题过于简单化、片面化等缺陷,心理史学一度处于较为混乱的发展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史学在增强历史生动性,扩大历史研究领域,加深对历史地理解及丰富史学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对历史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对心理史学地完善,需要做到:加强研究者的心理学理论学习;注意搜集充分的有关历史人物个体心理的材料,并要保证这些材料的客观真实性;处理好个性心理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的关系;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研究者还要注意自身心理对研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学者投身对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凭借丰硕的成果,促成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复兴。但是在复兴的背后,一直存在提升研究层次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近年来变得尤为迫切。陈新夏教授的《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于2013年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标志这一问题的解决取得重大进展,对于学界30多年的人学探索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该书提出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维度,即科学维度  相似文献   

14.
后唯物史观是新提出来的概念,其科学内涵需要进一步揭示和论证.后唯物史观从何开启生命历程,涉及对其内涵如何把握.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开创苏联的列宁之间这一段,界定为后唯物史观起点时期,这期间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外,所有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传播、宣传教育及应用作出努力和贡献者,都被称之为后唯物史观先驱.对后唯物史观先驱者的研究,应在前苏联基础上或利用其成果更扎实地做好进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杜璐 《学理论》2011,(29):25-2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近些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国内学者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要从整体理论内容、主要代表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三个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术群,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从其他角度深入探讨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习问答     
刘东春 《学理论》2010,(22):4-4
<正>一、如何理解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答:中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深入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加强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集中民意,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与时俱进,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相似文献   

17.
从1840年开始,近代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历史观、著述内容以至著述形式上,都明显地不同于传统史学,这是由于受到社会条件发生剧变的刺激和推动,同时也是学术文化内部新旧推移的结果。近代史学80年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到1860年前后,是民族危机刺激下救亡图强史学勃兴的时期;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到90年代末,是维新变法酝酿发动与近代历史变易观和进化论传播时期;20世纪最初的20年,是封建帝制崩溃前后"新史学"倡导和推动时期。  相似文献   

18.
冯旺舟 《学理论》2024,(1):24-27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界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围绕“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主题“,政治马克思主义”构建了“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是在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社会运动和当代西方左派思潮的兴起的背景下产生的。“政治马克思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近代西方学者的财产理论、当代西方左派学者的现代性思想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围绕资本主义起源、全球化、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超越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了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这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对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理论视野》2009,(4):F0004-F0004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了系统总结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拟定于2009年10月在中央党校举办“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09”。论坛以“新中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主题,将邀请多位国内著名学者发表演讲,开展高层对话。  相似文献   

20.
林艳梅 《理论视野》2010,(12):21-23,49
近三年来,我国国内学者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稳步推进,二是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引发热潮,三是苏东新马克思主义研究获新突破,四是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引人关注,五是国外马克思学研究正在积极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