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常识     
宪法同其他一般法的差别在于宪法是根本法,不是一般的法。第一、根本法的内容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法。一般法只涉及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例如,民法是调整公民和法人之间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法律;刑法是关于刑事犯罪、对罪犯惩罚的法律,等等。而宪法作为根本法,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的全面,规定着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最根本的活动准则。第二、根本法是其它一般法的立法依据。由于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活动准则,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的实施。1.强化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国家法制的统一。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讲大局。地方人大常委会把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国家的法制统一作为首要任务,是讲政治、讲大局的具体体现。为此必须强化宪法意识。为增强宪法意识,保证宪法实施,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近期着重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及时传达了九届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并予公布施行。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举世瞩目。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宪法必须在保持稳定中与时俱进,在与时俱进中保持稳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统帅地位,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的这种特殊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宪法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当然,保持宪法的稳定,不等于宪法公布以后就保持一成不变,宪法的稳定和宪…  相似文献   

4.
陈政 《人大论坛》2014,(12):3-3
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宪法目的设立,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马克思曾用“宪法法律的准绳”来说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习近平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乃九鼎重器。  相似文献   

5.
《人大论坛》2014,(12):F0002-F0002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相似文献   

6.
杨景字 《半月谈》2004,(8):24-2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的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20多年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连同这次,我国先后四次以修正案的方式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修改或者补充,从而使宪法更加完善,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的宪法。  相似文献   

7.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现行宪法是对1954年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  相似文献   

9.
<正>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必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是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依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徒法不足以自行,宪法的力量,不仅在于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在于其全面有效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宪  相似文献   

11.
徐隽 《中国人大》2014,(24):8-8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  相似文献   

12.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据以制定其它法的法律基础。因此,宪法又称为“母法”、“最高法”。宪法既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也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其中就包括确认政党制度及政党活动的原则。它限定  相似文献   

13.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是据以制定其他法的法律基础。我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五大成果,这对进一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以这次修宪为新起点,努力做好地方人大的各项工作。  一、要以这次修宪为新起点,认真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和保障实施工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稳定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宪法本身也要不断完善。党…  相似文献   

15.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现行宪法作了重要修改,这次修宪意义十分重大,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充分认识这次修宪的重要意义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所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宪法作为现代社会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具有最大的权威性、稳定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但是宪法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随着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适时地对自身进行修改完善,从而更好地发…  相似文献   

16.
<正>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通过并公布实施。这部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宪法的基本宗旨。 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海南》2014,(12):6-7
<正>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  相似文献   

19.
论宪法至上     
宪法至上是指一国宪法在法律上和实践中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根本法、是理性和正义的集中体现,其核心精神是权力制约、保障人权。实现宪法至上就要强化宪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健全宪法审判制度、保障制度和监督制度,并加强宪法宣传、强化民众的宪法观念。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第十二届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