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预算监督是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保证预算职能实现的重要手段。预算监督旨在通过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指向对预算资金活动的监督。201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颁行了新预算法,新预算法第九章专章规定了预算监督的内容。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对预算监督谈一点个人看法。新预算法第八十三条到第九十条按监督主体的不同分别规定了预算监督的不同种类:人大监督、上级政府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政府部门监督及  相似文献   

2.
正预算监督是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保证预算职能实现的重要手段。预算监督旨在通过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指向对预算资金活动的监督。201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颁行了新预算法,新预算法第九章专章规定了预算监督的内容。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学习的体会,对预算监督谈一点个人看法。新预算法第八十三条到第九十条按监督主体的不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由79条增加至101条,改动共计82处,其中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控制方式、地方债务风险、转移支付制度、预算支出约束等五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些修订,匡正了立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预算法正式施行,新预算法对政府的预算编制、预算公开、预算约束、转移支付、地方举债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也从预算管理、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环节强化了人大监督。笔者根据预算法,着重梳理了一下地方预算草案审查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供读者参考。一、初步方案提交时间问题预算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30日  相似文献   

5.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有权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建议,决定预算的部分变更。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进行预算的调整和变更,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一、如何界定预算调整预算法第七章专门阐述了预算调整,其中第53条规定,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  相似文献   

6.
<正>财政预决算公开,对于保障群众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预算法修改过程中,如何增加预决算的透明度,管好政府的"钱袋子"一直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焦点。修改后的预算法将"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写进了总则,标志着我国加快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新预算法关于预决算公开的规定新修改的预算法首次明确预决算公开透明制度,  相似文献   

7.
(2 0 0 2年 1月 3 0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预算审查监督 ,规范预算行为 ,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省、省辖市预算的监督工作。第三条 省、省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批准本级政府预算 (以下简称本级预算 )及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改变或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  相似文献   

8.
闫绿松 《新疆人大》2009,(11):25-26
预算法规定,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但是,在预算执行中,随意变更预算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有的不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擅自变更预算,有的则抓住预算法对预算调整的界定,规避人大监督,致使人大原批准的预算失去了应有的法  相似文献   

9.
<正>预算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也是人大开展预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法律依据。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对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高度重视,要求组织好学习培训,促进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一、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培训,为贯彻实施新预算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深刻理解贯彻实施新预算法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相似文献   

10.
开展预算初步审查是预算法的明确要求,也是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增强人大监督实效,重点需要在改善预算初步审查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然而现行预算法关于预算初步审查的规定只有第三十七条一条,过于简略。  相似文献   

11.
<正>法律是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的保障,现行的宪法、预算法、监督法等对人大的监督作用、政府的预决算需通过人大审查都作了相关规定,但都比较原则,难以操作。笔者认为,应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财政预算监督薄弱的现状,建议抓紧制定内容全面、程序适当、便于操作的财政监督单行法,特别是要加大对新修订预算法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明白全口径预算的内容方法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2.
蒋红 《人民政坛》2010,(9):14-15
<正>重新确立预算法立法宗旨中国现行预算法的条款,对立法宗旨的阐述不全面。现行预算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表述,将"国家"作为  相似文献   

13.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2014年中央决算已经汇编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  相似文献   

14.
值此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刚刚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颁布十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次座谈会,总结经验,交流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监督和管理,推动预算体制改革,推进财政税收预算的法治工作。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它规定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反映政府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是政府发展经济,管理社会事务和实现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科学地安排预算,合理使用预算资金,是任何政府都责无旁贷的根本职责。预算法用法律的形式对预算问题进行了规范。预算法属于公法的范畴,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法律之一。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在行使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相似文献   

16.
预算法是我国财政领域的基本法律。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预算法的决定,这是预算法在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20年后的第一次修改。新修改的预算法(简称新法)秉承现代预算的理念,围绕建立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着力推进预算治理、引领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新法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对规范政府行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是我国预算监督管理的基本法.这部法律不仅规定了五级财政预算制度,而且规定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复式财政预算制度.这样的财政预算体制,给各级炎大监督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带来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钱巨炎 《今日浙江》2014,(24):32-33
正今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法律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新预算法将政府收支行为以及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调整和监督等程序,以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使财税改革于法有据、有法可依,在财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预算法的创新性亮点  相似文献   

19.
李卫民 《人民政坛》2014,(10):12-13
<正>预算法作为规范预算管理的基本法,是人大开展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运用最广泛的"工具法"。本次预算法修改正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地方人大贯彻实施新预算法,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不断加强和改进预算审查监督中展示新的作为。新预算法期待人大在完善预算地方立法上采取新举措。完善预算法律法规建设,对促进和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起着重要的法制保障作用。1994年3月制定的预算法,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需要,为促进预算管理和监督的规范化、法制化奠  相似文献   

20.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 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2004年中央决算已经汇编完成。根据《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国务院委托,我向本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