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快、平均寿命的延长、家庭结构核心化和小型化的变化、城市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空巢老人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加剧趋势,空巢老人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凸显。空巢老人的成因有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这三方面也就是微观、中观、宏观因素。中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照顾功能逐渐弱化,社区照顾正在逐渐兴起,但社区照顾尚未成熟,还在探索及发展阶段,在中观、宏观都欠佳的状况下,抓住微观——空巢老人"自身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当今学界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重要的民生议题。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缺少家庭养老的氛围和条件,所以开展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势在必行,促进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也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在分析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白水 《侨园》2013,(5):34-34
<正>196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步入这一行列。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人们大多依赖"社会养老"。日本、新加坡等国在汲取西方社会养老优长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概括起来,国外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居家养老老人居住家中,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等。服务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饮食  相似文献   

4.
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已日益庞大,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阐述了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重点分析了农村空巢老人在生产劳动、经济来源、日常生活、精神供养等方面存在的养老保障问题,指出了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生活理念等使农村空巢老人出现养老问题的原因,并在农村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社区养老、精神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晚年何以幸福: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实现农村空巢老人晚年幸福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村老人养老已经从过去的私人事务变成了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更应积极寻求治理之策。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面临的主要困境是经济供给不足、生活缺乏照料以及精神缺乏慰藉。困境的成因包括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养老体系不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以及传统养老观念的式微等。对此,应通过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并弘扬现代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6.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帮助的一种社会服务模式。过去20年来,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供给与需求匹配不足、“重设施轻服务”、需求识别不足与服务利用率低下、家庭责任相对弱化等问题。未来,需遵循以社区为基础和家庭中心原则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老年照顾服务,完善家庭照顾支持政策,建设社区生活共同体,建立社区协同共担机制,推动设施与服务协调发展,提升社区专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传辉  廖长见  吴志才  赵爽 《学理论》2009,(12):129-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问题加剧,家庭功能弱化,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了“空巢老人”的产生的原因和生活状况并提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市场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一个全社会普遍关心和努力探索的社会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就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服务。近年来长沙市在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对长沙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实证调研,旨在为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政策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估计,2020年将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偏远农村,空巢老人家庭成为家庭主要形式,养老更是面临着经费不足、精神关怀不够、医疗没有保障的问题。如何走出困境,保障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一要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承担起基本养老责任,同时,鼓励农民个人积极参保;二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农合”,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三要多次层发展农村养老机构和设施,高标准建立养老院,同时,大力提倡和发展社区养老。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21,(7)
正【提案背景】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力家庭时代的到来,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因工作在外地、国外或生活方式及消费价值观与老人存在较大差异等原因,与老人不一同居住,不方便或无能力照顾父母,空巢老人年龄趋于低龄化,这类群体日益庞大,他们的失落感、无助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2)
关爱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社会各界很多人都能做到,但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我们又关心多少呢?随着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员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遭遇很多困难,例如缺乏服务技能、工作有压力感、职业认同度低等,他们的服务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大大地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以广州T机构的居家养老服务为例,探讨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服务员提供的支援服务,分析居家养老服务员的需求,介绍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和成效,旨在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余翔 《民主》2014,(10):20-22
<正>"‘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成立社区服务组织联合会的确是不错的设想……"2013年9月1日下午,安庆市民政局会议室气氛热烈,安庆民进"关于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和"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联合调研组,与市民政局、市老龄委办公室以及迎江区民政局、社居委等单位的同志进行座谈,就进一步推进安庆市社区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破解空巢老人所面临现实困难的途径进行探讨。这是安庆民进开展议政调研工作的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3.
汪泳 《理论探讨》2020,(4):63-68
在我国家庭既是实现个体"老有所养"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支撑性基层组织。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社会资本衰退,老人及家庭照料者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政府应秉持家庭整体型与老人个体型支持并重、普惠型与特殊救济型支持共生、制度型与服务型支持协同的行动逻辑。通过普惠性、兜底性支持,资源开发型支持,组织型支持及文化引领型支持等策略,为家庭构建具有强支撑的社会网络节点;推动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培育社区尊老风气。使家庭借助社会资本的扩张,提升养老功能,促进家庭照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缪自锋 《学理论》2014,(9):56-57,60
在中国沉重的"未富先老"养老压力下,社区照顾逐渐成为城市养老模式新的增长点。家庭养老意识淡化、功能弱化使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日益凸显,社区照顾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社区照顾理论基础和实践中所形成的目标模式都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方式的探索提供了借鉴意义。基于对社区照顾的探讨,初步探索了当前在我国发展城市社区照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养老保险不单纯只给受保者发养老保险金,还要使受保者得到养老日常生活的实际照顾和料理,也就是说还必须有相当的社会化服务。而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服务要靠社区服务实施,社区服务工作又要通过社区建设得到健全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研究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服务问题时,就不能不研究对其实施的社区服务、及其与社区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医疗照顾和医疗救济方面,经体弱多病且无经济能力或者经济能力不强的空巢老人的申请,由政府出资为他们提供免费服务。甚至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日常生活无自理能力或者自理能力弱的空巢老人给予上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与高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所陷入的困境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凸显出来,发展城市社区养老已成为当下共识。从社区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通过对苏州市B社区养老模式的的研究分析,在简要阐述社区养老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究了B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不足,并从社区软硬环境的建设、再就业养老的推广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健全养老服务是妥善解决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养老问题涵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领域,妥善解决养老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妥善解决养老问题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新时代下,探索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社区工作者多方通力合作,完善养老服务,打造新时代养老新模式,满足老人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老人构建安养晚年的幸福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李思遥 《学理论》2011,(26):28-29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日益加快,养老已成为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前养老问题面临着诸多困境。解决我国养老困境的途径有: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培育老人独立的意识;加大老年福利的财政投入,提高老年人生活的经济保障;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国内外各个领域都在探讨城市养老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介于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之间,社区服务将成为老年服务工作的重点,社区成为城市养老福利服务的最佳载体.本文就城市社区养老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总结了不同学科领域对社区养老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