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16,(10)
正9月16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潘家峪村小学一年级新生穿上了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捐赠的校服。自2011年11月在潘家峪村建立群众工作联系点以来,《党建》杂志社开展了系列长期帮扶工作,倾力推动潘家峪村发展建设,注重改善村民文化生活,关心扶持学校教育事业。杂志社领导亲自给潘家峪小学生讲课,并为每名新入学孩子制作校服,赠送《新华字典》、书包、文具、台灯等。杂志社设立"党建奖学金",奖励潘家峪村小学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政     
<正>我省中小学毕业年级不组织采购校服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校服选用采购每3年一个时段(即小学1—3年级、4—6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在该时段起始年级采购,毕业年级不组织采购校服。《通知》要求,学校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与社会代表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  相似文献   

3.
陈镜湖烈士(1901年—1933年),辽宁建平人。第一位辽宁籍中共党员,辽宁地区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历任中共热河工委负责人、中共内蒙古特别委员会书记等职务。1933年5月12日,陈镜湖遭反动民团袭击,壮烈牺牲。1901年10月25日,陈镜湖出生于辽宁省建平县富山乡富山村。少年时代的陈镜湖聪明好学,成绩超群。因文章写得好,有"铁杆文章"之美誉。第一位入党的辽宁人1918年,陈镜湖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陈镜湖立即投入到反帝  相似文献   

4.
刘文杰 《学习月刊》2010,(15):40-41,21
学生穿什么符合身份?在公众眼里.除了朴素的衣着外.就是整齐划一的校服了。如今,新学期要开学了,校服的话题又将被学校、学生、家长们再次提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件件简单的校服,让我们也看到了教育这张皮里的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5.
正他的名字,或冠于教学楼,或冠以实验室,或冠之图书馆。甚至,他的名字直接用于命名学校,"田家炳中学""田家炳小学"的名称屡见不鲜。这个数量有多少?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捐助教育事业以来,截至去年6月,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或学院遍及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他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他是鼎鼎有名的慈善家,虽然他的捐赠数额不是最多,但他的捐赠  相似文献   

6.
<正>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稽山之麓、镜湖之滨,占地面积近1300亩,开设了30多个本科专业、12个外语语种,有全日制学生16500多名,已成为浙江省外语人才培养具有丰富办学资源和品牌优势的本科院校。学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6)
正陈镜湖,1901年出生于热河建平(今属辽宁省)哈巴沁南井村,8岁入私塾,后升入建平县高等小学就读,1918年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1919年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五四运动,同年秋,与爱国学生发起成立新生社,在新生社结识了李大钊等革命先驱,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形成统一战线后,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陈镜湖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924年以直隶省代表身份出席了国民党一大。  相似文献   

8.
2008年新学期开学后,农十二师二二一团学校为规范校风校貌,要求在校学生统一制定学生校服一事,向全团学生家长发放意见表562份,广泛征求家长意见,有97%的家长在意见回执中同意统一制定学生校服。  相似文献   

9.
正"身体被掏空了"的年代,医药或保健品广告大行其道,有的医药广告会请明星"现身说法"吹捧产品疗效。这并不是新招数,在晚清至民国间,文人、名人"谀药"的现象就已经非常普遍。晚清上海药界有个孙镜湖,炮制广告花样百出,风行一时,对于近代上海医药广告的塑造影响尤其巨大。除了假借顾客名义发布谢函、刊登来自外埠邮购者的购药金额,更让大大小小的文人名流和达官显贵,帮忙一起"宣传宣传"。1896年,孙镜湖开发了一款叫"燕窝糖精"的新补药,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师二中王为玲老师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仔细一看,除了王老师一家三口外,中间还有一个是维吾尔族小巴郎,这个小巴郎叫阿不都拉,是王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他亲切地称王老师为"王妈妈"。结识一个"特殊孩子"两年前,阿不都拉从其他学校转入王老师所带班级,汉语基础差,交流、学习都存在很大困难,作业不按时交,上课迟到,不穿校服、不戴胸卡,手上、脸上总是黑乎乎的,家长打电话也打不通。自2015年11月,一  相似文献   

11.
走近韩麟符     
高峰 《党史纵横》2014,(10):4-8
正最早听说韩麟符这个名字,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但那时只知道他在辽宁读过书,与辽宁籍第一位共产党员陈镜湖是同学,又同时入党,共同组织和参加了许多革命活动,其他了解不多也不深。近些年,开始注意收集有关他的资料,对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1900年出生于赤峰市元宝山区风水沟镇哈拉木头村,少年时就读于辽宁建平县新邱小学,是我党早期重要人物之一,在辽宁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12.
"去年开始吃到了免费午餐,每天不重样,菜样多,补充微量元素,身体很强壮,吃得饱,学习也更好了。"说这话的是彰武县满堂红学校初三学生刘川。去年11月,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西丰、彰武两个试点县正式启动。截至目前,两个县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义务教育96所学校全覆盖,受益学生达5.7万名。其中,西丰县覆盖64所学校,受益学生2.4万名;彰武县覆盖32所学校,受益学生3.3万名。对此,学生、家长、老师一致反映:省委、省政府推出的这个政策太实惠、太及时了,是一项深得民心、广受百姓拥护的德政工程。精心组织,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相似文献   

13.
见证爱心     
一面面彩旗,在蓝天白云下随风舞动;一阵阵充满活力的校园鼓乐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给辽西贫困山村——建昌县王宝营子乡黑沟村带来了节日般的喜庆气氛。7月5日上午,由辽宁省老区扶贫助学办公室和《共产党员》编辑部倡导,由抚顺市民营企业家、共产党员关女士捐资15万元建成的小学——功勋一校正在这里举行落成典礼。 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两旁,身着蓝白相间校服的少先队员组成了欢迎队伍。队伍前方,一名少先队员站在碎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如何让党员干部站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前列? 湖北省竹溪县实验小学党支部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让党员“挂牌”上岗,使党员在政治思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民主决策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成为一面旗帜。 —、培植“顶梁柱” 湖北省竹溪县实验小学有65%以上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始终起着“顶梁柱”作用,怎样给这个群体压担子,让他们扛大梁?支部要求每位党员挑选一名教师,列入学校党员发展计划进行帮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群体。  相似文献   

15.
因受2贿00被7判年刑12,月而底行,贿太人原暨市英6第名因中在小承学揽校、加长工校服过程中,向6名校长行贿75100元,获刑2年,缓刑2年。暨英第的"行贿日记"暴露了校服采购中的商业贿赂现象。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08,(6):F0003-F0003
5月20日,灾区孩子在"帐篷小学"上课。当日,由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官兵创建的"帐篷小学"正式开课,这所简易学校名为"铁军抗震学校",40多名学生  相似文献   

17.
襄樊市大庆路小学创建于1957年,位于襄樊古城中心——人民广场附近,学校占地面积11942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清新幽雅。现有教学班43个,教职工112人,在校学生3000多人,是汉江畔上的一所明星学校。襄樊市大庆路小学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学校"科研兴校"战略。近年来,学校师生开拓进取,把握机遇,坚持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名师强校"的路子,带动了学校整体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承担的全国性实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春季学期,黔西县享受营养餐学生99760人(义务教育81356人,学前儿童20322人),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学校272所(初中33所,小学239所)。在黔西县中建乡巍峨的群山顶上,居住着数千彝族、苗族同胞,这里海拔高达1600米,地势高寒。全国营养午餐的发源地红板村便坐落在这里。近日,记者走进红板小学,一探这个曾经因贫困而广受关注的校园。  相似文献   

19.
人生在世     
<正>陶老师德高望重,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第一次听陶老师讲这句话时,我正在上小学,一脸懵懂,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陶老师教小学语文,他在台上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在台下跟着念。陶老师解释说:"学过了,就要去实践,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一天课间,男同学孙勇、赵立山因为一块橡皮扭打在一起,一直打到桌子底下去了。陶老师闻声跑过来拉开他俩,两人的校服都变得脏兮兮。陶老师也不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沙坪坝区党史办有关人士说,在该区历时一年的红色资源普查中,发现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原型陈联诗,在原歌乐山广益小学(现沙坪坝区粮油公司歌乐山粮店)隐藏了5个月时间。歌乐山镇天池村槽坊社七旬老人牟祥和,解放前曾在广益小学就读。他看到记者手中的"双枪老太婆"的照片时,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老太婆我见过。"牟祥和说他见过陈联诗不下10次。当年牟祥和十几岁,常去学校玩。1949年初时,他经常看见一个衣着整洁的老太,从校长杨书北的房里进出。老太带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经常在门口淘米做饭,去学校后面山林里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