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2015,(7)
<正>1948年冬天,继辽沈、淮海战役之后,平津战役已经打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北平的广大群众都沉浸在欢庆解放的喜庆气氛中。时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雷洁琼接到民进负责人马叙伦从哈尔滨的来信,请她和爱人严景耀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去华北解放区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民主党派会议。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先遣部队负责人刘道生又亲自向他们发出邀请,请他们访问华北解放区。雷洁琼夫妇欣然同意。1949年1月中旬,雷洁琼夫妇与中国民主同盟成员费孝通、张东荪一行四人由解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期《党建文汇》刊载了这么一则小故事:农村一般把姑娘出嫁叫“过门”。洞房花烛夜,当新郎兴奋地拉着新娘的手时,羞答答的新娘正低头看着地上,忽然她指着墙角喊道:“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第二天早上,新郎还在酣睡,新娘起床后,发现老鼠还在吃大米,一声怒喝:“该死的老鼠,敢来偷吃我家的大米!”新郎不禁莞尔:“一夜之间‘你家’就成了‘我家’了”。  相似文献   

3.
<正>1951年,冰心从日本归来之后,被作为高级统战对象,经过统战部有关工作,她决定加入一个民主党派。她与吴文藻商量,要加入就一起吧,这样外出参观学习,还可以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冰心认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一荣共荣的关系,也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身的利益。吴文藻对加入哪个党派与冰心有不同的想法。为此,冰心请民进的雷洁琼及其丈夫严景耀来家交谈。后来,费孝通也来做吴  相似文献   

4.
晋仁 《民主》2015,(1):50
<正>1945年12月30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爱麦虞限路(今绍兴路)中国科学社(现上海市卢湾区图书馆)正式宣告成立。出席成立大会签到的有26人,他们是:马叙伦、王绍鏊、林汉达、周建人、徐伯昕、赵朴初、陈巳生、梅达君、严景耀、雷洁琼、谢仁冰、冯少山、万景光、曹梁厦、张纪元、柯灵、李平心、陈慧、宓逸群、  相似文献   

5.
徐德骁 《民主》2009,(9):23-24
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也就是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60年。60年前,也就是1949年9月21日,人民政协的成立大会在北京开幕。我在讲会史时有一张照片就是当时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民进代表合影。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梅达君、雷洁琼、严景耀,一共是9人。  相似文献   

6.
《民主》2021,(1)
正在上海的民进成立旧址,每当看到那张民进成立时的签到簿,透过发黄的纸页和略显模糊的签名,总能感受到民进前辈们的耿耿初心和责任担当。作为在上海浦东居住生活的笔者,在马叙伦、王绍鏊、林汉达、周建人、严景耀、雷洁琼、赵朴初……26位闪光的名字中,张纪元的名字在笔者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因为,张纪元是上海浦东人。张纪元,1919年1月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今浦东新区川沙镇)。父亲张竹溪在川沙县城和上海十六铺开设水果行,为人忠厚善良,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与同乡黄炎培先生是世交,是川沙县的知名人士。  相似文献   

7.
徐建成 《民主》2024,(1):41-43
<正>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后,上海沦为“孤岛”。但“孤岛”不孤,一批爱国民主人士留守在上海,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和鼓励下,于历史烟云中书写了民族抗争前行的不屈脚步。苦难的婚礼婚礼的第一场发生在1938年11月12日,那是上海沦陷成为“孤岛”一周年的日子,也本是文化界爱国民主人士举行“星六聚餐会”的日子。这次聚餐会改在了威海卫路中社礼堂。小小的礼堂,挤满了人,一场别样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孔另境,时年35岁,性格豪爽热情,豁达开朗,善于广交朋友,言辞铿锵激昂,喜怒皆形之于色。新娘金韵琴,时年20岁,还是学生,就读于上海法学院新闻专科,为人诚朴,很会烧菜。  相似文献   

8.
闫超健 《民主》2024,(2):39-41
<正>雷洁琼是民进卓越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她的一生,亲历了百年中国的历史洪流,也见证了现代文明的民主进程,而她与张家港这座江城的两次交汇,也与精神文明城市创建的时代大背景有关。雷洁琼首次考察张家港1994年10月17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的雷洁琼首次莅临张家港市,随同的还有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的楚庄、邓伟志、许嘉璐等。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6,(1)
正在一二·九运动中,民进老一辈如马叙伦、雷洁琼、严景耀、许广平等人,与进步学生一道身兼使命不惧险阻,为中华民族的前途而呼号呐喊。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这些无私无畏的民进老一辈们紧紧与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战斗。教书不忘革命的马叙伦1935年,国民政府对日妥协,拟将华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氏进中央主席雷洁琼不仅是一位政治活动家,还是我国老一辈的社会学专家。她19岁时漂洋过海,到美国留学,先后在加州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攻读化学和社会学,193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接受燕京大学的聘任从事教学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雷洁琼到江西从事培训妇女干部的工作,发动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战服务,投身到抗日救亡的火热斗争之中。  相似文献   

11.
小非 《侨园》2013,(8):14-15
<正>她叫桑丽莎,皮肤黑黑,笑容灿烂,是一个河南洋媳妇,她近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13年6月1日上午,特多总理送给到访的习近平主席两件礼物,其中一件是英文版的童话书《皇帝、新娘与龙袍》,而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桑丽莎。而桑丽莎的丈夫朱伟是地道的河南入——  相似文献   

12.
蔡达峰 《民主》2023,(10):4-5
<正>民进是以教育为主要界别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20万会员中约60%来自教育界。成立78年来,民进人始终以尊师重教为孜孜以求的美德和不懈倡导的风尚,从马叙伦、叶圣陶、雷洁琼、林汉达、吴贻芳、严景耀、刘大杰等民进创始人和老一辈领导人,到新中国首批特级教师王企贤、霍懋征等,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名师、知名校长和广大教育界会员,始终爱岗敬业,胸怀大局,在教育岗位上倾力奉献,为祖国培养了栋梁之材;在民进工作中履职尽责,为多党合作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民主》2011,(4):7-8
雷洁琼先生走过了106年的生命历程,2011年1月9日17时38分在北京逝世。各大媒体都刊发了新华社专稿.隆重纪念这位穿越了二十世纪的风雨,和我们走到今天的老人。微博中,很多年轻的朋友在问:“她是怎样的人?”人们似乎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了解她的生平。  相似文献   

14.
王勇 《侨园》2013,(2):30
马来西亚新郎赠送给新娘的礼物由盛装打扮的孩子们组成的热闹队伍送过去,孩子们捧着许多盛有食物和用钱折叠成的动物和花卉形状的托盘.每位参加婚礼的来宾都获赠一个装饰精美的煮熟了的鸡蛋,它是生育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万禹 《民主》2005,(9):9-9
今年9月1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社会活动家雷洁琼同志在北京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雷洁琼祖籍广东台山,她年仅14岁就投身五四运动,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19岁时远涉重洋到美国学习社会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并获得南加州大学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许嘉璐 《民主》2004,(9):4-5
今天,我们满怀崇敬和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热烈祝贺《雷洁琼文集(1994——2003)》出版和传记专题片《雷洁琼》正式播放。今年9月12日是敬爱的雷老99岁生日,按中国的算法,雷老就是百岁老寿星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9万余名会员,祝贺雷老生日快乐!祝愿她老人家永远健康,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17.
刘志奇 《民主》2006,(6):40-40
在《民进会史展览》陈列室的展柜中,有一件珍贵的文物,就是民进成立后的第一张选票,虽然纸已残破变色,但油印的候选人姓名依然十分清晰,实际上就是民进第一批会员的名单。1945年12月30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马叙伦、王绍鏊、林汉达、周建人、徐伯昕、赵朴初、陈巳生、梅达君、严景耀、雷洁琼、谢仁冰、冯少山、万景光、曹梁厦、张纪元、柯灵、李平心、陈慧、宓逸群、刘大杰、李玄伯、马木轩、徐彻、徐相任、章蟾华、胡国城等26人,代表着44名会员。其中章蟾华、胡国城二人在发现第一张选票之前,仅根据成立会签到…  相似文献   

18.
汤礼春 《侨园》2014,(9):37-37
我曾在上海和广州各生活过几年。入乡随俗,在上海我老婆称我为先生,我则称她太太;而到了广州,老婆则叫我老公,我也改口叫她老婆了。一声老公、老婆,一声先生、太太,反映出广州人和上海人在文化上的特征和性格上的差异。上海人会认为喊丈夫妻子为老公老婆太粗俗,是下里巴人的表现;而广州人则认为喊先生太太太文雅酸气。  相似文献   

19.
深受广大民进会员尊敬的民进长春市委会副主委蔡馏生离开我们将近20年了。虽然经过漫长的岁月,他那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对科学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那慈爱祥和忠厚的长者风度,仍深深镌刻在会员的心目中,经常引起大家深切的思念。蔡镏生先生1902年9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一个贫苦家庭,一生历尽坎坷沧桑,艰辛苦难,他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蔡老是民进的老会员,1952年在燕京大学由雷洁琼、严景耀介绍入会。我与蔡老相识于  相似文献   

20.
蔡睿贤 《民主》2011,(3):9-9
雷洁琼是我们敬爱的长辈。1月9日,她与世长辞,我们的心情十分沉痛。多年来她对我们的关爱和教诲,犹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