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相继爆发大规模的左右翼社会运动,这种现象在美国社会运动史上十分罕见。从国内层面看,"占领华尔街"运动与茶党运动相继发轫于美国,主要是由于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给美国社会酿成的恶果、2007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政治极化等因素所致;从国际层面看,近几年社会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涨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继茶党运动之后发生的助推器。比较而言,茶党运动比"占领华尔街"运动更强势,这不仅延续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力量对比的特点,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局面也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期选举是共和党自1994年国会选举以来取得的最为重要的一次胜利,本次选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国会选举。民主党选举失利的原因在于:经济状况未能如期改善引起了选民的愤怒和"反在职者"情绪、保守的茶党运动的兴起和蔓延、两党选民之间的"投票热情差距",以及中间选民转而支持共和党。共和党控制众议院打破了民主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政治格局,将对奥巴马今后两年的政策议程形成牵制,并对美国两党政治和选举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美国的人口状况有了新的变化。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结构日益多样化,且人口中心持续向西南部迁移,这些发展态势对于美国而言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如果保持现在的出生率和移民速度,美国将持续享受人口规模所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日趋多样化的人口结构正在使美国变成族裔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冲击着盎格鲁—新教文化的主流地位。出于忧虑与恐惧,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保守势力大搞"恐惧政治"以维护他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爱国者法》的通过、"茶党"的兴起等一系列事件都体现了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上对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强烈回应。  相似文献   

4.
美国本土主义运动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小川 《美国研究》2004,18(3):99-125
美国本土主义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场以排外思想为理论根基 ,以反对天主教、犹太教、亚洲和拉丁美洲移民为主要任务 ,以一些兄弟会性质的组织为骨干 ,以维护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为主要目标的运动。这场运动断断续续存在多年 ,至今余波未尽。它从下层开始 ,逐渐波及到上层 ,是美国社会政治运动中的重要事件 ,也对美国政府政策的制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美国本土主义运动与移民问题紧密相连 ,与美国社会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息息相关 ,同时还与美国白人种族主义、美国民族主义、美国主流宗教等问题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5.
牛可 《美国研究》2007,21(1):34-56
自由国际主义(liberal internationalism)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性格",它内在地要求生成美国主导的全球变迁的方案,特别是一个以援助和发展政策为核心的系统的第三世界政策,这是现代化理论运动在美国兴起的基本动力和历史条件。自由国际主义在冷战初期曾受到现实主义的有效抑制,一度延缓和削弱了美国对第三世界的重视及其对援助和发展政策的建构,现代化理论的政策效应即在于改变这种局面。现代化理论秉持自由国际主义并认同民主党自由主义,反映了美国自由主义演进的阶段性历史特征,又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肯尼迪、约翰逊两届政府对第三世界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23,(1):9-34+5
当前美国反种族主义斗争的一个主要方面,是知识左翼在文化教育领域开展的反种族主义思想运动。这一运动主要以“批判性种族理论”和“1619项目”为理论框架,以在公立学校和联邦政府机构开展相关教学和举办多元、公平、包容的培训为主要形式,通过揭示美国种族主义长期存在的历史、制度和思想观念上的深层原因,鼓励民众加入反种族主义斗争。在推动“反种族主义”相关理论和观念传播的同时,该运动也引发了“白人至上”论者与少数族群和民权团体之间、种族自由主义与种族保守主义之间、两党之间以及知识界围绕美国是否存在制度性种族主义,是否应在公立学校开设“1619工程”和“批判性种族理论”课程而展开的涉及政治、立法、司法和学术的激烈争议。知识左翼反种族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是对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之后种族问题仍持续存在的一种理论上的反思,也是对近十多年来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兴起的白人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种回击。在本质上,它反映了在美国种族和族裔、人口和文化多元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美国人所面临的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历史认同的危机;同时也说明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正在成为美国种族斗争的又一个战场。  相似文献   

7.
论美国枪支管制运动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征 《美国研究》2002,16(4):69-86
本文对枪支管制这一在美国社会中极具争议的问题的由来、发展及前景等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枪支问题的出现,是由美国早期特殊的历史积淀而造就的.当代枪支管制运动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曲折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目前美国社会关于枪支管制的争论,涉及到公民权利、政府权力与公共秩序维护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法定权利、利益集团政治和党派之争等多种因素也交织其中,显得异常复杂.因此,美国的枪支管制运动将是一个曲折、渐进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反全球化运动:新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颖 《欧洲研究》2005,23(2):58-72
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社会掀起的反全球化运动与60年代末兴起的新社会运动颇为相似。本文从社会运动和新社会运动的含义与特征入手,在对新社会运动的几种主要理论即现代化矛盾理论、后物质主义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当今国际社会中反全球化运动的议题、主体、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以及政治机会结构对反全球化运动的影响。反全球化运动是新社会运动在新的国际背景下的一种体现,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新社会运动理论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民粹主义及其泛化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19世纪俄国的民粹主义,在现今的话语出现了两重涵义:一种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中的民粹主义,是19世纪俄国社会产生的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另一种是非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民粹主义,无论在内涵还是表现形式上与前者都有很大区别。更多地表现为接近人民的平民主义、草根主义。两种语境下的“民粹主义”不仅内涵不同,而且在分析同一历史人物时,也有很大差异。出现了民粹主义与平民主义、人民主义相混淆的现象,从而致使民粹主义在不同程度的泛化,应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缅甸佛教青年协会产生的背景、诞生及其活动的论述和分析,本文认为:缅甸佛教青年协会在缅甸近代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即它是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民族主义性质的组织;它对缅甸人民民族主义意识的普遍形成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它缅甸人了解和认识了缅甸以外的世界,使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发展之初就与世界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尤其是与亚洲的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另外,佛教青年协会的性质及其活动使得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打上了宗教的深深印痕,该会的领导策略和方法也为以后的缅甸近代民族主义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49):26-27
成功卫冕美国总统后,奥巴马在Twitter上写道:"又四年(Four more years)。"短短三个字,浓缩了太多情绪。今年这一仗,奥巴马打得不轻松,几次差点被罗姆尼盖过锋芒,最后总算扳回局面。过去这四年,总统当得也不省心,经济、医改、失业三大魔咒,共和党的反击,茶党的崛起,让奥巴马和他所领导的民主党在2010年...  相似文献   

12.
新书架     
正万国一邦:美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美]托马斯·本德著孙琇译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本书在全球史的视野下重构美国历史,检视独立战争、西进运动、内战、工业革命等美国重大历史事件。全书涉及美国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的演  相似文献   

13.
自1958年到1964年,苏联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掀起了一场苏联战后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反宗教运动,它不仅改变了苏联社会此前逐步走向正常化的政教关系,还以激烈的形式震动了整个苏联社会,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苏联共产党、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群郎  邓先竞 《美国研究》2016,(4):139-154,8
托克维尔对美国地方政府自治权的论述有夸大之嫌。事实上,自美国建国以来,地方政府几乎没有多少自治权可言,它们在各项地方事务中受到州政府事无巨细的干涉,由此导致了美国地方事务管理不善,漏洞百出。从19世纪后期美国兴起了地方自治改革运动,到进步主义运动时期达到第一次高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地方自治改革运动再次兴起并不断深化。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地方政府确实获得了一系列的自治权,尤其是在结构自治和功能自治方面,但在财政自治和人事自治方面还受到州政府的一定干预。  相似文献   

15.
“三·一运动”是朝鲜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朝鲜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作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朝鲜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它也将朝鲜人民的斗争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解放运动联为一体。即便是从世界历史范畴的角度看,这一运动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构成了亚洲人民反侵略怒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又由于它爆发的时间先于亚洲其他国家同时期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与美国保守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郝雨凡 《美国研究》2002,16(2):7-30
近年来美国政治风向在缓慢向右移动,保守主义有兴起之势."9·11"恐怖袭击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布什政府以反恐和国家安全为由,对内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社会控制,蚕食公民权利,扩大行政当局权力,并削弱立法和司法部门的权限.这已经引起美国公众的警觉和自由派势力的抵制.但预计近期内一个活跃而武断的行政当局将会成为美国的政治现实,美国公民的隐私权将受到一定限制,美国社会的宽容、开放、司法公正和独立也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虽然布什希望延长"反恐战争",重振美国保守主义运动,但美国多元政治中的约束力量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反垄断法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跃 《美国研究》2005,19(1):77-93
〕经济效率作为美国反垄断法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从《谢尔曼法》开始就已经确立。反垄断法最初的价值目标是模糊的,或是想同时追求多重目标。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美国传统的社会政治理念影响,平民主义的价值观念曾主导美国的反垄断法。直到 20世纪 7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再加上芝加哥学派对以往反垄断政策的批评,美国反垄断法才把经济效率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政教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澎 《美国研究》2001,15(3):83-100
政教关系是美国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宗教、政治、法律等领域内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的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原则是处理政教关系问题的基本原则.近年来,美国政教关系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公共场所的宗教表达、公立学校中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与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相冲突等问题上.政教关系所面临的新难题之一是如何对待新兴宗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政教关系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是法律手段,如何运用已有的法律或设立新的相关法律,成为在政教关系问题上各方争夺的焦点.对政教关系问题的处理,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价值标准,反映了美国法制与道德,世俗与宗教既统一又矛盾,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历史上的"国家利益"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希 《美国研究》2003,17(2):9-30
本文以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为出发点,讨论了围绕美国"国家利益"的几个问题,包括"国家利益"的定义、其涵义在美国历史上的演变,以及其与当代美国社会的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作者提出,美国"国家利益"是一个具有历史沉淀的概念,其内涵是由国家建设和民族建设两个过程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作者并指出,现代国家和市场对公民社会的全面渗透对公民利益国家化趋势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这种趋势也导致了公民对国家外交政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一) 作为文学艺术流派的超现实主义虽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法国,它实际上却超出了文艺运动的范围,形成了一股冲击整个西方思想与文化的思潮。它的兴起、发展与达达运动密切相关,尽管二者有原则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从达达的废墟上产生的。所以,尤其在探论它的近因时,必然涉及达达运动,后者是于1915年在苏黎世肇起的;其主帅是来自马罗尼亚的犹太裔大学生,诗人查拉(T.Tzara,1896—1963)。他于1915年7月到瑞士读书并从事创作。达达的策源地是德国导演巴尔(H、Ball)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