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上强调,要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3.
劳动伦理关系不等于合伦理的劳动关系,而应理解为一定道德观念与规范维系下的客观劳动关系。劳动伦理关系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伦理关系是其分析的重点。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劳动伦理关系发展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对立、不平等、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劳资伦理关系的根本特征;合作竞争是工人阶级之间劳动伦理关系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对于揭示现代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深层原因、探析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根本意义、思索现代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根本路径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推动劳动关系法治化建设。今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这是新时期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治国在劳动关系中的具体落实,对于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具有重大意义。为此,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茆荣华发来特稿,强调指出在推进工会法治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国有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府引导是重要保障,这包括:完善相关法律,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资力量均衡是基础条件,这包括:企业要承担劳资和谐的社会道德责任,政府要创造条件促进劳资力量均衡,工会要切实发挥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能等;集体协商是重要机制,这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国有企业集体协商中工会与谁协商的问题,政府要在集体协商制度中发挥指导与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是工业化时代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稳定和谐与否,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观点和重要措施,为工会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维权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3,(5):37-38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企业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北辰区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关系调整日趋复杂,劳动争议在法源、主体、诉求、利益格局调整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从劳动争议仲裁实践看,也呈现出劳动关系复杂多样、脆弱善变、时刻博弈的特点,这些都为稳妥处理劳动关系、保持劳资和谐提出了新课题,带来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暨经验交流会8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胡磊 《行政论坛》2014,(2):78-82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政府行为的应然定位,主要包括依法调整劳动关系、提高劳资双方自主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三个方面。近年来,政府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在角色定位和职能履行上还存在缺位、错位和越位现象。政府需要纠正"错位点"、补上"缺位点"、退出"越位点",履行好依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规制者、提高劳资自治能力的促进者、社会力量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引导者等职能。  相似文献   

10.
执政党强调民主、协商、调和、合作,通过社会合作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合作基础。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社会与自然间和谐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处理好党、民众、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和自身内部的关系。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涵包括:加强和巩固党的自身民主建设,实现党内关系的和谐化;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实现党群关系的和谐化;处理好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实现党政关系的和谐化。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德、日、法、英等国协调劳动关系的经验看,立法是规范劳资关系的必要基础;搭建劳资纠纷处理机制是重要保障;集体谈判是预防与化解劳资纠纷的重要方式;促进劳资互利共赢成为处理劳资关系的新趋势。这给我们如下启示:我国需提升劳动立法"顶层设计"的速度与质量;在裁审双轨制的协同与衔接上予以改进;进一步提升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强化"和谐共赢"的劳动关系模式;准确把握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权益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提供劳动就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南山区通过调整行政主导型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逐步实现街道及街道以下基层工会的"去行政化",保护劳动者的产业公民权,建立集体谈判制度,从而在复杂的劳资冲突环境中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非公企业爆发了许多因工资、福利、保险甚至劳动工时的劳资冲突事件,特别是2010年富士康事件和南海本田事件把劳资冲突的问题引为"视点",社会倍加关注。本文试从组织学的视角出发来解读与分析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对化解劳资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提出“三率指标”评价体系1、劳动关系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劳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的稳定决定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劳动关系不和谐,则社会不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社会和谐又是劳动关系和谐的体现与保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历史课题,宣传思想工作也应化虚为实、与时俱进,肩负起神圣使命。 发挥"引导"功能,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古人曰:"天下祥和在民富","天下可忧在民穷"。无论古今还是中外,没有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生态的良好,也就没有天下和顺、社会和谐。所以发展是解决中国当前各种问题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全社会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正>近年来,虽然我国劳动法制建设不断得以完善,但是劳资冲突尤其是集体劳动争议事件却频频发生,呈现出组织性和冲突性增强、处理难度加大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等特点。"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观,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面对这一难题,我们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更需要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中勇于创新。为此,刘金祥和刘玮开创性地提出了"劳动主权"的概念。所谓劳动主权,  相似文献   

18.
韩春  陈元福  李晓鹏 《学理论》2013,(21):98-101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和社会结构重构期,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劳动关系问题更是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战后德国成功推行以劳资共决制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政策,使得德国尖锐的劳资矛盾得以缓和,劳资双方在社会伙伴关系中实现了德国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德国劳资共决制建立和内容探究,以期为我国的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秋波 《求知》2011,(3):14-1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央政治局第23次集体学习也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研究的主题。可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除了传统的、行之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党群干群关系是最广泛、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它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