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中国的果蔬产品在出口中遭到贸易技术壁垒,特别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损失巨大。因此,研究中国果蔬产品出口所面对的技术壁垒显得迫切而重要。基于国家福利的角度,建立中国和外国技术壁垒的博弈模型,经过分析可以得出:为了保护中国果蔬产品出口利益,只要中国实施壁垒的收益大于成本,就应该设置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2.
正赵明刚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企业走出去,肯定要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也一定会遇到壁垒。过去是关税壁垒,入市之后,隐蔽的非关税壁垒是我们的企业遇到的大问题。要跨越这些隐形壁垒,建议企业合理利用平台,形成合力。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常常是自己单打独斗去跟对方做买卖、做生意。但入市以后,我们在WTO平台上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要想办法将我们的话语权充分利用,使它发挥最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跨界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方式,公共服务外包在西方发达国家并非新鲜事物,在我们国家,却处于探索和推进时期。从目前情况看,除了制度、资质以及资产专用性等显性进入壁垒外,社会力量仍然面临诸多隐性进入壁垒,从合作网络的意义上看,公共服务外包的边界仍然比较封闭。隐性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准纵向一体化、选择"体制内"合作伙伴、自上而下培育社会组织、非竞争性的外包方式以及量身定做资质要求等七个方面。隐性进入壁垒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不能一概而论,但较高的隐性进入壁垒显然不利于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供给公共服务,应进一步研究隐性进入壁垒的影响因素和变化机理,权衡成本效应,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4.
陈怡 《理论月刊》2005,(8):163-165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正逐步加快,同时也面临来自国外的投资壁垒的影响。这些投资壁垒包括投资进入壁垒、投资经营壁垒和投资退出壁垒。本文从投资壁垒入手,讨论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所遭遇的投资壁垒,最后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源  孙宇鹏 《中国发展》2010,10(3):50-55
随着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资本扩展与全球市场渐渐摧毁了国家与文化的壁垒,使世界趋于扁平。这种趋势使中国与他国的文化得到了交融,而文化的交融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风险与挑战。该文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文化贸易逆差带来不良影响、文化帝国主义带来思想干扰、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下降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导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6.
王泠一 《现代领导》2004,(11):15-15
西方国家在企图阻挡中国商品进入其市场时,找出了越来越多的理由。最近一个时期,我国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等制造业密集省分的企业,都已遭受了反倾销之苦。其实,应对反倾销壁垒我国企业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加上国家在双边贸易谈判中也可以发挥政府直接磋商的作用,因此,应对反倾销壁垒,我们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机制化运作模式。现在的问题是,由于中国加工出口的能力实在强大,就是在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中国产品对美欧日三大主要市场的出口仍然以15%至20%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当然是多多益善,沿海省份也已习惯于通过将产品打人国际市场来获得出口收入和解决自身就业、税收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日益严峻。人民币升值压力、绿色壁垒、蓝色壁垒以及针对中国愈演愈烈的"双反"起诉等等,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不能承受之重,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因此,如何有效发挥中国政府、企业、行会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和国家整体利益,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而知识产权的核心是专利,在当前国内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为突破国外跨国汽车公司在汽车关键技术上的专利壁垒,缩短与国际先进汽车制造业的差距,中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实施积极的专利战略,并且将其作为行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予以深入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黄丽萍  陈刚 《传承》2014,(1):86-87
加快消除不合格党员常规性退出的壁垒、建立健全不合格党员常规性退出机制,是保持我党先进性、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当前不合格党员常规性退出主要面临两大壁垒,即不合格党员的识别壁垒和党员个人及党组织的观念壁垒。应该尽快消除不合格党员常规性退出上述壁垒,促进不合格党员退出,保障党的先进性、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归秀娥 《求索》2012,(12):201-203
贸易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但以碳关税为代表的贸易政策并非有效缓和气候变化的工具,其实质是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类新型贸易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来更多是以低碳壁垒等技术性壁垒出现。由碳关税和低碳壁垒衍生的税收成本和技术标准的提高,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品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为应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向低碳化演变及发达国家设置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中国必须实施贸易低碳化战略,加快转剥步破  相似文献   

11.
潘然 《理论月刊》2007,(3):138-140
城市农民工,作为转型期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新生社会群体,其发展和嬗变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要真正成为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就必须解决农民工边缘化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之策是让农民工市民化,即穿越城乡之间有形和无形的“户籍墙”,打破城乡壁垒,拆掉农民进城就业和生活的门槛,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实现农民工由“边缘人”到“城市人”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壁垒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啸 《人民论坛》2010,(3):78-79
随着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知识产权壁垒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壁垒具有多样性、合法性、主动性等其他保护措施所没有的特点。我国应鼓励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加强企业间合作,重视知识产权法律应用,采取有效的市场手段提高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概念上对区域间市场壁垒进行分类,将它分为经济性市场壁垒、行政性市场壁垒和法规性市场壁垒,然后归纳出区域间市场壁垒的特点和性质,接着分析我国区域间市场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管理的思路.这在理论上对于区域问经济合作的发展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对当前的珠三角一体化战略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狠捞上一把,然后逃到国外,利用国际间的法律冲突和司法管辖壁垒,就此逍遥法外,这样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涉案百千万乃至金额逾亿之巨的腐败官员在异国他乡过着优裕的“人上人”生活,严重败坏党风党纪,影响国家整体形象。 中国的贪官污吏走向世界,逃亡他乡,是近年来已得到重视的中国反腐新问题,公众期待对症下药的处方和治理沉疴的猛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兴起,知识产权壁垒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壁垒具有多样性、合法性、主动性等其他保护措施所没有的特点。我国应鼓励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加强企业间合作,重视知识产权法律应用,采取有效的市场手段提高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董世坤 《人民论坛》2012,(20):56-57
从"夜警国家"到"福利国家",从"无为政府"到"全能政府"再到"有限政府",国家和政府职能始终处于不断变迁与嬗变之中。这种发展与嬗变突破了传统的公权与私权的壁垒,也逾越了公法和私法的界限,为经济法的生成和实施提供了内在的制度支撑和外在的存续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王宝强是现实版的"许三多",他从农民工奋斗成为名演员。现在,他还是农村户口。他期望国家能给农民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他期望户籍不再成为歧视农民的壁垒。  相似文献   

18.
高庆 《前沿》2010,(13):113-115
改革开放30年后,当下的中国中的阶层分化与贫富壁垒进入固化过程,近年开始出现的"X二代"、"X奴"、"X族"等现象,都凸显出社会深度转型和阶层显性分化过程中叠加在青年群体身上的社会隐忧。只有使"贫二代"不自甘"向下的青春"并坚韧执著地不放弃底层的打拼,还原"富二代"尊崇道义、恪守规则并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的道行德性,复以政府自觉担当撬开贫富层际流动的壁垒的责任,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中国走向"富N代"的"共富社会"。  相似文献   

19.
袁志臻 《湖湘论坛》2003,16(1):51-52
"政策垄断"实质上是一种制造政策壁垒的行为.中国入世后,政府通过政策垄断保护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20.
胡恩强 《今日浙江》2005,(19):18-21
21世纪的中国大地,万马奔腾,百舸争流.   --新一轮的发展,波澜壮阔;新一轮的城市“洗牌“,悄然进行.   因“温州模式“而闻名的温州,强烈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   --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入人心,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步步“倒逼“,国外贸易壁垒的频频设卡,凸现了产业“低小散“、要素资源紧缺、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适应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