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可贵探索——以哈尔滨解放区1946年参议员选举制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解放区1946年参议员选举是中国共产党尝试在大城市中建立和巩固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关键性步骤,奠定了哈尔滨市临时参议会召开的基础.这次选举首次以城市建设为中心展开,以城市市民为主体行使宪政权利,开创性地提出了"推选哈尔滨市民各阶层的代表,树立纯正的崭新的民主政治"的选举方针以及确立了"职业团体推选"与"聘请先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是一次既有民主形式又有民主内容的新民主主义①民主政治②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大代表的政治地位和作用的日益提升,一些人为了当选人大代表,不惜冒着被法律严惩的风险采取不同手段破坏选举。曾经轰动一时的广东省和平县县长钟洪茂贿选案和辽宁省宽甸县虎山镇破坏选举案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破坏选举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内的政治状况影响着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中美关系上,美国的选举政治也会影响到其对华外交政策。近些年来的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均会利用中国议题争取选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实力的增长,选举政治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所下降,标志着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成熟稳定。 相似文献
4.
选举是一个国家民主宪政制度的组成部分,与民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本文指出如果没有选举制度,就不可能有大规模,深层次的民主政治;离开民主的选举也不可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从政权与治权的视角对民主政治进行考察时,可以发现民主政权的正统性存在着重大缺陷,需要法治进行补充;同时民主治权的运行存在许多悖论,需要用法治进行平衡和补救.因此,当代中国所要建设和发展的民主政治只能是一种法治化的人民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应当在宪政民主中找到自己的法治化定位,并同时在政权与治权两方面进行架构. 相似文献
6.
民主在不同的国家制度下,有不同的含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家是极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的代表,而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将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通过从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比较看“民主政治”,人们将发现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乌托邦,而是实实在在的民主。 相似文献
7.
8.
◆网络问政渐成风尚截至2009年11月底,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3.6亿,比2008年增长20.8%,互联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前不久,人民网联合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9%的网友认为,“网络问政”是党政官员了解民意的有效方式,对“网络问政”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关系探究——以韩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与民主转型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自觉不自觉的卷入民主化浪潮,各种民主及民主转型理论也不断涌现。本文指出经济发展及其所造就的一系列有利因素推动了韩国民主化转型的深入和发展,从韩国民主转型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民主转型之间存在着重要的正关联关系,经济发展对于民主转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实现了村民的民主选举权利。村民自治过程中,选举是重要的一环,而贿选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村民自治功能运行,困扰着村民选举。本文指出解决村庄选举的民主悖论需要一种公共治理,对此,文中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民主·宪政民主及其低度程序法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是民主的目标,任何意义的民主都与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政府是民主的载体,民主是引领政府走向人道的唯一方法。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竞争性的选举,但选举仅仅是一种低度的民主形式。宪政民主乃民主体制与宪政主义的有机结合,使它得以运转的低度程序法则,正是现代政府合法性的低度标准。 相似文献
12.
经济民主:现代公司控制权扭曲的解决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公司大股东控制和经营者控制导致的公司控制权扭曲已成为痼疾 ,其滥用的一般机理呈现为决策的独裁、利益的垄断和信息的虚假 ,由此将公司治理结构所生成的优势冲蚀殆尽 ,直接威胁到公司制度的生存与发展。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遵循经济民主思想 ,恢复股东大会的民主管理机能和建立具有自我矫治功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法治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问题初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法治实现的关键在于民主;中国能否长出民主的关键在于农村,今天存在子中国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科层化”倾向非常严重。如果希望村民能真正做到自治,村委会就不应该被“科层化”以至成为行政权力的填充物,只有这样,中国的民主才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江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候选人从"内定"到推荐、从等额到差额的转变过程,是村民意愿与上级意图磨合的结果.村民参与选举的热情与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的预期以及他们对村委会的依附程度有关.基层政府在选举中既起到了积极指导又起到了变相控制的双重作用.这一个案对我们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乡、村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划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权限;应对村民代表会议的产生、权限及其运行加以规范化和细化;应将"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合法化等等. 相似文献
15.
立法民主的核心含义是指在立法决策、立法活动中,依据民主原则,贯彻民主原则,法文件的内容则不能作为立法民主的内涵要素.现代立法的要求之一是贯彻立法民主原则,其根据在于,现代法乃是人们享受良好人世生活的一种制度安排,从理性上说,公民有保留立法权力的要求;现代国家社会成员地位的平等,要求立法活动遵行民主原则. 相似文献
16.
17.
紧扣我国《信托法》和《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在分析了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企业年金受托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以及其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为鼓励企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理事会的发展,对年金理事会的有关立法应坚持鼓励和监管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自由是宪法诉讼的核心价值 ,自由价值之中镌刻着深刻的民主价值思想。宪法诉讼的自由价值表现在 :1 矫正和修饰多数形成机制本身所存在的瑕疵 ,弥合宪法既定约束和现实多数之间的冲突 ,拓展宪法中关于自由范围和内容的规定 ;2 维护公民的“反向自由” ,防御政府的“正向侵犯” ;确认公民的“正向自由” ,救济立法缺位而引起的权利虚置 ,最终实现公民“反向自由”和“正向自由”的结合。宪法诉讼自由价值的民主性表现在如下层面 :1 宪法诉讼机制对自由价值的诉求和保障实现了民主的现代转型 ,即由古代的纯粹民主向现代的自由民主之转变 ;2 反向自由的宪法定位和正向自由的个案满足使民主和自由之间保持了持久的张力和不断的平衡 ,从而使自由主义民主具备了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中国中央与地方实质性分权的实验——以民国《湖南省宪法》的制定与实施为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是任何一个国家民主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历史上中国自秦汉以降的中央集权制度,到了清末民初时已完全不能适应政治现代化的时代潮流。1920年代初的省宪运动就是当时人们为解决中央专制集权所做的努力,《湖南省宪法》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具有示范性的样本。它首次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在一省之内付之实施。虽然这次分权的实践最终夭折,但它为我们遗留的民主政治经验和教训,不乏政治改革的智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离婚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解除原本有效的婚姻关系.它是一种社会问题,离婚集中反映了特定社会特定时代人们对待婚姻家庭的态度、男女两性关系、性观念与性道德的内涵等;同时,离婚又是一个法律问题,是否允许自由离婚、离婚的理由如何、夫妻双方是否享有相同的离婚权等等,首先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同和规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