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贯彻任人唯贤干部路线的几个问题,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基础,正确对待人才是前提,加强人才培养是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玉民 《理论前沿》2002,(24):22-23
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公开选拔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方式,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我国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选择。(一)公开选拔方式有利于坚持和贯彻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方法《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公开选拔的条件和资格。《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报名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人员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原则,是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具体化。《干部任用条例…  相似文献   

3.
党风关系到民风、社会风气。毛泽东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用群众 ,路线 ,干部的以身作则有效地纠正了党内不正之风。回顾从建国到毛泽东离开我们 ,历史地评价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党风 ,从而了解到从建国到“文革”前的十七年 ,我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使用干部,是加强和改进党 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只有坚决反对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才能真正坚持党的干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党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极端重视。实践证明,广大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选拔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来抓。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 截止1999年底,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6.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沿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思想,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思想,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由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共同主办的"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学术研讨会于6月28日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召开。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会长陈晋,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兼第一编研部主任陈扬  相似文献   

8.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但是,要真正实现这种作用,必须首先使干部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为此,干部教育就进一步成为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发挥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和保证。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党对此有深刻而独到的领悟,并为此  相似文献   

9.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八大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规划了蓝图,明确了重要方向。干部交流是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尤其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党的干部交流工作。中国共产党干部交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干部交流的一系列思想。研究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干部交流思想,对于当代干部交流以及加强党的建设都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但他的思想体系中却有着丰富的党内和谐思想。毛泽东的党内和谐思想的主要之点可以归纳为: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首先从思想上构建党内和谐;创造整风形式,通过整风化解党内矛盾、实现党内和谐;提出民主集中制的公式和目标,意在造就党内和谐局面;提出党的干部标准和路线,意在消除党内不和谐的主要肇因;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为党内和谐提供有效手段;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寻求实现党内和谐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的素质状态和精神状态,对于实现既定的路线、方针、步骤、方案,产生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干部的准备至关重要,而干部准备的核心又是思想理论的准备.思维方式的准备。如果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不可能的。本文就解放思想、提高于部素质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同志针对党的建设面临不同的历史课题做出的科学回答,是对党的建设的理论总结,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实事求是"的思想建设思想,"民主集中制、先锋模范、任人唯贤"的组织建设思想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建设思想等三大方面。认真学习并坚持毛泽东党建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坚定全党理想信念、认真贯彻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质、正确识别使用干部、牢固服务人民宗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亦是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成功地将马列主义相关党建理论与中国红军相结合的经验表明,党内思想是否纯正、路线是否正确,是衡量中国共产党自身完善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蓝本,有利于从正反两个方面考察毛泽东关于思想建党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艰辛历程证明,党的形象关乎党的命运,良好政党形象的塑造,是中国共产党获取合法执政地位和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的选拔,不同时期,对干部选任标准有着不同表述。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邓小平坚持并发展了“德才兼备”思想,提出干部选任的“四化”标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又提出了选拔“高素质”干部的新概念,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干部选任标准思想。本文旨在对这一思想演变进行比较研究。一、三个标准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毛泽东的“德才兼备”标准,是在抗日烽火风起云涌之时,全国革命形势急剧发展下,为跟上革命形势对于干部队伍的需要而提出来的。那时,长征刚…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之一。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6.
正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总结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群众工作经验,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于2013年12月12-13日召开了"毛泽东与党的群众路线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建读  相似文献   

17.
培养、选拔非中共党员干部,举荐他们担任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和增强统一路线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组织保证。切实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实职安排,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伴随着党的产生而产生、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又一次震惊了世界,这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条件和特点直接相关。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国情出发,组建了一支来自工人、农民和先进知识分子的干部队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在极其艰苦复杂的斗争环境中锻炼成长,形成了一个来自人民、植根于中国大地的领袖群体;实现了知识分子干部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人民军队成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和依托,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工作队。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伟大建党精神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毛泽东诗词,既丰富了毛泽东诗词的底色,又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初心使命和红色基因。站在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来解读毛泽东诗词,可以领悟其中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毛泽东诗词与其中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精神动力和指引当代青年发展方向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既统一,又独立,这是毛泽东早在1938年就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方针。这是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的成败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领导者,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行者和领导者,是否还有必要提倡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对这问题,存在着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