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仲常  简钟丹 《探索》2005,23(4):89-93
中国经济在近20年的时间内,保持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经历了不小的波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经济波动的特征是短缺经济中的经济过热,1996至2000年是通缩期中的生产过剩,2001年至今是新的市场需求引发的经济过热。本文通过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变迁特征做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有两件大事,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一个是90年代中期面对经济过热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我1990年至1993年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1993年至1998年又调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直接参与了这两件大事的研究和相关实施工作.现将有关情况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3.
论促进增长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软着陆”后,过高的经济增幅已回落,经济过热的局面得到了扭转,但现在又出现了市场疲软、需求不足、产品积压、效益下降、失业增加等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经济运行向下波动的特征初步显现。为此,经济增长速度问题又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中心问题,确保我国今年经济增长8%,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如何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波动与经济结构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试对此作些分析,探讨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是国民经济增长动态不可避免的现象。经济结构与经济波动具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经历了反差强烈的两个境界:整个80年代,处于计划经济强大惯性中的上海,改革滞后,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竞争力减退.经济抗波动能力也明显差于全国水平,经济波动的回落先于全国,而经济波动的上升后于全国.进入90年代后,局面开始根本性的转变.“八五”期间,上海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除1991年为7.l%外,其余四年连续保持在14%以上,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左右.尤其到1995年,上海经济抗波动能力已得到很大改善,经济波动的上升先于全国,经济波动的回落后于全国,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这说明上海经济已开始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刘国光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和宏观调控的新需要作出的重要决策。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放在一起,提出要实行“双稳健”的政策,这是一个新提法,实质上都是中性的政策。在这一轮宏观调控期间,一些同志误解了宏观调控的含义,他们把宏观调控仅仅当作对付经济过热的紧缩性政策措施。其实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有波动,是永远客观存在的。基于这种波动,宏观调控随时随地进行着,没有结束的时候,只有依治理波动情况之不同而有阶段性之分。一般说来,宏观经  相似文献   

6.
当前,党群关系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自身的转型,二是社会转型。国内一些社会学家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个新的中国社会,表现  相似文献   

7.
正一、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核心内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流和明显的现实背景。首先,由理论来源分析,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波动理论及其模型遭到普遍的质疑;二是理性预期与公众选择理论被吸收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三是C.R.  相似文献   

8.
经过10年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实践,我国广大群众对宏观经济的兴趣和注意程度普遍增强了。当前大家议论的一个中心,是经济过热问题。经济过热,也就是经济发展速度不适当,太快。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材料,在1988年,全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美国经济 2 0世纪 90年代持续增长的源泉 ;论证了美国经济波动和衰退的原因 ;并指出美国经济今年的走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前至20年代初的五四运动时期,它是近代社会演变的历史产物。本文试图结合近代社会的演变过程,对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作一探讨。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引起的整个社会经济的演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延续达两千多年之久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趋于解体,新的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逐渐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