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浩 《前沿》2011,(11):74-77
对于马克思哲学,从不同视角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论文对学界的“哲学的转向”“哲学的终结”和“哲学的革命”三种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澄清了三种不同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各自的边界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暑期有关不同的解放思想,有着不同的创新要求,有着不同的改革开放路向。如果说过去的解放思想是“破”,那么,现在的解放思想则是“立”  相似文献   

3.
回首刚刚过去的2004年3月的“两会”,亮点颇多,“科学发展观”则尤为引人注目。无论是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都从不同方面、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认真讨论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大战略”实施至今,笔者觉得应注意突出几个亮点。一、精心布局,保证“原点”。整体规划不仅要超前,而且要依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站在发展的高度,周密设计。平坝区和山区,各有各的优势。平坝区往往是“十字街”、甲“环城路”、大“井”套小“井”式的规划建设。而“输血“支撑点“香格里拉山区半山区就应“因地制宜”,只要突出特点,也会产生其不可替代的影响。二、独树一帜,追求“美点”。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山水,不同的山水养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又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而独特的文化现象又是当地城镇建设中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庄子·逍遥游》开篇描述了“鲲”自“北冥”徙于“南冥”的变化,从“鲲”至“鹏”,从“鱼”至“鸟”。其“南北”之间的位移变化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个体“性命”上的变化。纵观全书,“南北”以不同的形式,或以方位、或以观念、或以人名等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在《庄子》特殊的言说方式下而显得意蕴非凡。通过对不同场景中所出现的“南北”进行分类研究,对其中所蕴藏的观念进行梳理,考察其内在变化,可以理解《庄子》中的“天下”观念,并为认识自己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戴小春 《求索》2008,(9):160-161
在高校不同组织层面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权利”主体。其中,作为组织类“权利”主体之代言人的个人拥有双重“权利”身份。“双重”权利的混淆,以及某些主体“权利”被忽视或者否定等,带来了高校各类“权利”主体的“实然权力”与各自的“权利”和“应然权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高校的诸多问题。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前提是理清高校主体类型层级的“权利”与“权力”。  相似文献   

7.
关月辑 《中国保安》2012,(12):56-57
无论是初涉职场者还是跳槽到新工作单位的“老鸟”,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身边并非都是同龄人。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履历的人共事,便无法回避“职场代沟”的存在。那么,如何轻松跨越“职场代沟”呢?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1,(10):97-97
苗栗拥有“客家庄”之称,在客家传统食物里,“板”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板”指的就是闽南人所说的“裸”,从单色到五颜六色,从小到人,不同的内馅依照不同时节依序推出,替各个庆典增添了几许热闹与喜悦。  相似文献   

9.
“捣糨糊”,沪语俚语,涵盖颇广,不同场合、不同语境其意思都可能不同,通行意思大致是指办事不认真、不积极、不主动,喜欢左右逢源、前推后挡、上“忽”下“悠”。现在对一个人为人处事有意见,比如认为此人很圆滑时,往往就用此语一代了之,言者轻轻松松,听者点头意会,“哦,这样啊!”  相似文献   

10.
车秀文 《人大建设》2001,(12):18-18
大凡涉及案子,就会有人出来说情,说情风就会从不同渠道、不同方位吹来。往往是“案子一进门,就有说情人”。说情者属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嘴脸,且“说技”庞杂,各有千秋,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1.
郑功成 《中国人大》2011,(21):35-35
劳务派遣被滥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就是“同工不同酬”、“同制不同权”,这跟过去人身损害赔偿中“同命不同价”一样,这三个“不同”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则和社会公正是一个很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执政党,可以说是西方政党理论与制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和基本内容。中文中的“执政党”源于英文“governmental party”或“the party in government”。但是,这个概念在西方不同的国家政体之下有不同的内涵。在典型的“分权制”或日“总统制”国家,如美国,人们并不经常使用“执政党”这个概念。即使使用,其含义也与“熔权制”或日“内阁制”国家的用法相去甚远。只有在像英国这样的奉行“熔权制”的国家,人们才普遍使用这个概念或提法。  相似文献   

13.
“官腔”趣谈吉月木自古以来,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们都自然遵守着不同的言行规则,当官的自然也不例外,除了要练就一副端庄的官相,更得练就一套“官腔”。细细品评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官腔”,倒是饶有趣味──“嗯、啊、这个、那个……”虽然并非官员的专利,但由于...  相似文献   

14.
论“吃亏”     
所谓“吃亏”,就其一般含义而言,是指个人利益的损缺,即个人利益的直接损失或应得而未得。“吃亏”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人唯恐避之而不及,有人却心甘情愿一再“吃亏”而毫不后悔。面对“吃亏”,为什么人们的态度竟然会有如此鲜明的差异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吃亏”的价值有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识人用人既是组织部长一项基本的工作职责,更是一种领导艺术.实际工作中,组织部长经常与之打交道和接触的大多是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干部.那么“身在此山中”,怎样做到“小畏浮云遮望眼”,终识“庐山真面目”.从而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四个要看”。  相似文献   

16.
《求索》2014,(12):163-166
“野鹤之诗”即“一野鹤之人、之史也”,其诗歌具有鲜明的“诗史”特点。正是基于丁耀亢诗歌的这一特点,我们通过对他创作于不同时期的牡丹诗的解读,就可以了解其在不同年龄、不同际遇下的人生感悟及其一生的心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和”文化:和谐、和睦、和善、和解、和为贵、和气生财、和平发展。“和”的产生是因为有“不同”。不同的人群,彼此该怎样相处,是竞争、斗争、你死我活,还是和平共处、和衷共济?中国传统选择了和:“君子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8.
王晨  尤朝晖 《群众》2011,(10):93-94
在城市文化竞争力角逐中,不同地区依据其区位资源禀赋,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园区集聚模式。诸如“曲江模式”、“深圳华侨城”、“云南丽江模式”、“北京798模式”和“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模式”等。其中,“曲江模式”以独特的“文化+旅游+城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使得古都西安在城市文化空间、基础设施、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发展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道德发展状况整体上呈现着道德“知”、“情”、“意”阶梯下降的趋势。不少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上还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对某些道德规范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道德行为的内驱力、意志力不够,对不同的道德规范大学生的道德“知”、“情”、“意”发展水平不同,进一步验证大学生在道德发展中出现的“知行分离”倾向,为今后改善大学生德育教育方式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学习”,是一个老生常谈却又常谈常新的话题。 从古至今,从中到西,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到“学习型政党”,“学习”对于个人、对于社会、对挚组织的重要性,被人们以不同的形式诠释、演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