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金芳 《奋斗》2008,(2):5-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的高度负责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省重点国有林区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用新的思路谋划森工林区发展,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切实肩负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l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林川林场产业发展道路的问题,是我这个党支部书记兼场长必须回答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3.
王秀国 《奋斗》2009,(5):32-33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赋予了林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事关林区发展命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发挥优势,建设生态漠河,是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刘世佳  贾诚先  周岩 《奋斗》2001,(10):24-26
最近国家已经决定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启治区东北三省一区的国有林区实施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这是对近年来我省国有林业发展道路的充分肯定,是清河林业局广大干部职工对国有林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因为是他们最早进行了这项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市林业改革后,森林资源的功效明显恢复和提升。继续推进林业改革面临诸多困境,需从重视林区发展、创新经营体制、解决遗留问题、发展替代产业、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李兴顺 《支部生活》2008,(11):27-28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林业活力、加快林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开发的客观需要,是缓解林区矛盾、有效持久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策。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德宏州的林改工作2006年主要在潞西市开展试点;从2007年开始在全州全面推开。截至今年8月初.全州集体林确权率34.25%,发证率26.96%,纠纷调处率68.19%。为确保在年底前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德宏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抓落实。  相似文献   

7.
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并不是各产业与行业中的落后者,但林区经济却是较为困难的一个。“两危”问题虽早已提出,但方子好开药难抓,问题并没有实质解决。林业经济困难并不是近期内形成的,而是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是积累式推进的必然结果,林区经济危困不仅是资源危机的滞后效应,也是能量释放后的病态表现。一、改革的过程及成效林区的改革虽然举步维艰,林区党和人民却付出了应有努力。伊春林区在思索中前进,先后提出‘“主体挺进,两翼齐飞”、“一下四上一活”、“综合立体开发”、“两改、两开、两调、两带”、“改制分流抓龙头,调…  相似文献   

8.
高环 《奋斗》2014,(1):31-32
正"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矿产资源开发一点、保护一面、带动全局",是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为林区可持续发展做出的科学定位。两年多来,伊春市恪守"两个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林下经济、园区经济和绿色矿业经济"三篇文章"同步做,努力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保护,推动林区逐步走上了一条生态功能日益彰显、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的绿色崛起之路。做活"林下经济"文章重新审视林业经济。林业经济是林区生产建设活动和林业再生产各环节经济关系的总称。包括培  相似文献   

9.
邵东林业     
《湘潮》2007,(1S):F0002-F0002
邵东县地处湘中腹地,为邵阳市之东大门,属一般林区县,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0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38.6%,其中有林地面积80万亩,占林地面积的77.7%,森林覆盖率为30%,活立木蓄积为245万立方米,年林业总产值达6.9亿元。  相似文献   

10.
汉中市是陕西省林业大市和重点林区。十一五时期,汉中各级林业部门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建设,加强资源保护,加快产业发展,深化林权改革,全市林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汉中林业步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互促互赢的发展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岳君 《奋斗》2005,(2):33-3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林业工作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明确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重组.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推动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爱文 《奋斗》2012,(2):26-27
党中央、国务院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相继做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伊春作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国有林区和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正在经历着推进第三次创业、加快转型跨越的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实现社会与经济同步转型,是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曹爱平 《学习月刊》2013,(2):104-104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持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综合,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林业职工群体作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自然地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林业系统各级工会作为我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广大林业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林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孙森 《奋斗》2009,(1):18-19
近年来,大兴安岭松岭区(林业局)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始终不渝地坚持构筑生态林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实现全区(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6)
正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省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伊春市。总书记亲切的话语,让林业干部职工为之振奋。这一切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对我省林业和林区职工生活的关怀,是我省林区转型发展和林区经济全面振兴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是指导我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和要求,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地审视、  相似文献   

16.
近日,我们访问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省林业厅省林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后调任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涛。他是我省林业的老前辈,对我省林业改革开放历程很熟悉,我们请他谈谈我省林业改革开放的一些情况。杨老说,我就自己熟悉的情况谈一谈。我对林业改革的研究探索主要有四个方面或者说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马尚英 《党的建设》2007,(11):61-61
省林业厅作为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要求,围绕全省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努力构建全省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董必武在担任国家副主席期间,非常关心和重视林业发展,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记述董必武抓植树造林的几件事,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在促进林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刘玉全  陈金生 《实践》2011,(4):33-33
李绍鹏,1986年从内蒙古林学院毕业后,就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工作。几十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令他魂牵梦绕的林业事业。  相似文献   

20.
王爱文 《奋斗》2012,(8):42-44
伊春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是一个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也是共和国森林工业的摇篮。开发建设60多年来,伊春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因长期超负荷承担国家木材生产任务,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伊春林区又经历了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和全面停止森林主伐两次大的“阵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