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拉动GDP增长的三大马力(投资、消费、净出口)中,投资有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称,近年来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年初政府预计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在去年基础上增长10%左右,而上半年的统计数字已达21.5%。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更高,刚刚公布的统计显示,1~8月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2.
<正>一、最终消费名义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消费率有所提升"十二五"头三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改善民生的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消费增长呈现稳步上升的势头。数据表明,我国在"八五"、"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最终消费增速均低于GDP和投资增长速度,"十二五"以来在增长方式转变和收入分配调整的作用下,我国投资快、消费慢的不合理增长格局出现改善迹象。"十二五"以来,消费率开始止跌回升,消费率有所提高,"十二五"头三年消费率平均为  相似文献   

3.
“三驾马车”各自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拉动能力和实际效果,支出法对其难以准确核算。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分析2002年以来国内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这三大需求因素对中国不同时期GDP形成的拉动、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效果与特征,可厘清“三驾马车”对入世以来中国经济的实际贡献。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内需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国内最终消费,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的实际贡献在2008年以来稳步增强、保持领先,而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扩大内需仍是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消费对服务业、投资对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强大拉动力,需要注重在扩大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发力,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稳定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让消费"马车"跑得更稳更快、更好发挥基础性作用尤为重要。这些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2014年,全年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初步显现。但就我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这一点近两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当前,总量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努力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一、走内需主导型增长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9.3204万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446亿美元(其中最主要是民间消费增长了3158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其中3.57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来自民间消费)。显然,美…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个条件,高投资触底从需求角度来看,以往的高增长主要依托于高投资,消费总体上是稳定的,净出口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则是一个较小且不稳定的量。在过去较长一个时期,高投资主要是由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构成,这三项可以解释85%左右的投资变动,而制造业投资又直接依赖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高投资触底,我有一个通俗说法,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房地产、出口这三只"靴子"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20多年的高增长,近三年,平均涨幅更是高达1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需求的增长。而过度投资给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又埋下了严重的隐患。要使我国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当期必须走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的拉动经济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必须协调发展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我国近年来消费的下降,尤其是农村消费的下降,却对GDP的增长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主要是靠投资和出口的增长,这种依赖性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将必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在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消费率增长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率的增长是当务之急,唯其如此,才能保障我国经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受过多的影响,保持强劲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形象地将投资、消费、净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具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波动幅度很小,而净出口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一般远小于投资和消费。因此,投资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和调控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黄蕙 《瞭望》2003,(17)
针对一季度9.9%的GDP增速,不少 专家认为我国经济可能从此进入新 一轮增长周期。与上一轮经济增长倚重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不同,本轮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是大力提升城乡消费需求。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这样一句话:“首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在目前情沉下,运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归  相似文献   

11.
次贷风波通过恶化消费现金流、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给美国消费带来了负面影响,短期内美国消费增速放缓,但长期内美国消费并不会大幅萎靡。 美国经济在长期内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消费并没有出现长期萎靡的趋势,而具有易变性的投资放缓很可能是造成短期GDP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影响力相对较小且本身波动较大的净出口则不可能对美国长期经济增长造成较大打击。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9%左右2011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发展,GDP增长9%左右。从三大需求来看,消费有望继续稳定增长,考虑到价格上涨因素,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可能比2010年略有回落。2010年以来,外贸偏快增长的势头超出预期,2011年出口增速可能比2010年适当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尽管上一轮基建投资的高峰期正在过去,但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20%左右的增速。  相似文献   

13.
消费需求导向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探讨○王裕国80年代以来的改革和发展实践已经表明,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的市场需求,长期受制于投资需求的居民消费需求,其总量增长和结构进步,逐步地演变成为主宰市场供求态势,决定投资增...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依赖高投入来实现高产出、依赖投资与出口需求来拉动产值增长、环境严重污染三大问题,同时还面临"刘易斯拐点"和"中等收入陷阱"两大挑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可能逐渐地实现转变。我国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未来我国仍然有可能凭低成本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我国经济仍然有可能以平均超过6%的速度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3,(Z1)
根据国外经验,消费占GDP的比重达50%以上才能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一些发达国家始终将扩大内需作为拉大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这里以美国为例,看扩大内需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内需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1/3。美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90年代曾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连续经济增长。尤其是90年代后期,连年保持4%以上的增长率。在多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4,(6):46-46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看,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以后,产业结构必然会面临重大调整。否则,经济运行将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投资带动需求增长的势头会继续存在。但消费对需求增长的带动效应会进一步减弱,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来讲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始终是我国推动GDP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启动居民消费和投资需求,使其达到适当的水平,是确保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关键。从对商品的采购来看,保证GDP均衡稳定增长依赖于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三个方面的需求支撑。从政府看,可用于购买的收入有限,因而出现赤字财政。但由于借债是有限度的,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靠政府这一块来启动经济难有大的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这两年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今年7、8月份出口形势虽然开始好转,…  相似文献   

18.
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这个转变强调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开拓国内市场、扩大发展空间的战略举措。建立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9年保持接近10%的高速增长,既有总量扩张的作用,更有结构调整的贡献。80年代初期轻工业的优先发展,80年代中期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现代耐用消费品工业兴起,以及90年代初期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都是适应消费需求结构而出现的产业结构大变动,致使经济增长从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向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转变过程中都保持了较快的速度。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支持力度不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资结构不合理。不少项目是盲目建设、重复建设,造成供给能力过剩,如彩色电视机、VCD等。而对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高科技产品、基础设施等都存在着投资不足,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地区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正>"消费疲软"的背后机制"消费疲软"是一个相对概念,指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过去十年我国消费年均增长超过8%,远超过许多国家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消费市场是全世界最为强劲的市场之一。之所以说我国消费疲软,是因为GDP增长速度更快,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GDP之比越来越高,但事实上消费支出、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比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所以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