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体育旅游是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体育旅游业可以充实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云南有着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并与神奇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良好的配置状况,具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与比较优势。因此,应对云南体育旅游业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类型与发展对策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旅游乱象一再频发,近两年来云南旅游业遭遇困局。对此,云南从省级层面大力打击旅游产业中存在的乱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涉及人员、产业太多,要净化云南旅游业环境,依旧任重道远。"好不容易和同事换了半个月的假期,带着家人孩子到云南游玩,谁知道竟会如此不开心。"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班的张扬(化名)说,他们对  相似文献   

3.
王娅 《思想战线》2011,(Z1):68-6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旅游产业的日益多元化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升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时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日渐显露了出来,如何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云南旅游业新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恩平 《当代广西》2005,(20):49-51
旅游业是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作为云南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在前进的道路中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这是其发展的法宝。正如云南省原副省长、现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所说:“创新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只有创新,云南的旅游业才能保持对游人的长久吸引力。”文化旅游,正是云南适应旅游业变革所做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在世界上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已超过10%。我国旅游业经过20年来的大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有相当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其份额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云南旅游业发展尤为迅猛,已挤入全国旅游10强之列,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76%。云南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堪称“旅游王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会使云南旅游业蒸蒸日上,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正>国办发[2015]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旅游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一)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建立健全旅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强依赖性的产业,良好的旅游资源及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与环境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发展旅游业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和培育公民的素质,良好的旅游环境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为了使我区旅游业健康发展,促使旅游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应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一、广西旅游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70年代起,广西就开始注重旅游业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一个产业来培育,逐年加大软硬环境的投入和建设。经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南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环境,旅游软环境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旅游环境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仍未彻底根治,受到游客的尖锐批评。旅游业作为海南的龙头行业、窗口行业,在全国独具特色和影响力。因此,加强海南旅游软环境建设,健全海南的旅游市场管理,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对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快云南旅游商品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一直是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全省旅游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效应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提高认识,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云南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尽快改革云南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滞后的状况,把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培育成云南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  一、充分认识加快云南旅游商品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旅游业是个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  相似文献   

10.
饶远  张云钢 《思想战线》2003,29(1):33-36
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体育旅游可以充实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云南有着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这种资源与神奇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的良好配置 ,具有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业的条件与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文化:新世纪云南旅游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祥和 《思想战线》2000,26(5):93-96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本土化程度强、品位高等特点,是一种极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经过不断建设,云南已建成一批佛教文化旅游景点,不少地区也把佛教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外以宗教文化为主线的旅游很有特色,一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要使佛教文化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亮点,就要解放思想,加强研究,推出精品路线,发掘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王筱春 《思想战线》2002,28(4):49-52
云南旅游业走过了一段持续发展的历程 ,并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这是许多影响因子促成的 ,既有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又有资源条件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战略决策 ,使之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分析 ,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许多环节中也还潜伏着问题和隐患。居安思危 ,冷静地审视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采取正确解决和应对的措施 ,才能确保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旅游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保护和展示的窗口,加强了保护资金的力度,培养了群众基础的同时,如果开发不当,其商业性质又可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扭曲变形。少数民族歌舞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的特殊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本文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指出在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政府应通过加强立法工作、理顺部门关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育,与旅游业相结合、积极推进产业化等行政管理措施,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清代云南铜矿开发的制度演化及"官治铜政"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征平 《思想战线》2003,29(5):104-108
清代云南铜矿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听民开采"向"官治铜政"制度转变及"放本收铜"经营方式的确立过程。其制度方式的转变,主要是为了适应铜矿开发中对流动资金的客观需求,该制度的确立对云南铜矿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云南、贵州、海南的实践经历,认为新时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成效显著,开发模式不断增加,旅游精品不断涌现,旅游开发管理与促销成绩突出,但开发中也呈现出浅层次开发、歪曲性开发、重复性开发、过度性开发、片面性开发与隔离式开发等问题。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学者、企业与民族群众要密切协作,增强文化遗产的长远保护意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游,不断完善旅游开发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把握财政经济发展关系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元  张敏 《思想战线》2002,28(5):28-31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作为财政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最终来源 ,对财政分配过程和财政收入本身具有决定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云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财政总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上保持了协调 ,但人均GDP、地方财政一般计算收入总量在全国的排位不高 ,所以发展经济 ,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仍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云南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及开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明义 《思想战线》2003,29(2):37-41
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与不可运输性,决定了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的重要性。云南开拓海外客源市场的主要对策措施是:突出云南旅游特色,塑造鲜明旅游形象;调整旅游客源结构,吸引高素质游客;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旅游市场开拓机制;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培养旅游营销人才;努力提升开拓海外客源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鸦片经济是近代云南社会经济商品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曾对云南地方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清朝道光年间 ,云南开始种植鸦片 ,且种植面广。到唐继尧和龙云统治云南时期 ,鸦片一度成为云南的重要财政支柱之一 ,无论是地方权贵还是商家行号都明里暗里争相逐利 ,从事鸦片生意 ,商业投机活动十分猖獗 ,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地区经济遭到重大损失。同时种植鸦片致使云南农村经济日益衰败 ,首先是使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 ,其次是因吸食鸦片人口众多 ,致使农村劳动力人口锐减。因此 ,鸦片问题自始至终是近代云南社会经济中的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课题组 《思想战线》2001,27(4):89-92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佛教最初传入云南的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接受了佛教的影响,同时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使之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特点不仅反映为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还表现为文化的一体性,这折射出云南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揭示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章秉纯 《思想战线》2001,27(4):97-99
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在分布上呈现的连片、带状的地域特点,在层次上体现的历史纵深度与多样性,在形式上表现的鲜明地方民族性,在商业开发上蕴藏的巨大扩张性.开发和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对于推动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必须走开发性的道路,并且创造必要的宏观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