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树华 《公安学刊》2000,12(3):15-19
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界定的有两个方面问题 ,即青少年犯罪中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中“犯罪”范围的界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是社会学或犯罪学用语。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青少年所实施的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上限为18岁 ,下限为6岁开始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权益侵害与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少年犯罪是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案立案的比例一度上升,约为70%以上,未成年人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这一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重新解读未成年人犯罪的“基因”,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若干法律界定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江  李锡海 《求索》2010,(3):130-132
在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被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法律条文以及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与该领域的法律专家、同仁商榷,并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陈强 《人民公安》2005,(18):14-19
以前在人们的印象里,青少年犯罪只是小偷小摸、打架耍流氓的水平。但20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后,人们发现青少年犯罪的恶性程度已经触目惊心了。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青少年犯罪变得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引人注目。而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多元化思潮的影响和互联网世界的急速变化,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与问题也居高不下。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早期预防与社会控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且呈上升趋势。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念界定“违法”与“犯罪”在我国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未成年人违法”与“未成年人犯罪”是有严格的区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所谓未成年人违法,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相似文献   

7.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家庭结构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它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的犯罪人群中,25 岁以下的罪犯已占犯罪总人数的80%,“救救孩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增长如此之快?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来到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辽宁省…  相似文献   

8.
于伯军 《天津人大》2010,(11):40-41
宁河县人民法院刑二庭是专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审判庭,该庭把“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青少年维权工作的永恒价值追求。多年来,刑二庭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认真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前不久,刑二庭被评为2009年度天津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相似文献   

9.
世界已将“未成年人犯罪”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近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为此,致公党北京市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到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向100名少年犯发放了调查问卷(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现关押少年犯370人),查阅和调研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性问题。因此,预防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整个社会秩序和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对整个社会而言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外来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广州等南方沿海城市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预防外来青少年犯罪是不能忽视的。本文以外来青少年中的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外来未成年人与本地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特点,揭示其犯罪原因的特殊性,并从社会控制和社会保障两方面提出预防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此类案件数量的激增、性质的恶劣,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出台未成年人保护法,各地方也出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来加强普法教育。但目前,工作重点大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状况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形成了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和道德水准的多层次化,使未成年人在成长中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由于青少年身心发育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使他们极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错误、消极的影响,形成犯罪心理,进而可能实施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决定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和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有四方面主要特点。(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语言交流(包括书面用语)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青少年”与“未成年人”这两个概念。但由于缺乏对这两个概念的严格界定和准确把握,常常出现把两者当成一个概念加以使用的情况。如把“青少年”等同于“未成年人”,把“青少年犯罪”看作是“未成年人犯罪”等等。这种把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等同起来的做法,在逻辑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因而,准确界定和科学区分这两个概念就显得尤为必要。一、“青少年”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未成年人”是一个法律术语青少年一词,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概念。严格上讲,它…  相似文献   

16.
日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评比在京揭榜,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华中路派出所享此殊荣。心系“岗哨”任重如山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被许多教育专家誉为是特殊的“岗哨”。近年来,安庆市公安局华中路派出所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把提高广大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当成一件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该所在分别获得市级和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单位后,今年又跻身全国先进。所里经常组织民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在我家附近有一电子游戏厅 ,经常见到一些小学生出出入入 ,甚至有的学生在上课时也逃学玩电子游戏。请问 :像这些有害青少年健康的场所是否应当禁止青少年进入 ?刘沐刘沐读者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3条规定 :“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 ,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里的“等” ,我们理解应当包括营业性电子游戏厅。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明确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的行为规定为不良行为。该法第33条明确规定 :“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除国家法定节假…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牵动千家万户,关系国家的明天。本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程序规范,讲究科学,敢于创新,预防为重,做了大量有利于社会稳定,家庭安宁,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工作。”这是市和区县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部分人大代表在市检察院日前召开的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座谈会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结束语     
青少年犯罪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如何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来成年人的违法和犯罪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如。读学校教育,我国的100多所工读学校教育成功率达85%-95%;“社会帮教制度”、“少年法庭”的设立,均“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的青少年。在国外,对识别、预防、干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英、美在警察部门中就设立了“少年部”和“少年管理处(科)”等机构,并建立了相关的庇护所和教养院。英国警察对少年犯采取四种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犯罪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但在我国现行的有关犯罪的法律条文中还没有出现“青少年犯罪”这一称谓。故此,很有必要从法理上对“青少年犯罪”进行界定,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期对其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