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迟爱萍毛泽东是举世闻名的战略家,其国际战略思想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本文拟将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依照历史发展顺序试析三个阶段国际战略的确立、演变、基本内容和得失。一、联苏抗美的"一边倒"的国际...  相似文献   

2.
地缘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当时世界地缘形势的分析,毛泽东提出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和中国特点的地缘战略思想: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其地缘战略思想基本上继承了毛泽东的思想,并在其一系列成功的理论中合理地协调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维护世界和平等基本原则,构成了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中国实力的正确估量,体现了毛泽东国家安全利益至上的国家利益观。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于1946年8月首次提出的"中间地带"理论是他战后形成的国际战略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五、六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他的"中间地带"理论.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中间地带"理论的发展轨迹,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毛泽东晚年的国际战略思想以及新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一位具有非凡洞察力和宏伟气魄的伟大战略家和思想家。他高瞻远瞩,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驾驭全局,把握历史机遇,调整战略策略方针,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掌握有利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战略格局和趋向。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对国际战略格局的正确观察与判断,以及由此产生的科学的国际战略思想。一早在抗日战争中后期,毛泽东即已萌发关于国际战略思想的若干片断。这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初步形成,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1939年9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很明显的,应该是抗日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实施过程中正确经 验和成果加以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也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在实施过程中失误和教训加以纠正与借鉴的结果。邓 小平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继承和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原 则;主张以和平共处的原则推动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积极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 放;提出"一国两制"这一解决国际争端的伟大构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无论是从实践看还是从理论看,其国际 战略思想都既表现为历史上的继承,又表现为逻辑中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就对中国的国际战略而言, 可以这样说,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  相似文献   

7.
论江泽民战略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做出的正确的选择。”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战略思想体系。江泽民战略思想与毛泽东战略思想、邓小平战略思想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和毛泽东战略思想和邓小平战略思想一脉相承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与时俱进的发展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世界上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他改变了中国对国际战略形势的看法,打开了古老的“中央之国”的大门,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他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战略,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思想理论,成为新时期我国制定国际战略的根本指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之时,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纵观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根据革命与建设的需要,创立了以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战略大师,他们善于根据世界格局及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及时把握住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和重组,再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及时提出中国外交工作有利指导的国际战略思想。考察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可以看到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即他们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及促进世界和平,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并由此对我国的国际战略进行不断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因此,深入研究他们国际战略思想的演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一边倒”的结盟关系1949…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林蕴晖,张玉良在中华民族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斗争中,在维护新中国的安全和主权的斗争中,在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斗争中,有两位被世界公认为国际战略大师的伟大人物,这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毛...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战略领域,义与利的争论是一个永久话题。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义与利的辩证统一,维护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的最高原则,同时不遗余力地维护国际道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毛泽东国际战略调整过程的研究,认为在这一时期,在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中,第三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有明显的变化。第三世界逐渐成为中国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中抗衡美苏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第三世界的认识影响了毛泽东对于世界形势的判断,以及他的国际战略的调整,从而酝酿了70年代初中国国际战略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外交家,是新中国外交方针的主要奠基者.他根据国内外格局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保障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是毛泽东国际战略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事务的发展,不能离开对毛泽东和周恩来国际战略思想的研究,而且不能将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人分开,因为这两个伟人的国际战略思想始终指导和影响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事务的发展。在这两个伟人毕生的共同事业中,外交事务是他们合作得最紧密的一个领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国际战略思想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特点。本文是对毛泽东和周恩来早期国际战略思想的探讨,试图说明这两个伟人后来在外交领域密切配合的思想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5.
王玉玲 《世纪桥》2001,(6):25-28
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是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外交与国际战略总体框架,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和全部部署。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三代领导集体的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党的国际战略思想的特点,以及党的国际战略思想对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国际和平思想是在毛泽东国际和平思想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一、坚持和平外交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执行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7.
刘世义  黎明  王鑫 《世纪桥》2010,(17):17-18
关于时代问题的思想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国家领导人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中国制定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时代观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中国国家战略的发展脉络,对实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了新的以“韬光养晦”为特征的国际斗争方式。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来源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其基本逻辑依据是以矛盾论为哲学基础的“敌、我、友”的力量划分,其直接的思想来源是中国革命和国内斗争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国际问题的认识主要是围绕中国革命与美苏矛盾的关系展开的.从"中立美国"到"中间地带"论,再向苏联"一边倒",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演变过程.这一时间,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已臻于成熟,意识形态对确定外交战略的作用已明显弱化,并善于运用平衡制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