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远 《求实》2009,(Z2)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同延安100多位文艺家座谈时发表了重大而有深远影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篇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光辉文献.它所揭示的文艺创作规律对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它内容丰富,尤其是<讲话>中蕴含的人民性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相似文献   

2.
谭博 《奋斗》2014,(1):29-30
正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十分重视文艺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他就对革命文艺进行了很多重要的理论概括。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定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里程碑。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下简称"双百"方针),解决了社会主义文艺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又一个里程碑。一、"双百"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伟大创造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前线》2007,(10)
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半个世纪以来,"双百"方针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它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基本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入贯彻"双百"方针,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双百"方针,系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它是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提出,后经中共中央确定为新中国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但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这一方针的实施也经历了曲折。"文革"结束后,1978年5月,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为标志,"双百"方针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以下简称“双百”方针),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的转折关头,为适应科学、文化迅速发展的迫切需要而提出的,有着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苏为鉴”,艰辛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成果之一。然而,“双百”方针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多有起伏曲折,呈现出一个很大的“之”字形。因此,回顾研究“双百”方针的历史命运,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于我们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实施这一方针,推进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确立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与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柱 《党的文献》2003,2(1):55-6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一个完整的方针,是在1956年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形成的.它是新中国的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它不仅为科学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途径,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百"方针反对了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和文化专制主义,正确处理了政治与学术、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和方法,是党在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实行民主的正确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是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为出发点的,它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充分重视并注意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双百"方针也是"民主治国"的一项基本方针,这就是要放手让大家讲意见的"放"的方针.把"双百"方针作为治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创造.  相似文献   

7.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10):24-28
思想理论建设是关系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共产党要领导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自身必须用关于无产阶级运动的科学的、革命的理论武装起来.这个科学的、革命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重视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当前,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迫切任务.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必须把正面教育与批判错误思潮结合起来.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同贯彻"双百"方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1956年,在毛泽东的倡导之下,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在文化科学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次年,便发生了扩大化的反右派运动。为了科学地认识这段历史,本文对毛泽东关于“双百”的思想及其变化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指出,毛泽东“双百”思想的形成,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一次思想解放的产物,反映了中共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尝试。但由于毛泽东思想深处的固有矛盾和在认识上的某些限制,加上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变化,“双百”方针结果却在1957年夏季演变成了政治斗争的方针,其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刻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同文化教育界人士座谈《正处》讲话 ,是毛泽东对他几个月来形成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的比较系统的阐发。但他并不认为问题已经解决。在他的建议下 ,1 957年 3月 6日至 1 3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宣传工作会议 ,而且破例地邀请党外人士参加。会议邀请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党外人士约 1 60多人 ,占了全部与会者的五分之一。会议的主要议题 ,是传达贯彻毛泽东的《正处》讲话 ,研究思想动向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认真贯彻“双百”方针。会议首先听了《正处》讲话录音 ,然后分组讨论。毛泽东没有马上发表讲话 ,而是利用会…  相似文献   

10.
岳奎 《党史博采》2006,1(5):20-2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并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思想.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来源于他早期的生活、劳动和学习调查的经历,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外来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了解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孜孜追求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人民的权利实现,为此他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形成了关于中国权利建构思想.本文重点探讨了毛泽东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后关于中国权利建构思想,同时对他晚年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权利建构思想也进行了分析.毛泽东的权利建构思想以及晚年对此的失误,对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是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指引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光辉典范.学习<讲话>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条基本线索,全面准确地掌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毛泽东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主张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辩证的利用西方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毛泽东有关西方文化的思想对我国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尽管有着现实政治的考虑,但不只是一种政治策略,同时也是毛泽东探索新中国文化建设道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双百”方针既是毛泽东“以苏为鉴”,对新中国文化实践总结和反思的制度成果,也是毛泽东对文化问题在理论认识上的深化.它在理论探索上取得的成果主要有:一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方向论的重要发展和补充;二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文化问题上的系统运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贵州》2012,(16):63
这句话是1956年4月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简称“双百”方针。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1956年4月毛泽东在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的同时,提出要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大学青年学者胡芳副教授的新著《东方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境遇》(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296千字),系贵州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东方文化建设思想研究"的结项成果,并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2014年《高校德育成果文库》。这部著作较为完整准确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东方文化建设理论,并通过纵向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思想,揭  相似文献   

18.
苏伟 《探索》2003,(6):4-8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形成了一个体系,其中颇具特色的,就是"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并举的建国战略"思想、"速度与规模并举的经济发展赶超战略"思想和"以农轻重为序、工农业同时并举的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思想.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将对立统一学说应用于经济建设,非常强调"并举"即"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历史地看,上述战略思想是正确的,指导实践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处在探索过程中,因此,在实施这些战略时,有时出现了战术性错误,有的还发展成为全局性的错误.然而,从总体上讲,上述战略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着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并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思想。毛泽东的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来源于他早期的生活、劳动和学习调查的经历,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外来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了解毛泽东农村现代化建设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1957年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具有重大的探索精神和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但在实践中却形成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是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需一段时期"继续过渡"。毛泽东《正处》讲话的初衷更多地是为解决"继续过渡"任务而统一思想,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扫清障碍。这一判断导致他对经济建设的不够重视和对什么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动摇和迟疑。这使得《正处》所阐述的科学理论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