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王怀德 《党政论坛》2010,(22):41-41
1954年7月22日下午,彭德怀的军事秘书接到《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的电话,说有篇《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送彭总审稿。军事秘书听后生疑,心想这应该送中央宣传部陆定一或胡乔木去审,怎么找彭总审呢?随即报告彭总,彭总说送来吧。  相似文献   

2.
我在彭德怀同志领导下工作,前后有30多年,与他接触很多,许多往事留在记忆里。我今年已80岁了,现在以缅怀和敬仰之情写了这篇回忆文章。在人们的印象中,彭总似乎是个粗犷的人,喜爱的是横刀立马、驰骋沙场,是位地道的武将,其实,他同时是一位孜孜不倦、酷爱学习的革命家、军事家。在戎马倥偬的年月,彭总总是手不释卷。1930年湘鄂赣特委派我到三军团工作。在平江县长寿街我见到彭总,战斗那样紧张,  相似文献   

3.
学学彭总的“三忧”精神程良方1月30日《望》周刊上有篇文章,题为《彭德怀直闯毛泽东卧室》,很有启示力。1951年2月21日下午1时左右,从朝鲜前线飞到毛主席住所的彭总,不顾拦阻推门而进,立即将午睡中的毛泽东唤醒。彭总是为报“胜中之忧”、“得中之忧”紧...  相似文献   

4.
彭德怀同志在任国防部长的时候,有一次到东海前哨一个炮兵阵地视察工作。开始他发现阵地负责同志对敌方情况掌握不准,后来又发现弹药库竟然修在阵地前沿,结构也不符合战备要求时,他发火说:"你这个团长,撤职!送军法处!"当晚,彭总在这个团吃晚饭,发现团长没到,就叫人把他请来。彭总拉他坐在自己身边,说:"我今天又说错了话,向你道个歉吧!不该说要把你撤掉,送军法处,其余的都对!当然,你认为不对的,可  相似文献   

5.
1959年8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至此,历时一个半月的庐山会议宣告结束。国防部长彭德怀被罢官了。跟随彭大将军多年的王参谋心里一阵难受,不敢再看老首长,也不知说些怎样安慰的话,他茫然、惊慌地望着映着阳光的惨白的墙。彭德怀嘴角痛苦地颤动,极力平静地说:“决议是通过了,板上钉钉了,说我是反党集团也好,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也好,都没有什么关系。老子宁可毁灭自己,也希望看到我们的国家找到一条好的路子。”沉默,都听得见对方的心跳声。电话铃响了,王参谋去接了。“彭总,江西接待委员会生活组来的  相似文献   

6.
晚报上连载丁隆炎同志撰写的《彭总在四川》,让人看了难忘之处颇多,比如彭德怀对他的老部下说过这么一段话:“作为领导,还是要多关心大家的生活……为什么有的部队在风沙露天里开饭?搭个草棚子饭堂不可以吗?为什么下工后一个个还泥糊拉渣的?搭一个木头澡堂不可以吗?作为干部,关心人才是头一份工作。我看 干部,历来把他是不是处处关心下属的苦乐安危作为头条标准。” 看了此文,我被彭老总的这个“头条标准”深深感动了。彭德怀用这个“头条标准”要求部下,也同样用这个“头条标准”要求自己。黄克诚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平时行军作战,他的战马总是让伤病员和年小体弱的同志骑。他经常关心  相似文献   

7.
彭德怀有丰富的民本思想。而这些民本思想的产生、发展与丰富有其特殊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本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民本思想是彭德怀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彭德怀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本问题的伟大实践是彭德怀民本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而彭德怀的家庭背景及他的人生经历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今年10月24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彭德怀百年诞辰。本刊特编发对彭钢同志的访谈,作为对彭德怀同志的永久纪念。在彭德怀同志百年诞辰前夕,记者在总政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彭钢同志。彭钢同志是彭德怀同志的亲侄女,一直在彭老总身边长...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展了“大三线”建设。彭德怀元帅曾任“大三线”建设第三副主任。他深入群众、作风严谨、实事求是,深得“三线建设”职工的爱戴。彭德怀在职工们的印象中,是十分随和、平易近人的,但是有一件事情除外,那一次彭德怀拒绝了和同志们合影的要求。彭德怀是有意和同志们保持距离,还是难以言明的另一种保护呢?至今,很多亲身经历过那件事情的“三线建设”人还不知道其中的内情。  相似文献   

10.
在三线建设的大战场里,有这样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小街,同样也吸引着彭德怀。彭德怀在特区指挥部同志的陪同下,驱车来到仁和镇。他夹在赶场的人群里,东瞧瞧西看看,不断地问着各种东西的价钱。  相似文献   

11.
报纸上有三则消息: 河南新乡有个叫于文学的人,“造反”起家,错误严重,至今不悔,还煽动正在服刑的造反派头子唐岐山翻案,最近被清除出党; 天津市水产局的领导班子,长期被“造反”起家的人掌权,对抗党的三中全会路线,最近已被改组; 吉林某工厂科研所副所长刘汉如,是一个在“文革”期间直接参与迫害彭德怀同志的造反派头头。他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5)
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由纠正"左"倾逆转为反对右倾,这对会中受到错误批判的彭德怀同志是一场悲剧,对当代我国建设事业更是一场悲剧。可以从庐山会议的背景、彭德怀同志政治悲剧产生的原因及必然性等方面展开思考并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13.
李兴濂 《各界》2014,(8):2-3
一身铮铮铁骨的彭大将军,对个人崇拜深恶痛绝,他曾经三次撕掉自己的画像:1949年9月,彭德怀率领部队解放了新疆。10月1日,乌鲁木齐数万人涌上街头庆祝解放,欢呼新中国成立。在沸腾的人流里,出现了领袖人物的画像,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还有彭德怀。人们高呼“万岁”,声势浩大。彭德怀应起义将领陶峙岳和包尔汉的邀请来到会场,看见人群中抬着自己的画像,彭德怀的两道浓眉拧了起来。他对身边的人说:“胜利了,要警惕,万岁的口号,首先应该还给人民。要知道,一个阿谀奉承的傻瓜带来的危害,将比100个敌人还要大。”这时,一排巨幅画像被群众抬着向主席台前迎面走过来。  相似文献   

14.
徐勤友  何建华 《学理论》2009,(25):23-24
彭德怀是中国共产党内独具性格的一员,其平生百战犹酣,心系人民群众。秉直豪爽,为民请命,是他品格世界与个性秉赋的真实写照。研究彭德怀人民群众观的成因及现代价值,读懂一颗"我为人民鼓与呼"的赤子之心。对我们今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起到了价值标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美援朝中的一段秘闻:彭德怀直闯毛泽东卧室张希在中朝两国军队对敌发动第三次战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彭德怀决定乘敌军欢度1951年新年元旦麻痹大意之际发起进攻,时间定为1950年12月31日17时。1950年12月31日晚,当世界人民欢庆新年来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被打倒,但黄涛认为应该坚持历史的真实性,《星火燎原》丛书中仍然保留了彭德怀的名字《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红色娘子军》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这些影片都改编自同一辑丛书——《星火燎原》。这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次第出版的丛书影响了几代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飞夺泸定桥》《朱德的扁担》等36篇作品被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0,(24):62-64
庐山会议(下) 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彭德怀的《意见书》是“导火索”,看来事情带有偶然性,其实不然。会议前期,大家思想并没有敞开,对形势的估计一直存在分歧,一些不同意见遭到压制。毛泽东原来估计,彭德怀的《意见书》印发后,会引起一些人的批评和反对,而实际情况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0,(22):62-64
庐山会议(上) 一次被推迟了的中央工作会议众所周知,庐山会议本来是要纠“左”,后来因为毛泽东严厉批判彭德怀的《意见书》,急剧转向了反右倾。杨尚昆当时对此也没有思想准备,但是在和我们谈庐山会议的第一阶段——中央工作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时候,他分析认为,即使没有彭德怀的《意见书》,庐山会议纠“左”的初衷也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9.
1959年7月2日召开到8月16日结束的庐山会议,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前期正确地纠左,转为会议后期及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反右倾,批判以彭德怀为首的彭、黄、张、周“反党集团”,铸成中共党史上一大冤案,使党的事业遭到重大损失,彭德怀的历史悲剧由此发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冤案已经平反昭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已对功过是非作出明确的历史结论。而这一重大党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党史界迄今尚无明确一致  相似文献   

20.
阎长贵  王大宾 《各界》2014,(11):11-15
“文革”初期,即1966年12月到1967年7、8、9月(或更长一些时间),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而后多次批斗,是“文革”中的一件大事。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有关彭德怀的著作和文章出版和发表不少,对这个问题也多有谈及,但仿佛还没完全说清楚,而且错讹不少——我们作为这个事件的主要当事人,尽量把它说得清楚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