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美国所推行的“一个中国”政策总体上维持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在美国的对华政策框架中,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外,美国国会还炮制了旨在阻碍两岸统一的“与台湾关系法”,这二者间的固有矛盾始终无法调和,一旦激化即易造成中美关系的紧张甚至局部倒退。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奥巴马政府更加重视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角色及中美关系,这将对其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执行已被美国政府奉行达30年的“一个中国”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美国对台政策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因执政者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特殊性。了解和把握美国政府特别是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特点,对于我们今天做好对台工作、搞好中美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对台政策从属于对华关系自1972年以来,美国对台政策一直从属于对华关系。根据中美关系的变化加以调整,围绕着对华政策的大框架展开。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美国政府为了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可以某种程度地搁置台湾问题。冷战结束之初,由于中国在美国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下降,中国被定位为某种“威胁”和“亚洲不稳…  相似文献   

3.
台海要论     
中国决不容忍“台独”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政府和人民致力于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国家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容忍“台独”。胡锦涛高度评价布什总统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2005年11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的谈话)发展中美关系有三点启示第一,中美关系有着广泛的世界意义。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已超越了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中…  相似文献   

4.
陶文钊 《台声》2011,(10):29-29
从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指导中美关系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都是台湾问题,“一个中国”政策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即使两国关系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但这一点并没有改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时,中国领导人再次明确重申了这一点。中国上述立场再清楚不过了。  相似文献   

5.
2008年底,奥巴马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中美关系实现了平稳过渡。2009年,美国经济受到重创,对中国依赖和借重增强,中美“同舟共济”共同抗击金融风暴。但2010年伊始,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贸易保护、谷歌退出等事件接踵而来,中美关系突然陷入低迷。2010年4月,胡锦涛赴华盛顿出席核安全峰会,中美元首举行会晤,接着中美在北京举行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关系出现了峰回路转。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美关系从“一路高歌”到“风云突变”,又“迅速回暖”,像过山车,如悬疑剧,一波三折,我们应该怎么看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呢?  相似文献   

6.
甫于7月初结束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中关两国人民的欢迎,也受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欢迎。虽然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等问题上仍有分歧,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重申执行一个中国政策,克林顿总统本人在上海表明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无疑对减少外国势力对属于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的干涉,对海峡两岸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有好处的,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的大思路、大战略“四个如何认识”和中国的国际战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国际战略、策略思想 进入新世纪, 人们都在谈论全 球战略问题,我只 略谈三点。 中美关系的 大思路、大战略 就我所知,近 几个月来,有多位 重要的美国人对 中美关系主要是台湾问题,谈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意见。一位资深的战略家、外交家对一位中国朋友说:“目前中美关系又到了一个相当严峻的时刻。希望双方有识之士一起努力,要想点办法,坐下来好好谈,谈些大战略,甚至可以签一个协议。”他还说:“让我们一起讨论在今年美国大选后,中美怎么一起来发展些大…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选之年,是中美关系的多事之秋,这似乎已经成为规律。2000年美国大选年刚刚过去两个多月,美国国内的各种政治势力竞相寻衅滋事,大大小小的反华事件接确而来,大有“山雨欲来”之势。在美国大选年里,中美关系将如何正常发展,成为中美两国人民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D国四日进”罚四z茬1月12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巴尔声称,一份刚解密的美国军方文件证明,“中国将在西半球具有战略价值的巴拿马运河取得一个据点”,对巴拿马运河构成威胁,‘香港和记黄埔公司在巴拿马运河的货柜航运设施,可能为西方非法出口科技或禁运品到中国…  相似文献   

9.
谭璐 《前沿》2009,(7):23-25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两国关系令人瞩目,从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次远航中国,中美便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交往。悠久的岁月里,中美关系历经风雨,大起大落,几经波折,内涵极其丰富。本文通过对1919—1949,1949—1972,1972—2009三个时期,中国和美国两大国重大事件的概述,展示了双方经过多年磨合、冲撞、从扶持、对抗走向和解、共同前进的脉络,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关系体现了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定位下的台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 《两岸关系》2006,(2):15-18
2005年9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在纽约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会员到责任:中国向何处去》的演讲,再次引起人们对美国如何定位当前中美关系和中国角色的关注。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美国对中美关系的定位也将会影响到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新定位的内涵佐立克在9月21日的演讲中提到了一个新的词汇,即“responsiblestakeholder”,一般将其翻译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人”,佐立克在讲话中七次重复了这个词。他表示,“我们应当敦促中国成为这种体系的负责任的利益相关人。中国有责任加强这个使它获得了成功的国际体系……我们希望强…  相似文献   

11.
2009年见证了中美关系的脉脉温情,而进入2010年,中美关系却流年不利,麻烦多多。1月份美国宣布对台售武,2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对台售武和会见达赖,两者涉及中国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主权问题,也刺激了中美关系的敏感神经。此外,此前中美之间接连不断的贸易纠纷,也让贸易由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变为两国关系的“摩擦点”。  相似文献   

12.
6月3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与上海市民座谈会上,就台湾问题公开重申美国政府的“三不支持”政策,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对此,台湾有关各方深感震惊,反应强烈。台湾当局在克林顿方华已经备感来自中美关系改善的强大压力,一直如坐针毡、焦虑不安,并且或明或暗地频频活动,加紧对美游说,要求美国不损害台湾的利益,特别要求美国不能与中国政府签署涉及台湾问题的“第四个公报”和联合声明,不改变对台军售政策,不以任何形式重申“三不支持”政…  相似文献   

13.
万征 《时事报告》2010,(8):50-5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势头良好。然而,自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中美关系从“一路高歌”到“风云突变”,又“迅速回暖”,像过山车,如悬疑剧,一波三折,悬念不断,不仅普通人看不明白,就是研究中美关系的专家,眼镜片也是碎了一地。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美外交是我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怎么看电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呢?  相似文献   

14.
袁小红 《求索》2007,(3):215-217
从1949年中国代表权产生开始,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历程前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等待尘埃落定”阶段、“暂缓讨论”阶段、“重要问题”阶段及“双重代表权”阶段。在这个艰难的历程中主要的阻力来自于美国,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最终在1971年重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首脑的成功互访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中美关系进人了一个新阶段。4月6日至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首脑互访之后中美关系的又一重大事件,对维护和推动近两年以来中美关系发展所出现的积极势头具有关键的意义。朱基总理此次访美是在中美关系再一次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进行的,按照朱总理本人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话说就是“在美国出现了一股反对中国的潮流”O这与去年6月克林顿成功访华后两国不少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所抱的乐观估计相比,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反差。那么,如…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06,(2):31-38
今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中国威胁论”几度起伏,其存在的背景是什么?美国为何如此关注中国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威胁论”该如何看待并沉着应对?认清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起我们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2,(4):3-3
台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妥善处理这一问题是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关键。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了工作访问。在江泽民主席与布什总统的会谈中,就台湾问题交换了意见。江泽民主席向布什总统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江泽民主席强调,在中美关系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极为重要,这是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基础。布什总统在会谈中重申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并表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布什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8.
俄乌冲突对美国各界的对台政策认知形成了重大冲击,对台政策辩论日益呈现“乌克兰化”的危险趋势,这为美国政府趁势推动对台政策的“乌克兰化”提供了某种契机。为了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台海危机,美国对台政策的新动向包括:加速迈向战略与战术双重清晰、更重视助台打造“非对称战力”与提升美台军事安全合作、持续深化与盟友伙伴国家的对台政策协调。美国将随着俄乌局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其对台政策,短期内势必对台海局势、中美关系以及亚太国际关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俄乌冲突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喧喧嚷嚷的美国大选落幕了,奥巴马即将进入第二任期。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奥巴马在同罗姆尼辩论时。称中国可能是“adversary”.也可能是“潜在的伙伴”。adversary这个词在词典里既可理解为“对手”,也可理解为“敌手”。  相似文献   

20.
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以明显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当选为美国第56届、第44任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当选,使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那么,被一些人士认为“缺乏政治经验”的奥巴马此次为何赢得如此轻松?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将会向何种方向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著名中美关系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