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更加凸显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是: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科技进步、创新管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和段琪 《求是》2012,(11):37-38
"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结构、转方式是在产业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在经济发展中创造新优势的根本保障,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重大举措。调整经济结构要以实体经济为重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长远。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巩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内涵。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地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4.
康存耀 《实践》2010,(11):30-31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关键因素,也是党和国家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赛罕区作为首府呼和浩特市最大的城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弯道超车”,实现经济发展的新一轮跨越,刻不容缓的任务就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后,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正式提出后,党中央提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党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得到深化和发展。十七大着眼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眼于抓紧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思想,并进一步明确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党中央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更加深了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提出必须抓住重点,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使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淮》2010,(12)
<正>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这既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战略决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顺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学习月刊》2010,(22):64-65
近年来.仙桃市经济发展坚持扩总量与调结构相结合,提速度与增效益相结合,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科学发展.全市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经济指标在危机之年实现逆势飘红。  相似文献   

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地处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的重庆市涪陵区面临着加快转变与加快发展的双重任务。在"后危机时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时期核心竞争力、抢占长远发展制高点的主战场。涪陵应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机遇期,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点,加快实现经济转型与跨越发展互动。  相似文献   

9.
张聚昌 《奋斗》2010,(12):18-18
<正>我国已进入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今年2月3日—7日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凸显了我们经济发展方式之弊端。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以近10%的速度飞翔  相似文献   

10.
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内蒙古这样一个处于高速增长的欠发达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实现自治区经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努力转变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工业带动、资源驱动的发展方式,全方位调整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动力结构和要素结构,着力制度创新,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涉及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转方式、调结构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应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需要,是顺应国内区域发展新趋向的现实选择,是抓住用好重大机遇的有效途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三个努力方向是: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以企业为重点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规模与提高水平并重加快发展服务业.同时,要加强人才建设、加快技术升级、突出投资导向、突出改革创新,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实践经验、深刻认识国内国际形势、科学把握经济运行规律、积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所作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而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构建南昌市核心增长极,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增长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核心增长极有其外部需求和内在的现实条件,包括区位条件、产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构建南昌市核心增长极需要努力培育产业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和创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认真归纳总结新时期价格运行的新态势、新特征,创新价格理论,深化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5.
要刊视点     
<正>求是2015第18期在世界格局变动中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阶段性变化。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新趋势,抓住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中的新机遇,逐步确立新优势;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中实现新旧增长动力的平稳转换,是我们保持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进一步凸显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世界经济逐步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的背景下,经历了跌入谷底和企稳回升阶段的各地正竞相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创发展新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2011年经济工作重点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中国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会议提出,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是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09,(23):8-8
胡锦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根本途径 1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举行的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发展的根本途径。历史经验表明,每次重大经济危机都会伴生重大科技突破和产业调整,  相似文献   

19.
刘曼抒 《新长征》2010,(8):18-1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民营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重视加快转变民营企业发展方式。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民营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多数企业起点低、规模小、比较分散,长期存在的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问题尚未从根本上改变,致使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等要素的硬约束和宏观调控长效化、机制化对传统发展模式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昆  程恩富 《探索》2015,(1):108-113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种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传统增长点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在经济新常态下,只有在正确价值导向的引领下,我国国民经济才能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又克服潜在的风险与挑战。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正确的价值导向主要包括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导向、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导向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