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什么样的工资制度并以什么思想作导向,事关我国的行政效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事部门目前主管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工作,非常关注在二次分配中怎样体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企业进入市场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怎样平衡?工资水平怎样确定?公务员和知识分子的“劳”怎样计算?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是不是要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这些问题将要随着工资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财富的分配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国家预算计划分配,按劳分配,按资分配等分配方式。我国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就是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是共同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践方式是生产要素货币化、市场化、资本化。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对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方向和主要政策措施。按照《决定》精神,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实行“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企业工资的基础凋节作用,企业根据市场调节形成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本企业经济效益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参考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确定经营者和职工个人工资收人,探索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相似文献   

4.
张维 《前线》1988,(11)
企业工资与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不同在于:(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企业是物质生产部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企业工资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是两种性质不同部门的工资。(二)企业工资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位置不同。国民收入从形成到使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演进和深化,经历了从双轨制改革到商品和服务市场化改革、再到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过程。现阶段,政府依旧是稀缺生产要素的实际掌控者和配置者。人为控制各种要素的价格,影响了价格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资源错置、寻租腐败。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瞄定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取向。通过稳步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变级差地租的分配模式,完善工资形成机制等措施,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黑板报     
我国出台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新政策我国出台了九条有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新政策。1.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2.转制为企业的,可以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3.可以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办法,经批准,允许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4.对有条件的单位,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探索试行先按项目分配的办法;5.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从近几年国有资产增值部分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股份给职工;6.在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00,(8)
劳动保障部日前透露 :今年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将试行六种新办法 ,即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职工持股分配、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工资宏观调控体系 ,以便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中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年薪制试点人员为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对于岗位划分明确的企业 ,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鼓励多出、快出成果。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 :代表企业…  相似文献   

8.
刊中报     
《正气》2000,(2)
我国出台事业单位工资分配新政策工作人员可兼职兼薪为配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不久前 ,我国出台了9条有关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新政策。1.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 ;2.转制为企业的 ,可以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 ;3.可以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办法。经批准 ,允许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 ;4.对有条件的单位 ,经有关部门批准 ,可以探索试行先按项目分配的办法 ;5.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从近几年国有资产增值部分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股份给职工 ;6.在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9.
今年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将实行6种新办法 ,即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职工持股分配、工资集体协商制及建立工资宏观调控体系 ,以便在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中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年薪制试点人员为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对于岗位划分明确的企业 ,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鼓励多出、快出成果。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实行技术专利和科技成果作价折股。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试点。代表企业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与企…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11,(8)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双方认  相似文献   

11.
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收益分配,其理论依据是使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值论和使用价值论为依据,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相似文献   

13.
刘祥峰 《理论学刊》2005,3(9):31-34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劳动者收入以个人提供的社会必要劳动为尺度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动贡献分配是其实现的形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其实现的条件.它从理论内涵、实现形式、实现条件三个方面,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突破与飞跃.  相似文献   

14.
生产决定分配,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是直接相关的。我国现行的分配原则虽然在实践中会导致“资本剥削劳动”的现象出现,但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和产权制度变迁导致劳动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情况下,由于资本和劳动的提供怍为自然人不能完全分开,会使得这种“剥削”与社会不公的关联大大减弱。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依法执政”,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党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党的执政方式的重大转换。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办事的统一,在认识和实践上需要解决好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领导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国家法律、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准确定位及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实质是依宪治国,法治与宪法和宪政有着天然的联系。法治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规范和限制政府的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而这一目标,只有在宪政条件下,才能真正完全地实现。法治的落实,首先要求有一部合乎宪政精神的宪法,只有在宪政条件下的法治,才是完善的法治;只有宪政保障的法治,才是真正的法治,只有实行宪政,才能真正推动法治的发展,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我国已经开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要实行法治,就必须坚定地贯彻实施宪法,实行宪政。  相似文献   

17.
坚持依法治国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理论界开始了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种种问题的讨论,有种观点认为,按劳分配本来就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来把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理论上的误区。本文对此观点持有异议,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包括按劳分配,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强调高扬社会主义民主旗帜,反对西方民主;提出了把代表制民主和直接民主结合起来的推进战略;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提出了一系列民主建设的理论现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把当代中国的民主理论与实践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国有垄断性企业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体制性因素,政策性因素等原因,导致国有垄断性企业员工收入水平普遍较高,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平均主义比较突出。为了规范国有垄断性企业的收入分配秩序,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必须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垄断水平;清理整顿工资外收入,规范收入来源;降低人工成本,逐步拉开企业内分配差距。实徒工资总额管理,健全工资水平管理体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