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街道办事处与主城区相连,区位优势较好。从2002年创办金银潭经济发展区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到2004年落户园区的非公企业达64家,其中,有16家成立了党支部。但是,还有48家企业难以建立党组织,已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也普遍存在党组织工作难以开展、党员作用难以发挥的问题。为切实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2004年12月,将军路街党工委打破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组建街道新经济组织党总支,开始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黄州区现有工业园区3个,园区企业62家,占全区非公企业总数的48.8%。为着力构建园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黄州区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两本三化”工作法.即以园区企业为本建组织、以党员职工为本强活力,阵地建设集约化、活动开展常态化、制度建设规范化。此工作法推广以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互利共赢”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3.
黄梅县现有非公企业495家,从业人员29575人,其中党员1640名。目前,全县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79个,其中党总支2个、党支部77个,71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从健全组织设置、完善工作机制、探索目标方向人手,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有力促进了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既是“政治人”,同时也是“企业人”,既要当好党员职工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又要当好业主的合作伙伴和得力助手,在企业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组织书记队伍,引导他们把面广量大的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好,把党员职工团结凝聚好,既是对党组织书记本人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其上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武昌区有非公企业2400多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其中党员1900多名,已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85个。近年来,我们坚持“组建先行、活动有方、保障得力”的思路,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注重“四个依托”。扩大两个“全覆盖”。对非公有制企业相对集中的江汉经济开发区,依托园区综合党委和5个区域性党总支,全面推行“五联一化”工作机制,初步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对大量分散的规模以下企业,推进片区统筹、商圈统筹、楼宇统筹等区域化党建模式;对大量个体工商户,依托个私协建立党组织;对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企业,依托行业协会组建行业性党组织,实行归口管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洪湖市积擞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模式,在29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大力开展“三推四为”(推荐下岗职工党员就业、推荐优秀党员员工进入企业管理层、推荐优秀员工入党,为业主分忧、为员工代言、为企业增效、为党旗增辉)党建主题实践活动,较好地夯实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础,提升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珠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目前,非公领域从业人数已达65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 的75%。为了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显示党员的先进性示范性,珠海市委努力探索建 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党组织“全覆盖”工程,努力做到非公组 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珠海市委坚持把“支部建在企业”与“支部建在行业”、“支部建 在社区”相结合,采取“建、联、挂、派”等多种形式,提高组建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经营比较 稳定的经济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党员人数不…  相似文献   

9.
一、打造“先进性论坛”学习教育平台,大幅度提高党员素质。2005年来,我们江汉区委组织部共投入80多万元,建设了24个街道、社区、非公企业的“党员之家”。建立机制,增强学习自觉性,为“先进性论坛”提供制度保障。在全区广泛开展“江汉大发展,党员怎么办”、“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组织书记论党建”等学习研讨和征文活动,举行了“学党章用党章”知识竞赛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演讲比赛。全区基层党组织不断丰富论坛的活动形式,如花楼街开办的“党员论坛”,城管局创设的“创新论坛”等,对强化党员学习、发挥党员作用都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着力组织有序。扩大组织覆盖。在企业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依托区工商分局成立个体私营企业党支部,解决个体经商党员找不到组织的问题。通过明确职能配合建、引导企业主动建、规模企业重点建、缺乏条件联合建、查找党员帮带建、发展党员促新建等措施,新建党组织41个.实现了“应建尽建”。全区共派出150名党建指导员,联系指导195个企业,在非公企业发展党员107人.  相似文献   

11.
扩面提质建强组织。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单独组建、行业统建等多种形式。实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建指导员应派尽派。引导部分随着机构改革而相应调整的党支部进行整合。将改制企业党组织进行撤并,明确党员归属。全区整合、撤并党组织26个。强化对党组织书记的教育培训,组织区镇干部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交心谈心和满意度测评。  相似文献   

12.
《党员生活(武汉)》2010,(7):F0004-F0004
曾都区在非公企业扎实开展“三推三争”(推荐下岗党员在企业再就业、推荐岗位技术能手加入党组织、推荐优秀党员进入管理层,争当优秀企业家、争当岗位技术能手、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图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志强(左一)调研曾都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文洁(右二)陪同调研。  相似文献   

13.
近日,钟祥市针对区域内农村(社区)党员从事务农、务工、自主创业、社区管理服务等多种行业的特点,分类制定培训计划。务农党员“农闲培训计划”,每年冬闲开展大规模集中培训不少于3次,平时小规模集中培训一般一月一次;务工和自主创业党员“错峰培训计划”,每季度安排一周时间开展一线党员集中培训,每月开展一次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培训;居民党员“周末培训计划”,每月安排一个周末进行点名培训,另外安排一个周末开设社区讲堂,由党员自主选择参学。  相似文献   

14.
武昌区拥有非公企业3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5家),组建党组织419个,党员3316人。近年来,武昌区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引导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模式,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谷城县委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县141家非公企业已建立党组织的71家,符合条件的非公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  相似文献   

16.
组织设置全覆盖。罗田县对由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非公有制企业.根据企业改制的形式、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对原企业党组织进行改建或重新组建。对有3名以上党员、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单独建立党支部。对党员不足3人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南京徐庄软件产业园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思路。即变产业园区为产业社区,建立“委、企、站、办”的“同心园”模式,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宗旨贯穿于整个园区的党建工作中。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此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要以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出发点,找寻党建与非公企业双赢的切入点,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平台,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八方快讯     
黄冈市黄州区大力培训新上任“村官”;黄石市铁山区积极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三个作用”;竹溪县采用“五式”学习培训法推进先进性教育;郧西县有效防止老党员参加宗教迷信活动;黄梅县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健全“网状式”组织,夯实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竹溪县大胆创新组织设置,积极做好在产业链、行业协会、楼栋、流动党员集中地、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体系.使党组织活动延伸到村组、融入到产业、覆盖到党员、辐射到群众,夯实了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达2237家,从业人员65万人,实现GDP收入24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36.3%。面对非公企业的快速发展,市委从理顺领导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入手,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经过几年努力,全市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1189个,占企业总数的55.3%;其中355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