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学说给中国社会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不仅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说”,统治中国达二、三千年之久,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儒家思想文化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在儒家学说中,道德的作用被宣染到至极。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说:“以德行仁者王。”孔、孟开儒家之先河,首先将道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视之为行政立国之本。故此,先秦儒家诸代表人物就怎样发挥道德的这种作用都进行了丰富的阐述,提出了诸多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今天,…  相似文献   

2.
孔子人性论思想是其仁学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孔子在人性论方面所进行的思考和研究,是以构建儒家思想学说体系为目的的,他提出的有关道德之性或义理之性的观点为儒家进行道德说教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有关心智之性或气质之性以及人性经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等观点也为儒家实施礼乐教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之继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这既是法史学走出困境之必需,也是法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干,而孔子又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对他的...  相似文献   

4.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儒家经典《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中庸观及其运用。其字里行间渗透了孔子的人生智慧:以“执两用中”的思想方法,以权变时中的理性精神,适度把握和适当处理社会人生的各种关系,致力于提升人生境界,培养“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本文试从《论语》文本入手,着力展示孔子中庸思想的几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人类的历史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有识之士特别是儒文化圈内的专家学者,可以充分利用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因为他们的有关思想与学说必将是21世纪人类思想与文化的重要资源.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为责"、"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大同'的社会理想"等几个层面,能释放出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的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6.
在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中,对后世最具积极影响的当是民本思想,它萌芽于殷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宣扬民本思想最积极的则是儒家,其中又以孔子和孟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得当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学说流派,在法律思想方面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的民本思想,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论语》记录了孔子、孔门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行。孔子开创了“内圣外王”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它有别于之前以“儒”为职业的儒家.本文侧重孔子儒家关于“内圣”和“修身”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孟子作为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不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孔子学说,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思想瑰宝,"仁政"则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著述中多次提出,人民的拥护是维护君主统治、实现天下统一的核心保障,而实行"仁政"必定有利于民心的归顺。"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核心是"民本",举措的主要对象是百姓和臣子,这些在根本上将人民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重新认识孔子,需要重回儒学源头,从"天人合一"的原问题出发,全面理解儒学中倾听天命和敬畏自然的观念,其核心是"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孔子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儒学,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思想源泉包括殷周文化、东夷文化、鲁文化、周礼等。孔子弟子众多,在其去世后,其弟子不断丰富和传扬儒家思想,并分化形成了诸多流派,儒学亦成为显学。  相似文献   

11.
一、儒家之“忠”的含义儒家“忠”的思想主要阐述的是臣民对君主和封建王朝的关系 ,它蕴含丰富的含义。首先 ,儒家之“忠”体现了君臣关系的双向要求。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强调“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孟子也宣称 :“君之视臣为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为犬马 ,则臣视君为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孔、孟二人强调的都是君臣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双向关系 ,特别是君主要在这一关系建构中发挥主要作用 ,由此看来 ,儒家提倡的臣民忠君是以君对臣民尊重、爱护为前提。其次 ,“以德服人”是儒家之“忠”的又一个前提。…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蕴藏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对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中国文明发展史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军事思想就文化层面来讲也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这一点有时会被忽视。本文首先从史籍记载的孔子的家世、生平活动、教育成就等方面考证孔子的军事造诣。详细论述了以“仁哉”、“慎战”、“教战”为特色的孔子军事文化遗产与后世传承。  相似文献   

14.
儒家道德观以"仁""礼"而著称,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并作为时刻约束着自己的准则。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孔子、孟子、荀子(荀子大体上属于儒家),本文将分别阐述其各自观点并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众多,是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对"仁"的定义法可称为"孔子定义法"。有着自身特征:包容性、情感性、灵活性、非对立性等,这种定义法是逻辑思维和象思维混合的产物。受其影响,"仁"的定义产生了重大实际功用:使"仁"成为了传统伦理价值的总纲;提高了儒家学说的适应能力;推动了学说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6.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维系达二千年之久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孔子的法律思想,后来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律思想。它形成了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中华法系国法与宗法一体的特色,影响及当世的东南亚各国。 孔子的法律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孔子的伦理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一样,也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礼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一部先秦儒家的学术论文汇编,囊括了从孔子到荀子的儒家各派学说。文中多反映先秦古制,内容庞杂。而《儒行》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篇章。全篇通过记述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自立、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等十五个方面阐述了儒者所应具备的品行,描绘了一个立体而完美的儒者形象。  相似文献   

18.
《礼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一部先秦儒家的学术论文汇编,囊括了从孔子到荀子的儒家各派学说。文中多反映先秦古制,内容庞杂。而《儒行》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篇章。全篇通过记述孔子与鲁哀公的对话,从自立、容貌、备预、近人、特立、刚毅等十五个方面阐述了儒者所应具备的品行,描绘了一个立体而完美的儒者形象。  相似文献   

19.
作为儒家学说的奠基者,孔子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合体”。就任何一点切入,皆能发掘出深邃的义理。以和谐而论,孔子也有其独特的观点。其核心内容可从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中一些观点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6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今年9月28日隆重推出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孔子、孔学及儒家学说核心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春秋时期鲁国人。三岁丧父后随母颜征在回曲阜,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虽身“贫且贱”,却“十有五而志于学”,终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