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系,运用专门测量工具来获得的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数据,以此作为发展规划制定和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将幸福指数引入社会发展领域,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党和政府工作的标;隹,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走进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是对以单纯追求GDP为标志的“有增长无发展、有财富无幸福”发展模式的修正、完善与发展,也是人的价值与地位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2.
“幸福指数”的光荣与梦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也是有指数的。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我们也从昔日单纯的G DP崇拜,到今天的幸福指数关怀,政府已经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追求社会和谐作为“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准则,人们也把追求幸福指数作为生活的目标。幸福指数被引入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将“普通人的幸福感”纳入地方发展目标,这是一种进步。那么,什么是“幸福指数”呢?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受,所以会有人提出疑问:主观感受可以衡量吗?譬如说,张三吃了一餐牛排,他从中获得了多少幸福感?李四参观了故宫,从中获得了多少幸福感?要确切地计量出这种消费带来的幸…  相似文献   

3.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指标,幸福指数的增加,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谐、安定、富裕的社会环境,也需要个人的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4.
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探索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西方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较早地对幸福问题进行了实证探索 ,而对幸福系统而深入的实证研究 ,则是社会学特别是心理学研究者发起的。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着眼点不在于主观幸福感的形式 ,而在于这种形式所反映的内容。主观幸福感研究必须从引起幸福感体验的经验对象出发。  相似文献   

5.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根本目标和功能是让人民感到幸福,而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决定这种主观感受的因素从宏观上说只有两个,一个是生活状况,另一个就是幸福观。过去30多年,党和政府主要专注于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努力在全党和全国提倡树立健康的幸福观,这将有助于提升全体国民的幸福感,改善社会人文环境,缓解社会紧  相似文献   

6.
幸福指数: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贵成 《求实》2008,(2):48-51
发展价值观,是关于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属性的根本观点.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折射出发展观的不断变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还须避免对幸福指数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7.
据人民网2006年10月4日提供的消息,国家统计局日前表示,我国将首次公布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参考指标。消息公布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课题主持人邢占军教授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民幸福指数是反映居民“主观幸福感”(心理体验)的指标,不宜用来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此言一出,很快就有网友发表博客文章随声附和。那么要问,邢占军教授何出此言?凭什么断定国民幸福指数不宜用作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指标?如果我们据此怀疑邢教授有什么不良…  相似文献   

8.
宁夏百姓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刚 《共产党人》2010,(15):50-52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9.
幸福指数是衡量民众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指标,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反映的是国民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切身感受。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就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追求人的幸福最大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分析杭州在若干“生活质量”、“幸福感”评价中显示出来的优势与不足,研究进一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的对策举措,对于实现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力争成为“幸福指数高、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杭州”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杭州成为最幸福城市和生活品质较高城市的特色优势生活质量评价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生活质量既是社会提供人们生活的充分程度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也是社会成员对自身及其自身…  相似文献   

11.
丁瑶  袁韵锋  刘杰 《当代党员》2006,(12):24-25
“幸福感”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继推出绿色GDP指数之后,将推出幸福指数、人的全面发展指数、地区创新指数以及社会和谐指数等。在这里,我们介绍“幸福指数”相关理念及实践过程,为“和谐重庆”建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为健全社会老年人赡养体系,增加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指数,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针对沈阳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指数进行调查,并通过比较,分析出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各项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构建国民内心和谐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欣华 《新长征》2006,(8):28-29
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终极意义就是要提高国民幸福总值。国民幸福总值的增加,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善治来提供外在的条件、环境和空间,让和谐社会作为国民幸福的根基;另一方面,更要靠我们国民个体构建内心的和谐来获得。所谓内心的和谐(主观幸福感),就是指人的主观感受对于外在世界的反映达到一种协调,表现为满意,进而产生和谐、愉悦的感觉。内心的和谐往往是物质与精神的协调统一,是国民个体主观感到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幸福指数是衡量民众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指标,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反映的是国民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切身感受.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就提出人类发展指数(HDI),把人均寿命、受教育年限和收入指标列为综合发展指数,用于综合反映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和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幸福感是时下中国人关心的热点话题。人们最关注的是。在中国社会财富快速增加的同时,也有一些民众的幸福感没有成正比例上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百姓的“幸福指数”。一些代表、委员提出:要让GDP与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主观幸福感进行量化测评的指标体系,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求改变以往用单一GDP标准衡量经济发展做法的呼声越来越多,衡量民众主观心理感受的幸福指数逐渐成为我党在新时期的政策目标。对幸福指数的关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凸显了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为此,我们必须通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状况和转变执政理念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中提升幸福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幸福指数作为体现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既揭示人们需求结构的态势,透视社会运行机制的效能,又能勾勒出社会心理氛围的风貌,反映社会和谐的程度。对于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人民群众的福祉作为发展宗旨的中国来说,在发展理念中就必须把人们的幸福程度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关键标准,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国内外幸福指数研究的思考纵观国内外对幸福问题的研究,一般认为,幸福感是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个人幸福而言,工作的可获取性以及工作带来的收入是必不可少的。不仅仅是因为好工作增大人们对资源的掌控能力,而且还能够让人们有机会实现抱负,发展技能,感到对社会有用,建立自尊。工作能够塑造个人身份,为建立社会关系创造机会。研究表明,失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及主观幸福感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这表明,失业对幸福感的负面效应远远超过失业造成的收入损失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一影响随着时间的流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感受.“幸福指数”即衡量这种感受的主观指标.涉及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精神生活等渚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幸福感、幸福指数及心理能量控制长久以来,“幸福感”(well-being)多为心理学家所关注,“指数”(index)则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话题。但在21世纪,“幸福感”却成为各领域学者普遍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最近,一些经济学家将“幸福指数”看得与国内生产总值(G D P)同等重要,试图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