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关系学意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研究过多地注重了其经济意义,而忽视了其国际关系学方面的意义。事实上,冷战结束以来,GMS经济合作不但促进了GMS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促进了这些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良性互动,反过来又为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本文主要探讨GMS经济合作在冷战后GMS国家间关系的发展以及“和谐区域”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旅游合作是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领域,对推动GMS的全面合作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GMS旅游合作的进展,分析了面临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未来5~10年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学家马丁·布朗芬布伦纳对日本经济颇有研究,并深入参与了战后日本经济的重建工作。他极力支持"道奇路线"的紧缩政策,为解决冲绳货币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在夏普税制使节团和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参考其论文与自传,并结合其学习和工作经历,力图概括指出马丁.布朗芬布伦纳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思考及其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喻春娇 《当代亚太》2002,(11):54-60
本文分析了日本在入关过渡期关税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经济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对我国在入世过渡期关税政策调整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大湄公河次地区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湄公河次地区(GMS)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相关国家及省区之间的地区性合作机制,是东南亚乃至东亚范围之内地区主义发展的一种表现。本文在简要介绍有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家和市场这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GMS的特点及其定位进行分析,然后重点讨论了GMS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文章认为,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及其互动,直接决定和制约着GMS的性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日本与东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洪 《当代亚太》2004,(3):48-52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新的地区主义,其核心思想是在加强南北合作的基础上,在本地区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多层次的、有大国参与的多边自由贸易区.在此背景下,日本明显加快了其参与并主导东亚经济合作的步伐.日本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态度从冷漠对待到积极参与,其原因与由日本跨国企业组成的利益集团对政府制定政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关.尽管如此,日本积极参与东亚经济合作只是出于自身利益和维系日美关系的考虑,目前还难以真正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正>一《乙巳条约》草案的拟定与美帝国主义支持日本侵占朝鲜政策的罪行1.日本明治政府为确保其对朝鲜的"保护权"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及其"条约"文本的出台日本自发动对俄战争之日起,就以战胜首要竞争者俄国、迫使对方承认其对朝鲜的"保护权",推动其既定强占政策进入决定性阶段为目标而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准备。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逼迫朝鲜签订《韩日议定书》《第一次韩日协约》等一系列条约掌握朝鲜的内政、外交"实权"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其亲美英的传统政策,发动了反俄并朝的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8.
官方开发援助是一种经济外交的载体,是一种典型的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日本作为一个ODA提供大国,其对东南亚国家的投入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对东南亚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的政策形成过程以及最新动向,对其背后所隐藏的新时代日本外交政策的走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一"统监政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式的经济掠夺政策1.日本帝国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特征在朝鲜施行"统监政治",特别是《丁未7条约》后,日本侵略者便疯狂地为最后实现吞并政策,对朝鲜展开了最野蛮的经济掠夺。由于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较晚,经济实力不足,其对朝鲜经济侵略更多的是借助政治、军  相似文献   

10.
美日欧农业支持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支持政策长期以来是WTO成员方进行多边贸易谈判的焦点.发达国家一直对农业实行强大的支持和保护,国内农业支持的政策手段也呈现其多样化的特点.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介绍、分析及比较,说明发达国家在不同时期制定相应农业政策以适应其发展,进而阐明了农业政策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