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建立,同年十月开始试办经济纠纷案件。一九八零年七月起扩大收案范围,十月又开始受理经济犯罪案件。到一九八一年五月底止,共受理案件八十九件,其中经济纠纷案件七十九件(一审七十七件,二审二件),经济犯罪案件十件(一审四件,二审六件)。已审结七十件,其中经济纠纷案件六十二件,经济犯罪案件八件。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从近两年的审判工作中深深感到,着重用调解方式处理经济纠纷案件十分必要,可以说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问题如何处理崔军对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两高一部”多次作出以移送案件为主要内容的规定,其要点是: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中件,发现经济犯罪的,应及时将案件(一般是全案)移送公、检机关侦查起诉,待犯罪事实搞清后...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 第一条 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 第二条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为单位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骗取的财物被该单位占有、使用或处分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对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问题作以下规定:第一条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件应当分开审理。第二条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为单位骗取财物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对外签订经济合同,骗取的财物被该单位古有、使用或处分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责令该单位返还…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各级人民法院在处理经济纠纷案件中,认真注意发现经济犯罪问题。自1985年1月到1986年6月,移送公安、检察等部门查处的经济犯罪案件共一百一十件。发现经济犯罪的基本做法是:(一)明确指导思想。经济审判工作要服从于、服务于改革、开放、搞活,在审理经济纠纷时,应克服就事论事、就案办案的思想。注意发现和揭露、查处隐藏在纠纷中的经济犯罪,不放过经济犯罪的嫌疑线索。卢湾区法院审理一件购销合同纠纷案件,发现被告河南省××公司职工魏××、李××在沪租借民房,大肆挥霍浙江两个单位支付的货款。调查过程中,魏退出了部分款项。经进一步调  相似文献   

6.
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需要向公安、检察机关移送时,是否全案移送,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移送经济犯罪而不影响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审判实践中争议较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中,发现经济犯罪时,一般应将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全案移送,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和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如果经济纠纷与经济犯  相似文献   

7.
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原则——相关司法解释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有些已立案的经济纠纷案件同时也涉嫌经济犯罪或与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交织在一起,对此类案件应如何审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实务界。为此,针对不同的案件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作出了两个相关的司法解释,即 1997年 12月 13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存单纠纷案件的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 1997年《规定》 )及 1998年 4月 29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 1998年《规定》)。这两个…  相似文献   

8.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的几个问题□李淑琴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反映在经济领域中,利用签订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等经济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为了解决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的经济犯罪嫌疑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于1...  相似文献   

9.
《法学》1986,(3)
近年来,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利用经济合同进行经济犯罪活动,较为突出。据××市各级法院经济审判庭不完全统计,从一九八四年下半年至一九八五年九月,在购销合同纠纷案件中,发现投机倒把、诈骗和贪污等经济犯罪案件有近五十件。在这些犯罪案件中,有的套购国家不允许自由买卖的物资,转手倒卖;有的在销售紧俏商品时,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假冒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各地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案件的当事人或有关人员有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对经济犯罪行为,人民法院自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和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九日《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将经济犯罪的有关材料分别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或检察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市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不断发现利用签订购销合同进行投机倒把、贪污、诈骗等经济犯罪的情况。仅一九八四年上半年至一九八五年九月,移送公安、检察机关侦查的就有四十七件。其中有的追究刑事责任,有的经侦查认为尚未构成犯罪退回法院仍按经济纠纷案处理,有的正在侦查中。从案件类型看,套购、转手倒卖国家禁止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我国,法人犯罪巳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点之一。一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以各种“公司”、“商行”、“中心”(多数具有法人资格)的名义,打着改革、搞活经济的旗号,大肆进行经济犯罪和其他犯罪活动。据调查,1987年上半年,某省工商行政机关查处投机倒把大案四百五十三件,其中法人组织作案的就有三百二十七件,占72.2%,88年上半年该省查处投机倒把大案一千零八十五件,其中法人组织作案的六百二十九件,比87年同期增加了91%。某市海关系统1988年查处的八起走私倒卖案件,全是法人组织所为。某市检察机关88年立案侦查的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13.
三年来,在案件大幅度增长、处理难度大、审判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广大经济审判人员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正确审理了大量经济纠纷案件.1991年1月至1994年8月,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一审经济纠纷案件263.2万件,诉讼标的额达1787.6亿元,共执行各类经济案件973321件,执行标的额436亿元.其中,1992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经济纠纷案件652150件,比1991年上升15.78%;1993年受理 894410件,比1992年上升37.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持续大幅度增长的经济纠纷案件中,混杂着一部分诈骗贷款、买空卖空、投机倒把与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注意发现和及时将经济犯罪案件移送给侦查机关,是经济审判工作配合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斗争,防止就案办案,体现经济审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保证移送工作的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的同志不管经济犯罪嫌疑多大,是否属实,数额大小,也不管情节轻重,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就匆忙移送,虽然行动迅速,其实并不慎重,结果则  相似文献   

15.
王琳  阳立兵 《行政与法》2007,(5):119-122
“先刑后民”是司法实践中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的原则之一。目前,立法上关于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处理标准的规定过于抽象,导致司法实践中公安、司法机关对“先刑后民”原则适用较为混乱。因此,应当从明确适用标准和健全移送机制两方面完善“先刑后民”原则在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交叉案件中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16.
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都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造成影响,但两者性质不同.在司法实践中,民刑交叉的问题的常使法律工作者倍感头疼,为了更加高效合理的办案,首先,应该明确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和区别.既要避免把单纯的经济纠纷当成经济犯罪来处理,同时,也应该防止对已构成经济犯罪的行为却仅追究其民事责任而导致纵罪.本文通过精彻的详细的对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定义、特征、案例等等的逐一分析和比较,以及对经济纠纷与犯罪的交叉案件剖析,最终得出完善办法与预防策略,从而减少经济领域的犯罪.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及时查处在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的通知》和《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经济犯罪必须及时移送的通知》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发现违法犯罪必须严肃执法的通知》发布以来,我省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通知精神,严厉打击利用经济合同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经济犯罪分子,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认识不一致,使一些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据西安、咸阳、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院在评查1990年以来审结的2400余件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审判人员不善于适用民事制裁措施的现象已较为普遍.如今年以来审结的200件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故意违反禁止性法律规范,实施了较严重违法行为的案件达23件涉及25人,占结案数的11.5%,但无一人受到制裁.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民法通则若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法院受理的各类经济纠纷案件成倍增长。去年,我院审结各类经济纠纷案件近千件,结案标的达4000多万元,结案数和结案标的也分别比前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经济结案标的比1993年翻了一番。经济纠纷的大量增长,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的经济交往日趋活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中尤其是经营管理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的经济犯罪活动有以下显著特点:从犯罪类型上看,诈骗犯罪居多,诈骗的财产数额巨大。市院去年向公安、检察机关移送的十一件案件,都是涉嫌诈骗犯罪案。从犯罪主体上看,主要是贸易公司或实业公司之类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这些人在其经济组织缺少资金时,就赖以签订经济合同,从中骗取财产,维持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