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舒小庆  万高隆 《求实》2005,(3):17-18
党的执政方式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的问题,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依法执政是我党坚持与时俱进、执政为民的制度创新.增强法治理念、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民主执政的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质与内涵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能够做到民主执政是由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决定的;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的必然选择。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民主执政是党领导国家和人民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的历史承诺。  相似文献   

3.
崔红霞 《世纪桥》2009,(13):23-24
推进党的民主执政建设,是当前政治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坚持民主执政,必须做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4.
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只有坚持民主执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党,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推翻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再一次揭示了共产党执政与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内在统一和必然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共产党执政与人民当家作主是完全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党,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为争取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而奋斗的历史。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总结自身执政经验,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特征的明确概括。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党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7.
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是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运用,在革命战争和和平建设年代曾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作为起源于我党战时的决策体制,在我党执政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当今民主化、信息化社会,其弊端的一面日益突出,进一步加以完善已势在必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党新时期在对党的执行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党的执政方式的新要求。所谓民主执政就是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坚持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①。为此,我们认为:要完善民主集中制,必须首先认识它的弊端之所在,然后按照党内民主建设的总体要求加以改革。从长远来看,总的方向是,在民主集中制的整体框架内,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植入选举制度(程序)、公开制度(程序)和监督制度(程序)三项基本制度(程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党治国理政的实质和关键,坚持民主执政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执政民主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终极目标之一.深刻把握执政民主化的内涵和衡量尺度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立媛 《实事求是》2007,196(3):55-57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若要保持长期执政的地位,必须以发展民主为己任。健全民主监督制度,使党的执政实践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执政党才能避免人亡政息,这是党长期执政的基本前提。执政党若要长期执政,必须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发展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的根本举措。民心向背是决定政党和政权前途命运的最关键所在,党只有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对于我们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党若要保持长期执政的地位,必须领导好经济建设,而民主政治的发展将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动力和途径。本文提出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 ;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大制度。在这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才能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人大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通道 ;为此就必须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用制度和法律来规范、保障党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而这一切 ,必须首先靠发展党内民主 ,来为国家政治生活的进一步民主化开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重点主要体现在:大力发展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实现执政党自身的现代化;全面落实依法治国,保障法律的至上性和公正性,实现良法治国;切实建立有限政府,提升决策理性,实现公共权力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其实质是民主政治,具有人民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目标是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除了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保障外,还必须遵循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家的培养与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科技革命、社会结构变迁和文化发展等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能力是实践主体的内在能量的外在表现力。政党的执政能力是政党作为政治组织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及社会事务的本领、能量和熟练水平,是一种系统能量的外在表现力,是以各级党政干部执政能力为基础的党的有机组织系统的对外反映能力。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系统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  相似文献   

14.
建设政治文明,其实质和主要途径是建设民主政治。作为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本质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有赖于政治体制的完善。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有关制度,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的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以发挥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它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它的基本要求,有限政府是它的应有之义。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法,其法律精神和基本内容上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和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征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自局部执政时期开始,就积极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政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构建了中国特色政权结构模式和执政党执政模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稳步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逐步走向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不断地走向宪政化。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执政方式即执政党领导、执掌政权的方式,本质上是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的配置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运转模式。执政党执政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类型:党政职权分开型、党政职权混合型及党政职权合一型。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执政方式有党政职权混合型执政模式的某些特征。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向党政职权分开型执政模式方向转变,要处理好执政党、政权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执政党与政权两者职权关系的科学配置及其职权运行的法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要执掌好政权,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一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关系:一是斗争哲学与和谐哲学的关系;二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的关系;三是执政成本与执政成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政治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实现政治资源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所谓政治资源,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政治制度,二是政治权力,三是政治意识。政治制度资源配置的关键是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政治权力资源配置的要害是解决由于权力的二重性而带来的权力腐败现象。政治意识资源配置的核心任务是深入改造社会成员的小生产政治心理,提升人们的现代民主政治素质。而要切实实现以上三方面政治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使用,必须把工人阶级执政党自身政治文明建设提到重要位置,注重制度建党,推进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