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8.1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以往,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区高校"走出去"访问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自治区教育厅增加"双选会"规模和场次、组织培训和企业现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挥"五个途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四项举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三大措施"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至2013年11月底,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04%。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吉林省毕业生人数从2004年的7.4万余人增加到2008年的13.3万余人,增幅达到44%。随之而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突显出来。尤其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策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我国1998年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1999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自2003年始,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212万人、2004年的280万人、2005年的350万人,到2006年已经超过410万人,2007年预计毕业生人数495万人。据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约为70%,虽然国家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但仍有30%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如愿找到相应的工作,于是,大学生们普遍感受到了来自于就业的心理压力。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心理压力,是指当外在要求超过个体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就业是民生的根本,稳就业就是稳民生。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晒出的民生成绩单中,稳就业成绩亮眼——城镇新增就业36.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2.77%的较低水平。基于对经济和就业形势的预判,自治区两会也提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2020年广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稳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保障》2014,(6):14-15
正今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6.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招聘岗位却比往年下降15%,一涨一落使得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单从数字来看,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确实"压力山大"。事实上,自2003年起由于高校扩招,使得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但经多方联合化解,最后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8万,2009年为610万。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4万人,2005年增至79万人,2007年与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如果2007年与2008年的未就业学生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这个数字将高达860万。  相似文献   

8.
尹虹 《今日上海》2009,(2):21-25
一边是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蔓延,一边是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严峻。 在上海,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2009年全局工作的重点之一,成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就业就没有民生。  相似文献   

9.
犤编者的话犦2003年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新增67万多人,增幅达到46.2%。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高校毕业生14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80%,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据有关专家预测,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将有64万人落实不了工作岗位。由此发展下去,到2004年将有75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追其根源,大学生就业观念问题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一些人把“源头”归结为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4,(7):21-21
2014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日前,  相似文献   

11.
正一、出台背景近年来,我国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带来一些影响。2018年7月以来,中央特别要求做好"六稳",把稳就业列为"六稳"之首。去年底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8号)和《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6号)等文件,对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有效应对疫情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扩大招生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将在2003年毕业,届时全国各类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12万人,比上一年猛增60余万人,成为有史以来毕业生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在惊叹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同样感到,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猛增长,大学生就业将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有专家预言,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将成为继下岗职工再就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社会就业问题。据了解,2003年仅北京高校毕业生就达11万余人,而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增大。据报载,目前上海青年失业重点已经由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向大专、本科毕业生转移,大专学历的失业者已经占到青年失业群体的16.2%,研究人员预测,今后10年,上海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也将走高。  相似文献   

13.
林微 《就业与保障》2013,(Z1):14-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是我们的潜在人才,是我们国家、老百姓、纳税人和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国务院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培养和就业的指导政策、公共公正服务政策、开发工作岗位等等,  相似文献   

14.
据教育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而2008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毫无疑问,新一年的就业搏击已经摆在大学毕业生的面前。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许多往届生和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在经历不快乐的就业体验后得出的最大感悟。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当前,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是我们的潜在人才,是我们国家、老百姓、纳税人和父母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国务院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财税支持政策、培养和就业的指导政策、公共公正服务政策、开发工作岗位等等,鼓励用人单位吸收毕业生,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这些政策显现了效果。实际上,国务院每年都强调大学生的就业是首要问题,因为他们是国家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武春梅 《前沿》2009,(12):155-159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伴随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市场化转向,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大幅扩张。然而,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增长不同步,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也大幅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相似文献   

17.
据教育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而2008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毫无疑问,新一年的就业搏击已经摆在大学毕业生的面前。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许多往届生和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在经历不快乐的就业体验后得出的最大感悟。  相似文献   

18.
新闻背景:2008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将达到22.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4.2万人。随着就业高峰的到来,制约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尤其是就业总量矛盾和专业结构性矛盾。使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做法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斯嘉平 《浙江人事》2009,(12):14-15
今年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临安市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有3700余人,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就业需求减少、企业减员等诸多因素,今年我市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临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市人事、劳动等职能部门积极通过举办招聘会、完善就业政策等多种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创新思路、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1,(17)
正2021届毕业生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高校早筹划、早引导、早帮扶,力争实现就业工作新突破。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有史以来人数最多),同比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十四五"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持续增加,新的就业形态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