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投桃报李”《诗·大雅·抑》中记载:“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人把它比喻成相互赠答之意,就是这种“滴水之恩,泉涌相报”之意,在今天,却被有些人反其道而用之,赋予了它庸俗的色彩。前不久,一位朋友向我发出感慨说:  相似文献   

2.
李白诗中之月,在其人生的各个时期,呈现着不同的状态;李白的诗中之月,是各个时期性情的真实体现。笔者通过对李白性情变迁的逐步分析,阐释其诗中之月的文学内涵,对李白诗中庞杂的月意象进行梳理,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并进一步探究李白爱月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论中“吟咏情性”与“吟咏性情”有着巨大的不同,标志着两种诗学理路。“吟咏情性”的主要内涵是“情”,是由“感物”而来的“感”情,与“性”的关系不大;而“吟咏性情”的主要内涵则是“性”,由“性”而来的“情”。早期理论以“情性论”为主,宋明以来则主要是“性情论”。“情性论”的“情”个体感性维度明显,“性情论”的“情”则理性色彩突出,从“情性”到“性情”的重心转移显示了中国诗论理性化的价值取向。要用“情性”与“性情”的双重视野来看待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情”才较为全面。在这种双重视野下来审视中国的“抒情传统”,则会有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韩愈为中古思想文化转型的重要人物,钱氏秉其“以变为常”之文学史观,于文本细读之中,推知昌黎之双向接受,并进而体察昌黎为诗文转折关捩原因之所在,同时秉同情了解之态度,于昌黎言行之不合处作平情之论。钱氏论韩出以札记形式,故而形式略觉零散,但细味之,则系统而有条理与钱氏解诗之范式有本末并照之趣,可由此而知钱氏谈诗之“一以贯之”者,并可于钱氏之性情作玄想之体会。  相似文献   

5.
诗歌欣赏─—怀古诗杨志才吟咏古迹、古事的诗,通常称为“怀古诗”。怀,在这里是追思往昔的意思。诗人在前朝都城、帝王旧墟、名胜古迹之前,登临纵目,由眼前所见景物,追思往昔,畅然发思古之幽情,而将感触写进诗里,便成为“怀古诗”。“怀古诗”大多取古代一地一事...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我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建制镇数量稳步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小城镇总数由“八五”末的1468个精减到1455个,其中建制镇由248个增加到340个,人口由500多万发展到1170万,乡集镇由1220个精减到1115个,建制镇占小城镇的比例由16.89%提高到23.27%。建制镇建成区面积由“八五”末的18535公顷增加到24586公顷,乡集镇建成区面积由“八五”末的29075公顷增加到32924公顷。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作 ,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多阅读古诗 ,有助于我们修身养性 ,有助于建设现代文化。孔子曾经说过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对我们阅读、赏鉴古代诗歌方面有许多启迪。首先 ,我们应当认识到 :真实地反映生活、艺术地表达真情实感是一切文学作品更是诗歌作品的命脉所系。古人对此有着深刻的见地 :“气之动物 ,物之感人 ,故摇荡性情 ,形诸歌咏。照烛三才 ,晖丽万有 ,神祗借之以昭告 ,幽微待之以致飨…  相似文献   

8.
苏轼“以议论为诗”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早的源头可追溯到尧舜时代,《诗经》是其重要的里程碑。入唐后杜甫拉开“以议论为诗”的序幕,韩愈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之功,至宋代苏轼则最终确立了这种艺术形式。苏轼“以议论为诗”,大致有纯议论式与议论意象融合式,具体分为咏物时含“理”、借形象发议论、议论“带情韵以行”三种情况。苏轼的创作实践不但遵循艺术创作思维的规律,也符合艺术创作的本质,开拓了宋诗新体制,尽管成就中有缺陷,但掩不住它的整体光辉。苏轼站在盛唐诗的顶端,发展了宋诗新体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诗缘情“说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缘情”说是对先秦“诗言志”的继承和发展,“诗缘情”说在历代文论中不断得到演进与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对“情”的侧重不尽相同,“情”逐渐摆脱了政治礼教的约束,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正是在对于“缘情”的不断实践和诠释的过程中,人们对诗歌的美学特质认识逐渐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文论诗歌本体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情谊很深。翻开苏轼的集子,可以见到许多《寄子由》、《和子由》的诗,可见他们二人常以诗相寄赠应和。神宗元丰二年(1097),苏轼以“讪谤朝政”的罪名,被关进御史台监狱(即著名的“乌台诗案”)。他见当权者罗织罪名,必欲置之于死地,遂写了...  相似文献   

11.
大学阶段是人生社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健康人格的培养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能否由不完全独立、不完全成熟的社会人转变成完全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必须注重优化家庭、学校以及同龄群体等社会化主体,同时在实践中实现人格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江南逢李龟年》是著名的唐诗经典,并被认为代表了杜甫七绝创作的最高水平,然而,从古至今却一直有学者质疑杜甫的“著作权”。已有学者从史料和史实的角度论证了杜甫创作的可能性,而文章则从历来学者们所忽视的诗歌意象以及审美反应方式角度进行证实。此诗核心意象“落花”代表着最美的春景,符合当时及杜甫的审美习惯,而此诗对旧友相见场景的如实呈现,既符合杜甫荆湘诗的创作惯例,也有其独特性。这是一首表达“喜相逢”的诗,不必从政治性角度作“过度阐释”。  相似文献   

13.
Meeting Li Guinian in Jiangnan is a famous poem in Tang Dynasty, and is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of Du Fu's Qi Jue poem creation. However,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some scholars have been questioning Du Fu's “copyright”。Some scholars have demonst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Du Fu's cre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historical facts. This paper proves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tic image and aesthetic reaction mode which has been ignored by scholars. The core image of the poem “falling flowers” represents the most beautiful spring scene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esthetic habits of that time and Du Fu. This poem presents the scene of old friends meeting. It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creation of Du Fu's Jingxiang poetry, but also contains its uniqueness. This is a poem expressing “happy meeting”. There is no need to “over interpret” the significance from a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交往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普遍化、系统化、社会化的交往关系体系。在现代交往中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走向统一,在现代生产力、交换关系、占有关系的协调统一中,在现代经济交往、政治交往、文化交往过程中的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复合效应的存在,交往活动的负面效应日趋明显,南北问题有所加重,人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5.
现实婚姻生活中的侵权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危害着婚姻家庭关系的健康和稳定。婚姻中的夫妻往往被人们视为一个共同体,而忽视对夫或妻个体人格的关注,但在这个共同体中,既有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又有夫妻各自独立的权益。作为婚姻权利的救济措施。夫妻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对保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应当在婚姻家庭法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张力"是英美新诗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文学批评术语,意为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晚唐杰出的悲情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优秀诗篇《锦瑟》具有强大的张力艺术魅力,显示出诗意的多向度性与多层面性、诗人情感的浓烈而不平衡性,诗歌语言的蕴藉性和思辨性、诗歌意境的虚实相生性等张力特征.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最多心理困惑和心理危机的人生阶段,极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其犯罪之前即能发现其心理异常表现,及时开展有效诊断,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对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权德舆在唐时不以诗名,但他的赠内诗在唐代同类题材的诗歌创作中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不管是在数量、时间还是情感的诚挚及强烈程度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权德舆坦率真诚的爱情观,同时也可从中见出其妻崔氏是一位出身高贵、品德贤良、才貌兼备的女子,夫妻二人在性情上的同气相求、生活中的相濡以沫使他们始终维持着不离不弃、终老不渝的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学界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公司董事的特殊适用,在人民法院执行程序中的特殊适用,在公司破产清算中的特殊适用,如对跨国公司破产时的适用,我国怎样确立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破产所应承担的个人责任,公司清算中的欺诈性交易追究责任制度以及深石原则在公司破产中的适用等法律问题研究较少,而司法实践中却已有较多运用,故有必要对此进行专门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格之有无是民事主体是否能成为主体的最本质规定性,是一种事实层面之判断。然而,权利能力是在主体享有人格之后能够享有何种权利,承担何种义务的一种能力或资格,是一种价值层面之判断。基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者的判然有别,将人格和权利能力的分离是有必要价值意义的。而一般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在法律上能够享有必不可少之权利和承担必不可少之义务之资格;特别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能够享有某种个别的或特定的权利义务的资格或能力。然此种特别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要求相当于对主体权利能力的限制性规定,对此种特别民事权利能力的限制,其价值就在于更加充分的对市民社会生活中各方主体利益的维护和尊敬,并亦科学的明晰民事主体权利能力的内涵,为我国将来制定科学的民法典起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