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罗伯特.基欧汉是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以批判新现实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以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作为理论建构的现实支点,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作为分析视角,吸收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核,建构了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而国际合作理论是基欧汉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批判了新现实主义的权力论,认为国际关系的实质是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论证了国际合作的可能性;运用市场失灵理论和科斯定理,分析了国际合作的制度选择,建构了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其国际合作思想在彰显秩序与民主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2.
相互依赖、国际机制、全球治理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范式。与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强调权力与安全、强调国家的中心作用相比,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强调相互依赖,强调国际合作的可能性。复合相互依赖模式是新自由制度主义的重要的理论创新,它为推进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互依赖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和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当代国际政治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工具之一。与之相应,相互依赖理论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相互依赖理论是对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创新。相互依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库珀提出,随后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为其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挑战新现实主义理论霸主地位的开始,构成新自由制度主义兴起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4.
新自由制度主义主要是强调国际体系中“合作”要素的国际关系理论。当今国际体系,主要有行为体的多元化、国际力量结构的多元化、互动模式的多种并存和国际机制的不断变化发展四个特点。关于国际体系的前景,预计会在现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主要体现为新的国际体系的缓慢形成,地区主义与区域化合作继续加深,更广泛议题的合作,以及和平仍然是国际发展的主题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许亮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科学主义陷阱”》(载《国际论坛》2008年第5期)中指出:国际关系理论自从其诞生起,就处于争论和分裂之中。从始于20世纪20年代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道德观之争,到50年代兴起的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方法论之争,再到70年代开始的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合作观之争,以至90年代后显现的“主流理论”与“非主流理论”之间的本体论之争,  相似文献   

6.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是以多维视角研究国际次体系区域的安全关系的理论。该理论关注权力,也同样关注制度和身份,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大基础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构成了该理论的三个重要支柱。该理论强调制度对权力的制约,强调身份使权力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这样,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有机地融合在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中,使得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对地区安全问题的解释更全面、充分。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新现实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最新流派之一。它区别于汉斯·摩根索的权力政治现实主义理论,更注重经济现实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用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性来解释当今世界的竞争现实与趋势,强调冲突与合作。是当今西方新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本文对这一流派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8.
朱杰进 《外交评论》2007,43(2):92-97
国际制度缘何重要?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背后有一只“权力之手”在起作用,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权力的服务作用上;自由主义从理性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有力地论证了国际制度重要性的问题。罗伯特·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取得了里程碑性的成就,后经过莉沙·马丁等学者的补充完善,进一步发展成为以四种基本博弈模型为分析框架,以理性主义为基底的功能主义国际制度需求理论,初步回答了国际制度重要性的问题。“国际制度理性设计”、“制度治理”等开始成为这一领域新的研究纲领。建构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必须有规范基础,国际制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促进行为体利益实现的功能上,还体现在对行为体身份和利益的建构上。通过对三大流派关于国际制度重要性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三大流派在“理论范式”的层面上会继续争鸣,在“具体研究纲领”的层面上会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9.
胡宗山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五次学派争论及其启示》(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在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共爆发了传统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跨国主义与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反思主义与理性主义五次学派争论。争论既有尖锐对立、不可通约性的一面,也有着相互渗透、互相融合的一面,既展示了学科中的分歧与对立,但也在理论观点、学派建设、方法论等方面为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了学科建设。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0.
对于国际知识产权法制的创建,无论新现实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都不否认霸权国以及大国在这一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国际关系理论还表明,一个稳定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秩序对中国“和平崛起”以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实施,中国应在保证“绝对收益”基础上,进一步谋求“相对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国际机制是有关国际关系特定问题领域的、政府同意建立的有专门成套规则的制度。新现实主义国际机制理论、新自由主义国际机制理论和建构主义国际机制理论是国际机制的三大理论流派,在国际机制的功能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创见,但没有达成理论共识。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国际机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具体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2.
温特构建主义理论的贡献与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构建主义理论在亚历山大·温特的努力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温特一方面极力克服过去的构建主义特别是激进构建主义的不足;另一方面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新现实主义理论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国际冲突的核心前提,发起了新的挑战,试图使构建主义成为一种国际关系大理论.客观地讲,尽管温特的构建主义体系还存在不足,然而它开拓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新思路,无疑将对国际关系研究产生不可忽视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国际体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国际行为体的互动所构成的整体。由于国际行为体的现实互动行为具有不同的属性,所构成的体系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从概念上讲国际体系具有多重属性而非一种属性。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分别阐述的权力、制度和观念所指涉的就是体系的不同内涵。在传统的国际体系观念中,权力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当代,由于体系中制度与规范的因素凸显,因此研究者已不能再以权力政治的简单逻辑来判断国家间的互动了。认识这一点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和进行战略评估都有重要意义。联系中国的对外战略选择,进行这个视角的思考尤为重要。面对具有多重属性的体系挑战,中国只有处理好自己的战略排序,对涉及规范、制度、权力的互动作恰当安排,才能顺利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信息革命已经给国际关系带来巨大的影响,并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潜在威胁。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无论是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未能系统地提出应对这一挑战的理论和解决途径。但与此同时,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变迁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的既有基础之上,这就为解决信息时代的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即辩证地融合现有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之长,采取实用的折中主义态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时代安全研究的中观理论。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际政治学经历了由“单枝”到“大树”的发展历程,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行为主义、新自由主义、新现实主义、建构主义等连绵不断,其中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构成了当代西方国际政治学的主流理论,而建构主义则不仅是对后冷战时代的一种回应,也是对传统国际政治学的一种深层次反思  相似文献   

16.
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巍 《外交评论》2009,26(5):134-150
新古典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学派从体系层次回落到单元层次之后所诞生的重要理论成果。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内结构是联接国际体系与国家对外行为的关键性中介变量。通过将国内结构重新纳入到国际关系的分析之中,新古典现实主义试图发展出一种更好的能够解释国家外交政策的理论,以更加完整地说明国家如何应对国际体系权力结构的变迁。这种双层次的研究路径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但是由于单元属性的多样性,要把特殊性的外交政策理论发展成为一般性的国际关系理论,新古典现实主义必须借助比较政治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抽象性地归纳和总结不同国家的国内政治及其产生的国际影响,而这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关系学与比较政治学相互整合的学术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王海腾 《工会论坛》2010,16(1):98-99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学派,包括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科学行为主义、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六大主要学派。本文主要研究六大学派主要理论对国际法的论述与定位。  相似文献   

18.
《外交评论》2016,(1):31-59
现实制度主义是基于折中主义和理性主义分析路径而诞生的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是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体系阶段性变化的最新理论回应。该理论认为,"战争恐怖平衡"机制、"复合相互依赖"机制和"科技创新制胜"机制正在推动当前国际社会逐渐进入一个基于规则的新世界,它以伙伴关系网络和国际制度竞争为核心特征。现实制度主义致力于解释在这个新世界里国际制度竞争产生的原因和基础,以及由此带来的特定国际制度的兴起与衰朽。国际制度具有公私双重属性,既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吸引国家"结伴"参与国际制度建设,又能被主导国"私有化"为追求私利目标的重要工具,甚至帮助主导国建立制度霸权。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由于权力的转移,崛起国和守成国围绕国际制度的主导权展开激烈竞争,这种新的大国竞争形式既是主导国权力地位的竞争,也是主导国为伙伴国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竞争,还是制度设计本身的合法性竞争。主导国推动的国际制度竞争究竟是呈现相容性还是互斥性,成为塑造未来国际秩序走向的根本力量。现实制度主义为理解当今大国权力政治形态的变化提供了一把新的理论钥匙。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学界继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理论丰碑。在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温特对加强国际关系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起到了显著作用。传统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理念主义的本体论、科学实在论的认识论。传统建构主义不仅是一种体系理论,也是一种身份政治理论、学习进化理论。传统建构主义对国际政治学产生的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传统建构主义在本体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缺失,大大限制了它对传统国际政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阎静  张旺 《外交评论》2010,27(6):134-142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对道德层面的关注日益凸显,国际关系后实证主义流派中的规范理论则侧重对该层面进行研究,其目标旨在为建设一个更为和平、美好、正义的世界提供伦理支持。通过探讨规范理论的研究主题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两种哲学争论,评析人道主义干预与分配正义等规范理论研究议程,以及考察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两种不同的国际正义观,国际关系规范理论力求彰显国际政治的道德追求,为国家行为提供适当的价值基础和道德准则,并为国际社会的发展提供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