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新旧中国对比,通过同发展中国家甚至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比,事实无可争辩地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是,有的人尤其是一些青年人仍然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优越性抱着半信半疑态度,说什么“信无从信,辩无从辩”,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教”。诚然,对社会主义制度持恶意中伤的人在我国毕竟是少数,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对社会主义优越性存有某些看法,仅是一个认识问题。但  相似文献   

2.
铁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在当前形势下,重新梳理和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问题,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当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搞好这一课题的研究,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破除教条主义的影响,从本质上、规律上、动态上把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明确论断后,理论界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文就邓小平认识和阐发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想、观点,再作进一步探讨。一、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意义上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思想核心是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根本的优越性。起初,邓小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拨乱反正,主要是批判“四人帮”的“穷社会主义”谬论,正确说明应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早在1978年9月,…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面 1、关于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关系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有着“原则区别与界限”。这种观点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称为“理想的社会主义”,说它只存在书本上,谈不上有什么“优越性”;把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其“优越性是大大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样,需要不断探索,深化认识。我们过去所强调的优越性有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赋予其新的内容。但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派生物,其本身具有质的规定性。从根本上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以不断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建设和发展新型…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1,(4):64-64
《理论视野》日前发表中央党校原教育长、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李兴山的文章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而难就是难在这个“结合”上。因为如果结合得好,就能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何处,它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又来自何处,这个问题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再次强调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准确把握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一个光辉典范 ,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创造 ,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新飞跃、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共产党宣言》提出的共产党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内在的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出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答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关系问题 ,因而又是对邓小平理论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也就是坚…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是关系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增强社会主义信念的重大问题。那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少数“精英”,抓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和体制中有待改革的弊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肆鼓吹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而我们自己队伍中的一些人,看到东欧国家的剧变和国内经济生活中的暂时困难,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疑虑。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治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极大地突显了国家制度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中轴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必须着力强化制度创新的使命担当,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标杆、集成榜样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极大地突显了国家制度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中轴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浙江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必须着力强化制度创新的使命担当,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标杆、集成榜样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2.
景红 《发展论坛》2001,(10):19-20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目前,共同富裕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与共同富裕相联系的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均衡,个人收入悬殊等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进程中越来越突出。那么,如何看待理论上的阐述与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反差呢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总体上把握《纲要》的主题、特点和结构《纲要》开宗明义,从“两面镜子”出发提出了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就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勇气。所谓“两面镜子”,一个是去年发生的政治风波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另一个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剧烈动荡和演变。问题的焦点是社会主义究竟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社会主义的红旗究竟能不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缺少科学的理解,一方面以为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建立,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可以全部自然地得到发挥,把社会主义理想化,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绝对化;另一方面,当社会主义在发展进程中出现困难和挫折时,又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种认识上的巨大反差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思绪,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与信念。因此,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便成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优越性试作一些理论上的分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出和阐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它包括优越性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优越性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优越性的基本思路、方式和战略性措施。这一切对于我们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实社会主义是否必然优越于资本主义?这个问题已在理论和实践上使人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疑问。这里一方面涉及理论本身的确定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解。按传统的说法去理解,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将令人难以接受,现在看来,其中隐含着许多不正确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重新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写好“社会主义优于资本生义”这篇大文章》一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引导我们沿着作者提供的一些“粗疏并不连贯的思考和思路”探讨下去。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党干部正在认真学习有关社会主义的一些问题,在学习中应着力引导大家从本质上去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在社会主义问题上散布了许多谬论,但归结到一点,就是所谓“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为了从思想上澄清这个问题,必须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上下功夫。只要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时代的挑战这个背景中来认识,就会痛切地感受到它是一个关系到我们民族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兴衰的大问题。 一、“球籍”危机告诫我们:如果不坚持生产力标准,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真正发挥,我们不仅不佩称为社会主义,而且作为世界公民也不够格 几十年前,毛泽东曾告诫说,“搞不好,中国将被开除球籍。”然而,迄今我们不仅仍未摆脱这种被开除地球“球籍”的危机,而且更为严峻了!根据世界银行1987年报告,  相似文献   

19.
汪旻艳  管新华 《探索》2013,(1):8-13
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制度自信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前,重点阐述的是经典作家基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而逻辑推演出的原则层面先进性,“一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文明危机而引致的榜样变化是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社会主义改造基础上的制度确立为着力点,其基本依据是苏联的巨大成就和旧中国道路选择的成败,新生的社会主义虽在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层面初显优越性却不幸落入极左的泥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特征就是回到现实,准确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在“五位一体”现代化格局和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不顾事实,肆意攻击和丑化社会主义制度。方励之说什么:“我们这三十年做的事情,总的说来是不成功的”。王若望说:“不要羞羞答答硬劲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其实,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已不是新问题,几年前有人就提了出来。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在这个问题上作文章,把这个问题搞得更加混沌,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动摇。为此,更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就在于它能容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