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尝试把党内“确认型”选举与“竞争性”选举,党内民主与社会协商民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实现组合式民主发展,目的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形成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常有人以西方的选举政治作为合法性的标尺来质疑党的执政资格和领导地位。本文认为,选举民主并非执政合法性的唯一标准;选举民主建立的执政合法性存在诸多矛盾,比如选举民主并不完全表达民意,存在金钱操纵选举、实施政策短期化、社会整合功能弱化等问题;当前中国坚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不仅维护了中共执政合法性,而且也打破了对西方民主模式的迷信。  相似文献   

4.
选举民主是协商民主的基础,协商民主是选举民主的补充完善及发展。在我国现阶段,必须完善选举民主的制度及程序,同时,在现有的协商机制上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选举民主,与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的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色。这两种民主形式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政治功能,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选举民主、自治民主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态,它们共同的本质与核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一种新兴的民主模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超越已有政治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争论由来已久,而且双方各执一词,都有道理。通过对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特点、异同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不是完美的,相反它们在民主实践中可以互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就是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结合,但在民主实践中还应适当选择,根据情况采取恰当的民主形式,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侧重运用一种民主形式,以另外一种民主形式为辅,体现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精神,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相似文献   

7.
戴桂斌 《探索》2011,(1):60-64
基层、基层民主都有狭义和广义的不同理解,人们通常是在狭义上理解和研究基层、基层民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基层民主建设实践的发展,基层民主研究也会更加深入。为此,我们应将基层民主的研究和实践从狭义上的社区居民自治向广义上的基层民主拓展,也就是将基层民主由基层社区居民自治民主向基层政权机关民主拓展,由基层选举民主向基层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由基层人民民主向基层党内民主拓展,由基层社会民主向高层政治民主拓展。  相似文献   

8.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的双轨民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照红 《唯实》2007,2(7):33-36
民主是带有普世性的价值目标。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都是实现民主目标的重要模式。选举民主是最直观、普遍的民主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选举民主的核心制度载体;政治协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性的民主模式,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协商民主典型的制度安排。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轨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9.
民主理论经历古典民主→精英民主→多元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民主之路当属"民主制度Ⅰ———民主观念———民主制度Ⅱ"模式。根据民主理论的演变及中国的具体国情,培育公民社会、完善选举民主、发展协商民主"三位一体"的民主模式,将是推进中国民主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逐步完善选举制度 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选举制度的本质和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各项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其民主性及完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蓬勃发展,现有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已迫在眉睫,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我国代表选举制度,如何更好地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民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民主的回归——从选举民主到过程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同顺  张国军 《探索》2012,(1):53-59
民主观念在西方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贯穿其中的线索是民主的价值内核及目的性的丧失,民主最终成为选举民主所理解的一种空洞化的规则或手段。选举民主使民主陷入无意义,并使新兴民主化国家面临一系列困境。作为对选举民主观的批判,过程民主观复兴了民主的价值内涵。过程民主观认为民主本身是价值与规则、目的与手段、理想与现实的综合体,并且永远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璇 《党史文苑》2011,(8):57-59
西方风险社会的浮现使以选举民主为主导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面临内在的颠覆,而大众生态政治实践的盛行又衍生了社会团结降低、国家主权能力弱化等新的社会风险。与西方对比,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民主模式则显示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突出的优越性与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的复兴: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洪树 《求实》2007,3(3):51-53
民主政治内涵着人民主权理念。公民以选举和协商两种民主形式行使着主权。选举民主弊端的暴露和政治生活的新变化、新挑战,促使了对民主政治的现代反思和新的探索。反思和探索的结果是协商民主获得了复兴。  相似文献   

14.
《求实》2015,(10)
选举民主是现代西方民主的主流理论,由于西方国家在全球的强势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全球民主化变异为选举民主普世化。选举民主普世化不仅导致转型国家的动荡和衰败,更存在多个逻辑困境,包括选举对民主的僭越、误置具体与抽象导致的谬误和悖论、"普世性"与"普适性"概念的混乱、族群认同多元化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张力、选举民主与独裁统治的悖论等五个方面。作为对选举民主普世化的反对,过程民主理念则主张基于微观个人视角的反模式化的民主,着眼于人的生存状态的改善而推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5.
选举与民主具有密切的关系,选举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认清选举与民主的关系,才能增强改革的自觉性.选举制度反映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与其他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制度,同时,选举是民主的最主要方式,是培养民主意识的最好途径,它体现宪政的最高价值,促进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时选举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选举日益成为支撑民主国家的重要制度.但是选举绝不等同于民主,民主过程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选举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选举作为实现民主的一种程序和形式,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扭曲民主原则,从而导致民主流于形式、精英专制、政治冷漠、过度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挥选举的民主功能、实现选举与民主本质要求的有机统一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现代选举制度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而直接选举更能体现社会直接民主的本质。通过对杭州市下城区灯芯巷社区居委会“海选”情况的分析和解读,试图从政治学角度了解我国城市社区直选的意义,掌握选举的基本原则,规范选举程序,创新选举制度,从而得出一定启示,以进一步推进社区自治和基层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燕 《实事求是》2014,(1):67-69
选举环境是衡量选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尺,也是保障选举程序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在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的基础上“形成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程序和环境”。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高度重视党内选举环境建设,加强培育党员主体意识,继承发扬党内民主优良传统,努力营造良好的党内民主氛围。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中国式协商民主后来居上,先于西方在中国产生和发展起来,一以贯之成为与选举民主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之一,引领和彰显中国制度优势。随着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学界的许多争议,“西方说”“选举说”“政协说”“精英说”等错误观点不绝于耳。面对来自国内外的猜测与质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对协商民主进行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有利于正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最新命题,对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是对选举民主的一种补充,完善和超越而非替代.它具有增进社会阶层和谐、提高公民参政素质、促进决策有效实施、保证社会持久效率等价值,同时也难以避免民主本身成本较高以及金钱操控等问题.人们只能寻求较好的制度,而不能奢求完美的制度.在我国当前阶段,应当实现协商与选举的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