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内外大事     
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11月22日和23日,第七次伊拉克周边国家外长会议和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在埃及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先后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阿盟秘书长穆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以及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外长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中国  相似文献   

2.
速览·国际     
美国在亚洲密集展开“平衡中国外交” 7月10日-1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越南,这是她就任美国国务卿以来第三次访越。11日,希拉里成为57年来第一位访问老挝的美国国务卿。13日,希拉里在柬埔寨金边出席东盟峰会湄公河下游行动计划部长级会议。在此之前,希拉里先后密集走访了日本、蒙古国、越南和老挝4个中国的邻国,毫不掩饰“平衡中国”的外交特点,  相似文献   

3.
美国出尔反尔1995年5月22日,美国突然宣布,克林顿总统决定允许李登辉于那年6月的第一周到美进行所谓“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毕业典礼。尽管此前两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莱克和副国务卿塔诺夫已正式约告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这一宣布仍令人震惊。仅一个月之前,美国国务卿亲口对我做出过承诺,说美国不会允许李登辉访美。  相似文献   

4.
1973年9月22日,曾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基辛格博士就任美国第56届国务卿。尼克松总统在基辛格就任仪式上说,基辛格是在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时刻,执掌这个部门的工作的;基辛格也是第一个在任命前就访问过北京和莫斯科的国务卿。这番话说明了基辛格在美国对外政策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顾保孜 《湘潮》2013,(6):16-19
基辛格突然提出拜访要求,留下“整周”“隐患” 1973年11月10日至14日,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再次访华,这是他短短两年多时间里第六次访华,也是他就任美国国务卿后第一次访华。周恩来抱病接见了他和他的随行人员,与基辛格举行了多次会谈。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中美高层互动频繁,双边关系呈现出一派繁忙热络的景象。在两国元首已通过8次电话、举行2次会谈的基础上,杨洁篪国务委员于9月中旬过境美国,会见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刘延东副总理于9月下旬赴美主持首届中美社会和人文对话;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国务卿蒂勒森先后于9月底访华;中美首轮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于10月初在华盛顿举行。中美高层频繁互动,其中固然有为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预热"的用意,同时也是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彼此关系、对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7.
柯林·鲍威尔曾任美国国务卿,身跨军政两界,历经四届美国总统。在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他总结出了几条领导要诀: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30日,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接替因"女友门"事件而辞职的保罗·沃尔福威茨出任世界银行行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上台以来,巧实力作为美国外交新政策经常被提及,具有了全球影响。新政策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广泛的启发意义,值得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4,(17):7-7
8月12日,澳大利亚悉尼,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与一名当地领事馆工作人员的5岁女儿达拉·爱德华兹进行了一场席间对话。  相似文献   

11.
“我们要让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到我们的大学里来。”这是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在美国大学校长峰会上发出的号召。国务卿赖斯也敦促美国各大学“向全世界人民敞开大门”。  相似文献   

12.
<正>8月12日,澳大利亚悉尼,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与一名当地领事馆工作人员的5岁女儿达拉·爱德华兹进行了一场席间对话。  相似文献   

13.
内向性格不等于不良性格,更不是成功交际的障碍。世界上许多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如新中国首任外长周恩来、前外长钱其琛、前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美国前国务卿基  相似文献   

14.
最近,西方国家围绕着所谓北大西洋集团“核伙伴关系”问题钩心斗角展开了一系列争吵。不久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和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公开对骂、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的西欧之行,以及戴高乐同西德总理阿登纳的巴黎会谈,就是这方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为《外交政策》杂志撰写了以《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为题的评论文章,全面论述了21世纪亚太地区对美国的重要性以及美国的亚太战略。这是奥巴马政府全球战略进一步调整的先声。其核心观点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即将移向亚太。  相似文献   

16.
速览·中国     
要闻希拉里·克林顿访华开启中美合作新时代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21日在北京分别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中美双方就应对当前的国际  相似文献   

17.
刘大生 《唯实》2005,(3):48-50
美国有没有"总统",这难道也是一个问题吗?是的,这的确是个问题。在美国的政治法律词汇中,其实并没有中国人理解的"总统"这一概念。中国人之所以说美国有"总统",其实是误译造成的。类似的误译还有"白宫"、"国务卿"、"州",等等。  相似文献   

18.
《求是》2014,(6)
<正>2011年3月埃及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穆巴拉克总统黯然下台。三年过去了,"埃及之春"已变成"埃及之冬","阿拉伯之春"也变成了"阿拉伯之冬"。一是人口爆炸。今天埃及50%的人口不到25岁,青年失业严重。二是贫困。埃及人口中40%每日收入不到2美元。人口爆炸蚕食了埃及有限的经济发展成果。埃及从粮食到多数日常生活用品都依赖进口,而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又导致埃镑贬值、物价飞涨。三是腐败已渗透到了埃及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埃及似乎已经陷入了发展中国家植入西方民主  相似文献   

19.
徐忠 《世纪风采》2010,(9):10-14
1973年11月下旬,已经患了膀胱癌的周恩来和叶剑英因为同美国国务卿兼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一次会谈,受到毛泽东和政治局的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20.
《学习导报》2009,(4):11-11
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1月13日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和随后的亚洲出访途中,频频抛出一个新概念——“巧实力”,一夜之间“巧实力”成为时髦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