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前,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执法上尚属空缺。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完善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 并加强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意识。对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阶段、部门和程序,以及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要注意界定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相对于国家、集体而言,其是公益代表人,相对于法官和被告人来说,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就是原告。应确定检察机关有义务告知受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及在一定条件下有义务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且无法定代理人的刑事被害人,检察机关应对被害人的民事损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现代型诉讼的出现,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成为社会的需要,然而由于民事诉讼法未赋予其提起民事诉讼的职权,因此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检察机关能否提起民事诉讼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便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4.
检察机关保护公益的实践探索经历了以原告身份代表国家提起民事诉讼、督促责任主体提起诉讼以及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三个阶段.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既是长期司法实践探索的进化版,也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独特选择.这项制度在当下具有本土成长条件和现实需求.检察公益诉讼试点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社会和法律效果.新阶段的探索已经建构了检察公益诉讼的基本制度框架,并在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监督对象的认定标准、起诉条件与举证责任、诉讼请求与判决类型、诉讼程序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仍需完善行政公益诉讼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机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机制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基于公权优于私权和效率优先的考虑,不允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和原则上要求在刑事诉讼提起同时附带提起民事诉讼,并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失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因此,被告人长期潜逃无法启动刑事诉讼及刑事与民事诉讼在举证责任和证据标准上有重大不同,基于保护被害人的利益,应建立一定情形下赋予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提起前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应原则上确立民事诉讼在刑事诉讼以后进行,例外地在刑事诉讼中附带解决,被害人及其家属、代理人有选择权;附带民事诉讼应主要适用民法及民事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共同犯罪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应遵循合并审理原则、全面审查原则、程序自主原则。应允许被害人在后诉中对前诉与后诉的被告人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及在刑事诉讼中对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其他侵权人一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检察院部分撤回起诉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既有权选择继续对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有权对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在检察院部分撤回抗诉或者上诉人部分撤回上诉的情形下,法院应进行全面审查。  相似文献   

7.
浅谈入世后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检察机关现行民事行政法律监督工作难以应对入世的挑战.为完善民事检察权,应扩大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范围,授予检察机关对确有错误的民事调解提出抗诉和为公益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力.在行政诉讼范圉,也应授权检察机关对公害案件和部分抽象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权力.  相似文献   

8.
被害人在侦查程序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法律赋予被害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对于审判程序有效解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和被害人民事赔偿权的有效实现具有特殊意义,但有关提起时间、提起条件、提起程序等问题,仍然有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
我国检察机关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已有若干尝试,试图以西方检察机关为参照系,将我国检察机关的民事审判监督延伸至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的体系和逻辑之中.然而,我国检察机关身兼法律监督与公益代表两种角色在民事诉讼这一特定领域呈现出矛盾状态.这种矛盾深入我国司法体系,也有违相关司法程序的原则.检察机关应从督促起诉、...  相似文献   

10.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杨柏林金海洲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不同于提起刑事诉讼,也不同于作为当事人的公民、法人为自身权益而提起的普通民事诉讼。一般而言,它是指检察机关在法定情形下,利用自己的特殊法律身份和地位,将一定种类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由其进...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是否应该享有民事行政诉讼权,是近年来立法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方面。从国外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我国对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立法规定层面,探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诉讼的法理基础,并分析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地位、民事行政诉讼权的范围等,可进一步明确我国检察机关民事行政诉讼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当前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审判实际,审判、检察机关共同做好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调解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审判、检察机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职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做好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调解工作应当兼顾积极赔偿与真诚悔罪的统一,还要正确处理民事赔偿与刑罚适用的关系、正确区分因民赔达成协议被害人方谅解予以从轻、减轻判处与"以钱买刑"的界限。同时还要处理好对于被害人亲属在接受赔偿方面意见分歧案件、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调解不成后案件的处理以及留有余地判处案件的民事赔偿、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赔偿与量刑的平衡、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在调解工作的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司法解释将非法占有性财产犯罪损害赔偿排除在附带民事诉讼提起范围之外,然而司法解释不等于任意解释,限制理由应当合理合法,不能简单以诉讼便利为由超越立法解释。理论界对司法解释限制附带民事诉讼范围的合理性论证有二:一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数量增多,超过立法者预期;二是限制措施实施后,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率降低,到达限制预期。因此围绕前述两个论证,研究其是否具备足够的实践资料支撑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与加强民事检察监督两者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并不是行使民事检察监督职权的一种方式 ,而是基于其公诉职能 ,检察机关的民事起诉权应与民事检察监督权分离。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对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问题,虽然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已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规定,这一条基本上形同虛设。因此,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许多空白,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本文试图就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中的提起民事诉讼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监督机构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其提起民事诉讼不同于提起刑事诉讼,也不同于作为当事人的公民、法人为自身权益而提起的普通民事诉讼。文章针对检察机关在不同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当事人、监诉人地位,以及作为监诉人在再审法庭中的职责问题进行探讨,以其进一步完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适用精神损害赔偿与《刑诉法》第77条的立法精神并不矛盾。 首先,《刑诉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从条文上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请范围仅限于“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精神损失”。但应该看到该条规定中运用了“有权提起”四个字,即该条规定属于授权性规范,不是限制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因此,该条规定并未将精神损害赔偿之诉排除在外,在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种民事赔偿责任形式得到法律的确认后,将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请求…  相似文献   

18.
建立检察机关以提起诉讼、参加诉讼和事后抗诉等多元方式介入民事诉讼的制度,学界在当前已初步达成共识。但是,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程序机制的设计一直是个难题。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从三个方面重构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程序机制:一是重塑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二是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程序规制;三是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的程序保障机制的构建。只有完成这些改革,检察机关介入民事公益诉讼才具有程序上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法律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基本职能 ,十多年来 ,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民事抗诉职能 ,在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保障民事诉讼活动的公正、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各种民事法律关系日益复杂 ,检察机关要充分行使检察监督权 ,担当起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任 ,仅仅依靠抗诉这一事后监督的方式已远远不够。近年 ,要求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 ,顺应形势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也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作为探索检察监督方式改…  相似文献   

20.
关于附带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刑民结合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遭受犯罪行为而受到损害的被害人维护自己合法民事权益的一种重要途径 ,但由于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相对简单、薄弱 ,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文章论述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 ,特别提及的是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 ,以及诉讼中诸如是否交纳诉讼费、提起的期限、诉讼时效的计算、被告人是否有权提出民事反诉等程序性问题 ,并就上述问题提出了思考意见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