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制定我国图书馆法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新的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文献、信息、知识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亦日渐加强。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知识服务的信息需求,本文论述了知识仓库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发展方向,建设知识仓库将为图书馆进行高效的知识服务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关于图书馆深化文献信息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图书馆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深化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是关系到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试从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转变观念与提高素质以及深化服务的具体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深化文献信息服务及与之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将从传统图书馆模式向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转变,加强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是图书馆发展的誊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后半期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推入了网络阶段 ,也改变了作为信息资源集散地的图书馆的传统面貌。使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都有了迅速发展 ,以致其社会功能、工作方式、服务手段、馆藏文献结构模式、业务分工与外部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何适应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革 ,是关系到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也是图书馆同仁需要重点思考、认真研究、不断探索的新课题。一、网络环境下现代图书馆的特点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印刷型书刊资料为主要收藏载体的传统图书馆逐渐难以适用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信息量的激增、信息传输速度的提升以及信息利用的网络化,要求图书馆调整自身的馆藏结构和服务方式,这就促使了数字图书馆的出现。然而,数字图书馆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存贮技术和信息传递方式,这些技术带来了新的作品形态与新的作品使用方式,使人们获取信息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从而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改变了原有的版权制度以及图书馆进行知识文献积累的方式,使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7.
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一般不依赖大量的科学实验,而是以占有大量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是对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总结和再创造,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是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关键。从事法学研究也是这样,需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图书馆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利用信息和传播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作为公共信息的重要收集、整理、交流和服务机构的图书馆,是满足人们信息自由权,推进社会信息化的重要设施,是公共信息立法的重要领域。国际图联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均指出,为了提供永久性和不断发展的国家图书馆事业,每个国家都应当制定图书馆法。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我国,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无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图书馆法,也与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不相吻合。无论是从图书馆现状或是从国内国际情形来看,制定一部统一图书馆法,无疑有助于加强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的宏观管理,这对于明确图书馆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图书馆立法必须对图书馆的职能作用与社会地位、图书馆的改革与科学管理、图书馆的经费来源、图书馆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规定。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法院校图书馆馆际协作委员会系原司法部属致法院校图书馆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促进经验交流和文献资源共享、共谋发展。从1983年开始筹建成立的一个馆际协作组织。二十年来,通过不定期召开会议等形式,各图书馆之间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经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字化为前导的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令人且不暇接。数字化的生存正引导着自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技术革命,网络已深深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知识总量的不断的增长,知识领域不断扩展,用户自身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整体上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较变。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信息是商品的角度论述了信息商品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传统的文献服务和文献信息服务的区别,强调了文献信息服务的价值和对图书馆员的要求,通过论述文献信息服务应取得的经济效益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指出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国际片6所是目前国家级专门从事俄罗斯东欧中亚、美国、拉美、西亚非洲、亚太和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综合研究与国别研究的学术机构,肩负着为党和国家的国际战略、外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建议的重任。作为专业图书馆,其主要任务就是紧密结合本单位的科研方向,收集、整理、管理和提供国内外的文献信息,为科研服务,因此,各所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信息的专业性特色是任何一个图书馆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3.
正《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是全国政法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会刊,与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分会及官网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属于内部季刊,办刊时间长达20余年,收稿范围是图书馆业务论文、中外法律图书馆介绍和法律文献信息论文及相关的电子、互联网、数据库论文。本刊电子版刊于中国知网、北大法宝、超星法源、中国法律  相似文献   

14.
<正> 美国的法律图书馆独树一帜,在社会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们拥有自己的全国性组织——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AALL)。协会常设机构在芝加哥。自1935年以来,协会从未间断地召开年会,至今已有54次会议。笔者有幸应邀参加了于1988年6月26—29日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城举行的全美法律图书馆协会年会。年会的会议主导形式是讲座,它贯穿于会议的始终。这种讲座已被历届年会实践证实为传递知识信息的最有效方式之—。它是沟通美国法律图书馆情报、加强法律图书工作者横向联系的最佳渠道之一。因为与  相似文献   

15.
蔡冬梅 《政法学刊》2004,21(4):89-91
图书馆需要文献信息服务的品牌,应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品牌的优势,按市场营销的理念,明确定位,形成特色,创 造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品牌。  相似文献   

16.
徐爱国 《中外法学》1998,(4):118-123
<正> 一、符号学、符号学法学和欧洲结构主义符号学法学 符号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符号的理论和方法。“符号学将表明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符号受什么规律支配”、“每一个信息都是由符号构成的;因此,称之为符号学的符号科学研究那些作为一切符号结构的基础的一般原则,研究它们在信息中的运用,研究各种各样符号系统的特殊性,以及使用那些不同种类符号的特殊性。”符号学的范围极其广泛,它包括从对动物的交流行为的研究到对人类社会交流行为的研究,还包括美学和修辞学等指示系统的分析。符号学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27日至30日,“交流、合作、共建、共享”——中国联合国托存图书馆馆员培训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召开,这是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和联合国达格&#183;哈马舍尔德图书馆共同主办的首次面向中国托存图书馆员的培训与研讨,来自全国21家公共图书馆和法律图书馆的联合国托存图书馆以及对联合国文献托存项目感兴趣的60余名图书馆同仁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当前国际、国内文献信息建设和资源配置的状况,信息在竞争中的重要,现代社会对于信息服务业的要求;实现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法律文献信息交流、管理方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过程中的障碍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是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的重要基地,全面收藏政府文献是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基础。图书馆要向公众提供完整、权威的政府信息必须要对所获得的政府文献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和整合。行政机关编制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图书馆现行信息组织的规则。目前任何单独的部门无法最终解决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所有问题,因此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服务都需要图书馆、政府网站、行政机构之间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0.
关于数字环境下大学图书馆职能扩展与创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指出与其他馆、出版业以及搜索服务商合作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参与学术出版,建设大学知识机构库;支持远程访问;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等职能扩展与创新是大学图书馆创新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