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的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模式,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内涵和标准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只有树立社会、教育和个人协调发展的教育公平、质量观,才能把握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理念的本质,才能促进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意大利的萨勒诺大学和波洛尼亚大学等中世纪大学的创立开始.历经近千年的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的为精英教育阶段:大约在15名-50名的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阶段。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各国都陆续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实现.它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0%,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在研究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夹击下,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0%,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在研究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夹击下,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特殊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随之也发生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的基本标志是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和国际化。——大众化:中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阶段。一般认为上大学的适龄人,即18至22岁年龄组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是精英教育,15%至50%是大众化教育,50%以上是普及教育。我国长期实行适度或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控制招生规模,在学人数增长缓慢。毛入学率80年代初约为2%,90年代初为3.7%左右,至1995年达6.5%,1997年达7.6%。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高校扩招的重大战略决策,即由原定130万人再扩招30万人。在此基础上,2000年普通高校招生220.6万人,2001年又招生250万人以上,年度递增幅度分别为38%和13.3%。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340(一说320)万人,2003年计划招生350万人。1999年至2002年四年普通高校共招生970万人,年招生数和在校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越式发展,进入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历史时期。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9%,普通高校在校生总规模为643万人。但是,1998年后世纪之交的短短几年,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到1900万人,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7.
程水英  胡朝阳 《前沿》2005,(6):76-78
在民主与平等思想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要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精英教育与机会均等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完全的教育公平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响应科教兴国的号召,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上,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做出了积极的调整,比如扩招、成人教育、私立民办高校等,圆了很多人的大学之梦.在总结现有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也提出我自己的见解,其间涉及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社会思考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英教育设想,希望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质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民、掌握大众并以此来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科学理论的重要渠道,而其根本的实践意义又体现于它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提升主体的实践能力,追求社会进步与推动社会和谐以...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的教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伟萍 《前沿》2005,(11):74-76
高校的教学管理必须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过渡,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学管理仍是对精英教育的表征与阐释。因此,当前高校的教学管理必须在工作观念、工作职能以及教育决策权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进而走向普及阶段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论述了深挖高校内部潜能,打破单一办学模式,走多元化、多形式办学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到大众化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各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中世纪大学的创立开始,历经近千年的发展,世界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的为精英教育阶段;大约在15%-50%的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阶段。到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各国都陆续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实现,它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天之娇子的大学生失去了原有的优越,大学生顺利就业也因此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大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解读国外促进大学毕就业难不无借鉴意义。据专家们介绍,在国外基本上看不到类似动辄上百家企业、上万名学生参加的招聘会,大学毕业生更具有主动性和承受力,因为他们成长在纯粹的市场体制中,没有计划体制下国家、学校要"包就业"的心理依赖。从国外的情况看,学校是一个提高素质和知识的地方,能不能找到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学生私人的事情。在国外,几乎没有大学生不去接受心理或者是就业专业辅导,接受这样的指导,会让自己的人生规划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和可更具操作性,更符合社会的趋势与潮流,从而保证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社会需求不会发生错位。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蓬勃发展,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现在“高等教育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1]公安高等教育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一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批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实现了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的两大跨越。目前普遍面临着如何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教学水平,成为合格本科院校这一重大课题。面对这一任务,新建本科公安院校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一要重视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二要处理好两对关系,即“成人”与“成才”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三要狠抓三大任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蒋璟萍 《求索》2011,(3):107-109
礼仪具有维系社会和谐的作用和功能。从文化渊源看,礼仪是实现社会和谐、培育和谐文化、弘扬和谐精神的工具、资源和支柱;从社会渊源看,礼仪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在人们意识中沉淀、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特征,使它能对人们的行为和人际关系发生深刻的影响;从人性渊源看,礼仪作为善良人性的体现和理想人格的条件,是规范人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传统精英教育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必须深化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而作为普通高校来说,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亦应从精英教育转到大众化教育上来。对大学生加强平凡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就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多途径实施有效平凡意识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只要踏实肯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样可以走向成功的大厦。  相似文献   

17.
陈阵 《前沿》2013,(12):191-19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大众化教育现实的选择必然是经济、快速、实用的职业教育.首先,高等教育从培养统治阶层人才到为统治阶层培养人才的精英教育,扩展至从培养科研人才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到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生产能力与生活素质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职业教育.其次,现实社会产业化经济的人才结构中需要广大的实用专业技艺人才.第三,科学技术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已越来越成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为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开发提供人才支撑,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从当前产业经济向未来服务经济的转变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已势不可挡。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日益靠近。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必由之路是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民办高等教育已有近20年的历史,它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扩大高教规模、提供社会需求的多层次人才、满足人们求知愿望、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民办高校在成长过程中困难重重,运作期间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下简单…  相似文献   

19.
高嵩 《长白学刊》2007,(1):153-156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美苏冷战的加剧、民权运动的冲击和消除社会贫困的需要,美国联邦人力政策体系形成。该体系将高等教育与国家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高等教育成为美国联邦人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美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美国政府人力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我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邱荷 《桂海论丛》2012,(6):43-46
实施“党内关爱”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的关爱伦理,推动社会的道德教化,实现党内和社会和谐。同时,实施“党内关爱”也有一定的伦理限度,主要体现在情感关爱有限、物质关爱有限、关爱的程度范围有限、关爱的内容方式有限。实施党内关爱要求在伦理上做到关爱人与尊重人的统一,党内关爱与社会关爱的统一,关爱内容与关爱方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