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位于城郊结合部.由于入学政策的相对宽松,近年来。大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到我校就读。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家庭条件较差.文化素质偏低.和当地孩子相比存在学习目的不明、上进心不强、品德行为不良等问题。如何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尽快地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已成为学校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5,(8):48-48
据6月23日的《上海译报》介绍:美国林奇证券公司普公布一份调查报告说,由于接受高等教育的费用不断上升.多数美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担心无力负担子女上大学的费用。美国工人阶级和其他低收入阶级的家庭中.子女中上大学的人比较少。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成了这些家庭最大的一项负担。针对此种现象,美国很多大学都积极想办法吸引低收入家庭学生入学并且提供各种助学金。去年,哈怫大学宣布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全额奖学金。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说。教育是缩小贫富差别的最有力的武器。如果学生来自一个穷人的家庭,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湖北省松滋市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义务教育高水平巩固,高中阶段普职融通、扩招增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子女人学就学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松滋人民群众子女“有学上”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了学生学杂费、书本费,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中职学生补助了学杂费,  相似文献   

4.
教育子女使其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历来是天下做父母的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教育子女问题上,从古到今,许多成功之例已成为千古美谈。我们所熟悉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终于造就孟子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岳飞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是决策者始料未及的。难道这些孩子还要无奈地离开父母,返回农村再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王为衡 《前线》2014,(3):123-124,126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家风家教方面也堪称一代典范。许多时候,他对子女、对亲友的家风教育主要是通过家书来实现的。在这一封封家书中,毛泽东总是循循善诱地与子女谈读书学习,谈为人处世,谈立志励志。今天,我们再细细品读这些人情入理的家书,依然会被毛泽东崇高的精神风范所打动。  相似文献   

7.
《实践》2007,(11):F0002-F0002
西乌旗始终坚持民族教育优先重点发展,在资金、政策、措施上给予民族教育充分保障和倾斜。2006年为民族学生发放助学金21.84万元,旗财政承担的牧区户籍家庭子女高中阶段教育补助资金达73.62万,1111名牧区民族教育学生享受补助。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1,(2):65-65
老一辈的中共高层政要、共和国的开创者和领导人,他们五六十年代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又是怎样面对和教育子女的?这在大众心中是个神秘而好奇的话题。有的人可能会想象,执掌政权的中共老一辈过的是何种的名门贵族生活,他们的子女又是怎样的“高门子弟”。其实,真实的情况和这些想象不同。  相似文献   

9.
全国政协特邀委员、中国首善陈光标表示,贫困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大学。他为此建议名牌大学的思想应再解放一点。富人的子女要读这些名牌大学,差一点分都可以收,但要高额收费。然后把这些富人掏出来的钱,用来帮助穷人的孩子上大学,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杜彩赟 《学习月刊》2012,(10):132-133
进城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迅速出现的一个群体.他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能否得到提高.而文化素质的提高又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每逢6月,我们总要想起许多与教育下一代有关的事情。这里,让我们通过毛泽东同志给两个儿子的信,看看他是怎样教育他的子女的吧!(一)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1938.3.4)亲爱的岸英岸青: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祝你们健康,愉快,与进步!毛泽东三月四日毛泽东的子女不少,一生中和他前后的几位夫人共生育过10个子女。在当时非常艰苦和恶劣的环境里,长大成人的只有2…  相似文献   

12.
《党风建设》2000,(5):16-16
面对着经济和社会的日益繁荣,不少家庭在教育子女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很多人在子女智力投资开发上一掷千金,毫不吝惜,而对子女品德、操守、意志等方面的培养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却微乎其微,导致家庭教育中“缺德”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34个县46个村庄的482户有子女上学的家庭抽样调查,就这些家庭2006年度的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情况、教育负担率、教育支出差异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蔡杭州 《党建文汇》2002,(11):18-18
江西省高安市一些县市领导干部纷纷把子女亲属安排在财政、工商、税务、城管等单位。近3年来,这些单位新进的人员95%以上是领导干部的子女亲属。这些干部子女亲属像“候鸟”一样,哪里待遇好、人舒适、无风险就往哪里挪,甚至快退休了也要“换一下环境”,使这些单位人满为患。如广电局,由于每年都要收缴一笔巨额收视费,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1998年还只是30多名职工,  相似文献   

15.
名浏 《学习导报》2010,(5):42-42
厦门市现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2.51万人,占未成年人总数的38.2%。厦门坚持共建共享、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管理,使农民工子弟在城市里获得均衡发展。2007年厦门被评为“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之一,2008年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2009年被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叔 《党课》2008,(7):98-99
中国父母非常疼爱子女,这是得到全世界公认的。话又说回来,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的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子女呢?只不过,这疼爱的方式却有着太大的区别了。电视剧里有“中国式离婚”、“中国式结婚”,实际上.这“中国式疼爱”也十分的“与众不同”。如果拿动物界中父母对子女的疼爱方式来类比,咱们中国父母既不像老虎,也不像狮子,找来找去.好像只有土拨鼠跟咱中国父母疼爱子女的方式比较相像。  相似文献   

17.
陈英 《世纪桥》2008,(12):97-98
随着独生子女在高校的大量出现,如何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管理和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由于独生子女的独特性,特殊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一部分人暴露出依赖性强、意志薄弱、交往能力欠缺以及自我意识强烈等问题,这些问题令人担忧。为此,应抓好独立子女的入学教育;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耀邦有三男一女,即长子胡德平、次子刘湖、三子胡德华、幼女李恒(满妹)。 胡耀邦是那样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对子女的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家事,而且影响到子女同代人的思想倾向,并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因此,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认真对待子女的教育和管理,为全党干部树立起一个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务工者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是义务教育领域最弱势的群体,很可能是农村教育优惠政策和城市居民教育福利两头不占,成为“夹心层”。在农村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之后,城市中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在河南这个发展中的区域,教育资源短缺和不均衡仍然同时存在,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的保障,主要是对“两为主”政策(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深入落实和对教育资源均衡的强力推进,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胡耀邦教子     
胡耀邦有四个子女,即长子胡德平、次子刘湖、三子胡德华、幼女李恒(满妹)。胡耀邦深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更多地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上。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家事,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因此,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认真对待和抓紧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努力在这方面为全党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