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谭运宏 《湖湘论坛》2001,14(1):28-30
一、探索的社会历史背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一时期,对于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来说,是一个不平静、不寻常的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是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经受各种严峻考验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第一,经受了一场国内外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1989年春夏之交,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发生了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政治风波。从这一年的下半年开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接连出现政局动荡。西方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和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
张英伟 《前沿》2002,(11):3-6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已近百年。在这一百年中 ,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不断掀起高潮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在上世纪 5 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可以和世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但从 5 0年代后、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曲折 ,高潮逐渐转向低潮。以苏东剧变为标志 ,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而西方资本主义从战后到 70年代初 ,充分吸收和利用以原子和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最新成果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在凯恩斯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问题是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生俱来的。二战以后,在东欧和亚洲,新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再加上原来的苏联政权,一时间,形成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对抗的“新阵营”。到了50年代初期,从社会思潮到经济社会政策各领域,新阵营里出现了强大的改革浪潮,也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第一批改革家,从南斯拉夫的铁托、波兰的哥穆尔卡,到苏联的赫鲁晓夫和匈牙利的纳吉。这一波改革的出现,主要有下列原因促成:第一,在斯大林全盘控制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从那时到现在 ,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20世纪 ,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 ,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 ,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但是 ,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 ,社会主义在取得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之后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若干国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和倒退。社会主义面临着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现实在人们面前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集中起来就是 :世界…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说,社会主义事业在20世纪曾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本世纪初俄国布尔什维克形成,1917年十月革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严重挫折。但在我们中国,社会主义经受住诸多风险的考验,不仅站住了,而且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伟大成就。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能站…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2,(10):46-47
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人口转变,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的数量将从6亿左右增加到近20亿。从现在开始不到50年的时间里,这个世界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多于15岁以下儿童的局面,本世纪人类社会将全面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国家60  相似文献   

7.
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西方兴起了一股批判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要求保护环境,建立一个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社会思潮,这股思潮很快同社会主义相结合,从而出现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自70年代产生以来,经过8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到90年代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其理论主张更加成熟。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途径的思考及对未来社会的经济构想等方面,都提出了一整套独特的理论,成为9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个引入注目的思潮和流派。(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为深刻造成全球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8.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世界的普遍现象,中国也不例外。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决定了不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也面临诸多特殊的困难和挑战:苏联解体之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进攻的众矢之的;中国正处在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型期,过渡性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失序和道德失范等问题,容易造成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误解;作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将受到削弱;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面临着祖国统一的历史性难题,也必须跨越国际社会接纳中国的世界性鸿沟等。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自从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思潮以来,已有400多年。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4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变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兴起改革潮流。怎样从宏观上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实事求是地估价社会主义70年的实践,从现实出发进行一系列的战略调整,这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进行一种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建设,必须十分注重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使之相适应。但是实行这种调整时,既要有革新的胆略,又要有谨慎、冷静的科学态度。从1917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诞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及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阵营的解体,社会主义国家在所有制的变革方面有过不少的历史教训,有些甚至是惨痛的。回顾与总结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大师"问题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气功热是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开始是健身运动,到80年代中后期蜕变成特异功能,什么意念移物、隔墙取物、远程搬运等等,净是怪力乱神。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法轮功",已经初具"宗教"的特征了。这个变化过程其实折射出中国当代的社会变迁。从毛泽东时代的国家型社会主义到今天的市场经济转型,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变化。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既是利益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还不到100年的时间,但它取得的成就是非常伟大的,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是带根本性的。社会主义改变了世界,并且还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世界。不幸的是,苏联共产党固步自封,失去了继续探索发展社会主义的兴趣,没有坚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而是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逐渐转化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同另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搞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严重损害了苏联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被人民抛弃,  相似文献   

13.
《人民论坛》2023,(1):10-11
<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旗帜和纲领。回顾历史,世界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单一模式到多样探索、从陷入低谷到谋求振兴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这时,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一个,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课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大原则,以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与实践智慧,提出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政治实践、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措施,着力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主要矛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境界,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这一新思想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从十月革命算起,社会主义已经走过70年的历程,新中国已届不惑之年。现在我们带着新的希望和新的任务迎接20世纪的最后十年,走进21世纪。我们正处在两个世纪交汇的转折年代。在已经过去的时期里,人类社会在充满忧虑、冲突、战争和革命中取得了空前的进步。7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新现象的出现,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类国家都进入一个改革、调整的历史大潮中。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社会主义将在这个大变动中进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苏联开始的。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继承了列宁开创的事业,进行了巩固和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造性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诞生在发达的西欧,而是出现在相对落后的俄国。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最终要消灭私有制,没有商品货币,实行按需分配,  相似文献   

17.
科学认识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掌握一定生产资料的私营企业主这样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据统计,到2000年底,我国己经有私营企业176.18万家,私营企业主395.35万人。如何看待这一群体,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应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共同占有,不可能出现私营企业主群体。但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往往是在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大多形成于 2 0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个时期正是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期 ,由于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 ,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正是敏锐地观察到了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变化趋势 ,把握时代脉搏 ,并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极其精彩、极富时代特色的科技发展思想。可以认为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的伟大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后,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但从60年代以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逐步走向低潮。这主要表现在: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②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以至发生停滞;③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政治动荡;④苏东国家改革出现严重失误。总之,社会主义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问题是这时已经大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但绝不是到了病入膏肓、无法医治的地步。而这些国家党和政府的某些领导人,却屈服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强大压力,对于在科学社会主义框架内,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丧失信心,主…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使命的完成,新兴独立国家如何搞经济建设成为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潮流。美国在意识形态布局上是对这些新兴独立国家推广对抗式民主制度,一定程度上导致这些国家出现分裂或者内部出现对抗的政治局面,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冷战时期,以各种社会主义形式立国的发展中国家不少,但是从冷战结束到今天,这类国家或者这类国家内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党力量被相对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