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色彩的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色彩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区域中具有差异性。不同的民族习惯、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科学文化技术的差异决定了色彩的象征意义的差异。红色是火的颜色,又是血的颜色。红色使人想起热情的火焰,奔流的热血,属于令人激动的暖色。在我国,红色被普遍使用,象征着幸运、热烈、幸福与威严等。西欧人认为,同一个红色调中,深红色表示嫉妒和暴虐,是恶魔的象征;红葡萄酒是基督的血,红色表示圣餐和祭典。在日本,红色表示赤心和赤诚,习惯上为吉庆的颜色,有一种用小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08,(12)
英汉语言中丰富的颜色词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颜色词语可以代表一种文化、一种风俗、甚至一种国情。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正确使用颜色词,提高语言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颜色词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言中丰富的颜色词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颜色词语可以代表一种文化、一种风俗、甚至一种国情.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正确使用颜色词,提高语言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柳福玲  宋玉瑛 《世纪桥》2008,(8):145-146
英汉语言中丰富的颜色词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颜色词语可以代表一种文化、一种风俗、甚至一种国情。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正确使用颜色词,提高语言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文明的互动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沟通和对话,已成为决定人类命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为此,我们不仅要学会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文化传统,而且更要学会理性地面对他者的文明。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坚持民族的主体性,又要摆脱民族的局限性。多样性的共存共容代表了人类追求和平与推进发展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要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突出特色。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实现“团结进步,共同繁荣”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底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少博 《理论学刊》2003,2(3):38-40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任何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中所取得的文化成就,它在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及其产品,都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就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进程、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有政治、社会、文化、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中文化的现代化往往最突出地体现出变革的震撼性,同时也表现出传统对变化的抗拒性。创新与保守、现代与传统,它们之间的交叉和矛盾构成现代化进程中最富有挑战和争议的篇章。目前,世界各民族都面临一场深刻的现代化革命,每一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协调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面对当  相似文献   

9.
李群山 《理论学刊》2012,(11):14-18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地看,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主义"文化史观"的颠覆并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开辟,以及毛泽东对受压迫民族与国家民族文化发展道路的探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它们分别回答了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时代性课题,各具特色,又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0.
彭林 《红旗文稿》2012,(16):23-26
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环境中,创造了各自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是民族凝聚与发展的深层动力。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08,(12)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人口较少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得到保护,保护它们体现的是一种人道的、民族平等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人文精神。培养锡伯族双语人才不但是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可以使祖先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保存和传承下去,而且,在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还能继续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谐发展。本文从培养锡伯族双语人才的角度,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民族的繁荣发展必须要有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要走向复兴,要实现繁荣发展,必定要有精神支柱,要有起支柱作用的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的支撑本民族发展繁荣的共同心理,共同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共同生活方式。民族精神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共  相似文献   

14.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彭林 《理论导报》2012,(9):17-19
人类文明是多元文明。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的环境中,创造了各自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是民族凝聚和发展的深层动力。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亚军 《世纪桥》2008,(8):136-137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定民族观念文化的升华和结晶。一方面,它作为一定民族人民在世代延续中社会实践的产物,集中反映了该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又是不可缺少的文明遗产。民族精神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民族自主意识、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特征。它们可以表现于民族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并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中,我们既要承认各民族的文化的多元性,同时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以此来达到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彼此团结、共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认真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文化领域里的渗透活动,实现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伦理文化作为形成民族大学生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基因,构成了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底蕴。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对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时,要坚持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觉中体现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信中凸显资源优势,在民族伦理文化的自强中推进民族伦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首先是一种文化,所谓的"红"不单纯地指一种颜色,而是一种政治导向、政治选择和政治定位,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富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这一伟大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按照文化三层面的观点,红色文化也应包括物质、制度、心理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层面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建造或使用的遗址遗迹、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制度文化层面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的政治制度、政治机构、社会制度以及其他路线、方针和政策,而心理文化层面是指中国共产党人群体及其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的政治信仰、思维方式、生活和生产观念、审美情趣等。建国后的"三线建设"时期与建国前的几个时期一脉相承,是大别山红色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时期,因而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大别山红色文化具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乐观主义等特质。开展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要坚持求真务实原则、综合考察原则和资料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